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8章 就當現(xiàn)在鋪的是夯土路罷

  • 箱子里的宋末
  • 胖不過三秒
  • 2249字
  • 2023-09-30 22:04:14

人群之后,老姚目瞪口呆。

他想錯了啊!

神跡不該是三牲祭祀,求個三天三夜才會降臨的嗎?

哪怕不間隔個三年五載,也不該三五天就再度出現(xiàn)吧。

望見嶄新的城墻和房子的頂部顏色變深,老姚意識到落雪在融化。

熱乎剛出爐的?

短暫的學習讓他知道水泥的硬化無需燒制,但架不住對磚瓦的認知在腦子里產(chǎn)生了慣性。

而且神使給的資料也說了,氣溫越高,水泥的硬化速度也越快。

指不定這些房屋城墻下來之前正被神仙用火烘烤著呢。

老姚跑到就近的新樓,伸手摸去摸。

微微有點暖,就剛觸碰的時候能感受到。

這是……余溫?

所以這不是“新鮮出爐”的?

是不是說,擴建小臺村,本就在神仙的計劃之中?

那么小臺村壓根就不是什么柴房,而是……新宅!

想到這,老姚有點后怕。

差一點啊,差一點!差一點毀了老朋友飛黃騰達的機遇!

然后他又替老郭高興,哈哈大笑起來。

午后,風雪停。

數(shù)十人懷揣著喜悅往初陽城趕,他們要回去把家人接來小臺村的新家。

兩千余人的施工隊則回到工地繼續(xù)作業(yè)。

從初陽城到汾河的路早在幾天前就拓寬了,這幾天全是在用水泥和巨型竹板鋪設(shè)路面。

今天只要能把小臺村到汾河的后半段路鋪好就能竣工,突如其來的暴雪,迫使他們不得不暫時中斷施工。

回到工地,第一步是清理積雪,把土灶給清理出來生火。

第二步是去汾河里鑿冰打水,給100口鍋架到土灶上燒水。

氣溫零下,攪拌水泥需要用不超過80度的熱水。

“冰水為零,開水為百。”

一句話,老姚就理解這80度是什么概念了。

證據(jù)就是提問“兩杯60度的水混合”這個經(jīng)典問題時,他沒有回答“能得到一杯120度的水”這種蠢話。

這個男人甚至玩水玩出幾個結(jié)論:比如洗澡水沒超過50度,人體溫度在35度左右。

而且在沒有溫度計的情況下,他能保證施工隊用的熱水都在70度左右。

挺聰明的一個人,李沐不大理解他的【自述】欄里寫的是“此前窮困潦倒”。

道路上的積雪被清理到一旁,新路與舊路有兩尺余的落差。

從斷面可以看到,新路面的下層是厚實的水泥,上面并排鋪著3塊竹板。

老姚伸手按壓斷面的水泥,已經(jīng)結(jié)冰凍硬了。

剛從神使口中得初陽城全是水泥筑造的時候,他以為又是如同“鋁”那般的神仙造物。

可以無視寒冬造成的影響,只要時間一到就能變成石頭的“巖泥”。

細讀神使給的資料,才知曉它不過是一種更好用的“灰漿”罷了。

眼見為實,老姚在土建所里做了不少水泥磚做對比。

比如不同水溫攪拌,室內(nèi)外、不同氣溫、高度等的情況下放置。

為此他征用了辦公樓的空房,讓兒子兒媳輪班燒炭爐維持一豎列房間的氣溫。

今早出門前,暖房里的水泥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硬化,其中用高溫熱水攪拌的最硬。

放到室外和冷房里的都凍成了冰泥磚,帶去解凍,會變得跟剛和好的狀態(tài)差不多。

這證實了資料里寫的是對的,水泥會“冬眠”。

那么冬眠之后硬化質(zhì)量會降低這說明,大概率也是真的。

所以這幾天老姚有些費解,為何非要在這個時候修路。

以水泥的特性,明顯等開春轉(zhuǎn)暖再修比較好。

劣質(zhì)的大壩會潰堤,劣質(zhì)的道路會讓飛奔的快馬絆倒。

若是傳說中的八百里加急,恐怕能連人帶馬摔死。

經(jīng)歷了小臺村的擴建,他不糾結(jié)了。

俺區(qū)區(qū)一介凡人,怎敢揣測神仙之用意。

“就當現(xiàn)在鋪的是夯土路罷。”

