第45章 王脈理學!正統之爭!
- 儒雅隨和的我懟人成圣?
- 我真沒馬甲
- 2226字
- 2023-09-04 18:00:00
李觀棋正尋思著,顏仲卿的聲音再度響起。
“我觀你文氣加身,入儒有望。在這儒家兩脈中,偏好哪一脈?”
“儒家兩脈?”
李觀棋眼前一亮。
“這儒道兩脈,書院不曾講,我也未能涉獵。敢問指揮使,這儒家兩脈,是何情況?”
雖然李觀棋身懷文氣,但對儒家修行,卻是一點不知。
加身那些文氣,也只能化作武道勁氣來使用,借文氣修武。
對方提到的儒家兩脈,恰好是他當前最需要的信息。
“哈哈,我倒是忘了,如今儒學淵源,也成了秘辛?!?
顏仲卿輕笑一聲,復又開口。
“要知如今這儒家兩脈,就須先知儒學淵源。
“天下儒學,自孔圣始。
“孔圣立儒學,倡導‘仁’、‘禮’,以此開辟出一條修行路。當時天下儒學,就唯有這一種聲音。
“但后來,孔圣做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韙之事,影響深遠。此事至今,對錯仍難論。
“此事之后,孔圣學說首當其沖,近乎斷絕。自此之后,儒學體系崩壞,分裂出眾多支脈派系。
“到如今,有兩脈勢大,一稱正統,一稱王脈。我大乾儒修,皆出自這兩脈。
“正統一脈,繼孔圣之學,禮部世代官員,出于此脈者眾多,禮部尚書亦是。方才司讞殿內,那位紅袍大臣即是他。
“王脈亦稱理學,始于我大乾開國時董圣,興于當代朱圣?!灾^萬物一體者,皆有此理’。此脈如今昌盛,于刑、吏、戶三部門生不少,這三部尚書,皆出自王脈。
“在我大乾修儒學,即為二選其一?!?
顏仲卿逐一介紹,很是了解。
‘那位紅袍的,是禮部尚書?’
雖然這三司會審,前面許久他都等在殿外,但殿中聲音卻聽得清楚。
入殿之后,對方再一說話,就好對應上。
李觀棋略一回憶,即刻想起此人言論。
‘這位徐臨徐尚書,屬于儒家正統?那位周老尚書也是?’
他曾聽薛九娘提起過。
教坊司獨立運行,但歸屬于禮部管轄。
《秦香蓮》開演時,六駙馬曾經登門問罪,結果剛巧撞見禮部的前任老尚書,鎩羽而歸。
而在司讞殿中,六公主反戈一擊,想要揪出戲本作者時,徐臨也出言駁斥過。
看起來,禮部的人好像都在幫他。
‘他們想幫的……是寫出《秦香蓮》的人?’
李觀棋心頭微動。
之前司讞殿里,代表儒家王脈的人,也曾表明過態度。
就比如主審的刑部尚書。
在六公主反擊時,刑部尚書也曾發聲,聲援徐臨。
結合顏仲卿所說,李觀棋逐漸明白過來。
“小子斗膽猜測,這正統與王脈之間的關系……是否彼此傾軋,爭奪利勢,時有形同水火,時有一致對外?”
李觀棋思忖一番,開口說道。
要單看之前司讞殿中的情況。
儒學兩脈槍口一致,駁斥六公主,倒是和諧得很。
可要是結合顏仲卿所說的那些再去想,就不是這樣了。
這兩脈之間,關系必然不合!
且不說兩脈理念不同。
就單看儒官在朝中分布情況,就可見一斑。
按照顏仲卿所說,出身儒家正統的,主要在禮部就職。
出身王脈的,則是分部在刑、吏、戶三部。
派系獨立,再明顯不過。
更何況,朝堂之上,是整個大乾的金錢、勢力、土地等資源分配。
要說這兩脈能一團和氣,怎么想都不太可能。
‘就是不知道……這兩脈,哪一脈更合適我?’
李觀棋心頭暗想。
方才顏仲卿說過,大乾儒修,皆出自這兩脈。
雖然顏仲卿講明了儒家如何修行。
但,也僅僅是點了一下而已。
至于文氣怎樣運用,李觀棋還并不知曉。
目前他知道的,就只有自己摸索的以文氣修煉武道一種用法。
在武道還沒入品時,他就察覺這種方式效率不佳,利用度太低。
雖然那些文氣潛藏在自己體內,沒有浪費,但也需要更適合的修行方式。
自己以后要是想修儒家法,少不了和這兩脈打交道。
‘從先前司讞殿中的情況來看,這儒家兩脈,好像都相當重視《秦香蓮》……’
李觀棋眼珠轉動。
這樣看來,好像還不錯!
“時有形同水火,時有一致對外?”
顏仲卿重復著李觀棋的話。
“哈哈哈,沒錯!你小子倒是機靈。
“這水火與一致,倒是說得恰當!不過,這兩脈一致時少,水火時多!
“我口中的正統與王脈,僅是叫法。對于他兩脈來說,還有正統之爭,每年死傷無算,數百年來,上三品亦難善其身!”
短短幾句話,說得李觀棋心頭一緊。
看來,儒家兩脈之間的斗爭,比他猜測的還要激烈得多!
雖然顏仲卿沒有多說。
可就光一個死傷無算,上三品亦有,就足以見其殘酷了!
七品境界,在軍中就可任萬夫長。
這還只是下三品而已。
到了中三品,隨便放到哪里,怕都是一方豪強。
甚至……
之前,那位楊姓將領送前身來奉陽時,曾經提及過。
面前這位統御整個北鎮撫司的指揮使,也只是四品境界!
而兩脈間的正統之爭,甚至波及上三品!
李觀棋心頭微沉。
“正統之爭……哈哈哈哈哈!”
突然,顏仲卿開懷大笑。
他笑了半晌,笑得李觀棋有些發毛,方才停下。
“好了,既然你懂得這些,我也就不用再浪費口舌。
“陛下賞賜千金,我北鎮撫司也不虧待功臣,賞九百金!待會你去找賬務領了。
“此間事了,你休沐幾日,待到精神養好再回來找我報到,去吧?!?
說著,顏仲卿擦了擦眼睛,放下手中書稿,站起身來。
“是,小子告退?!?
眼見顏仲卿送客之意,李觀棋規矩見禮,準備離開。
走到門口時,顏仲卿的聲音在背后響起。
“對了,你并無師門,不懂的很多,給你講個小故事吧?!?
顏仲卿聲音悠悠,如在千里之外傳來一般。
“修行之法,自何而始?
“穹蒼之上有日月,日月之上有星辰,然此為凡夫所見。
“修行有道者,抬頭可見光華如練,璀璨磅礴,橫亙星空,喚之長河。
“凡修行法,武、儒、佛、道,各有其長河。
“長河動靜之間,影響世間頗多,武道長河奔涌,則世間武運昌隆,修武者進境神速。
“文道長河久寂無數年,則世間儒家坎坷,派系割裂,修儒者亦艱。
“至于是世間影響長河,還是長河影響世間,又或者二者互相影響,則不得而知。
“不過……”
顏仲卿略一停頓,再度開口。
“在十八日前,文道長河突然異動,引得儒家兩脈俱震,卻不知原因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