第一趟熱水就位后,修路作業(yè)正式重啟。

這里沒有工業(yè)化器械,全是人工用棍棒攪拌。

灌填路基用的是純水泥,除了場地裹挾進去的泥土,沒摻和半點砂石。

土木人見了直呼奢侈。

不到二里的工程,愣是干到天黑才完成。

次日,近五百頭畜力從初陽城出發(fā),浩浩蕩蕩。

有驢有牛有騾子,有的拉板車,有的馱竹筐。

在小臺村裝貨,將大量水泥、竹板、木炭運往陽涼北關(guān)的衛(wèi)城。

不久后,又有近八百頭豬羊,掛著一個個麻布袋子,直奔陽涼北關(guān)的衛(wèi)城。

沿途所經(jīng)之村,無不有人圍觀尾隨。

……

金軍南下的流言已經(jīng)在太原府的民眾之間傳開,有些富戶早早就做好了舉家南遷的準備。

若非河?xùn)|經(jīng)略宣撫使兼知太原府的張孝純民望極高,民眾恐怕會大規(guī)模逃離。

廣陽郡王頂替了他宣撫使的職位,使得勉強維持穩(wěn)定的太原府又蠢蠢欲動起來。

然而這位安頓下來后卻不管不顧,明知道攀附過來的士紳是來打探消息的,仍舊天天與他們吃酒聽曲。

他當甩手掌柜悠閑了,就得有人因此忙碌。

隨行而來的宣撫司副都統(tǒng)便是這個人。

要在城內(nèi)“辟謠”安撫百姓,又要到城外募兵擴充宣撫軍,剛來沒幾天就已經(jīng)像個飛速旋轉(zhuǎn)的小陀螺了。

這夜,副都統(tǒng)忽然被上官召喚。

這腮下有胡須的老閹人一身酒氣,衣著卻是不茍,坐于主位端著腔調(diào)詢問:“王副都統(tǒng),靈石縣的事你處理得怎么樣了?”

靈石縣有什么事?

王副都統(tǒng)沉默不語,竟是想不起來那邊有什么事要辦。

“嗯?”久久得不到回應(yīng)的廣陽郡王怎會想不到,沉聲問:“王稟,你是忘了還是沒處理?”

王稟只得如實回答:“近來諸事頗多,不記得是什么事了,還望郡王提醒。”

“本王已七十有一,副都統(tǒng)怎的比老夫還要健忘。”

五十八歲的王稟只得壓低頭,不敢接話。

“知靈石縣派人傳信,靈石地區(qū)疑有方臘余孽,借以宗教之名招兵買馬。你派人速去靈石縣暗中調(diào)查,順便把知縣父子接來太原。”

經(jīng)這一說,王稟想起了些內(nèi)容。

回到住處,在書案那疊文件中找到了那封信。

在燭光下重新看一遍,他還是覺得寫信之人有夸大之嫌。

雀鼠谷一帶山多地少,非富饒之地。

南北又有三關(guān)鎮(zhèn)守,人要有多蠢才會跑那么個地方造反。

但凡對周遭環(huán)境有所了解的人,都說不出“方臘余孽”這種推論。

很顯然,寫信之人應(yīng)該是想借勢在地方立足,“反賊”不過是騙上官出人的借口而已。

上官此前拿到密信后的敷衍,上任后啥都不管偏又惦記著這事。

看似矛盾的表現(xiàn),得出這個結(jié)論后就說得通了。

這不禁讓王稟好奇:那知縣到底什么人,讓他不想搭理又不得不重視?

琢磨了會,他把信一丟:管他呢。

喚來兒子,將事情交代下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州市| 玉山县| 周宁县| 仙居县| 镇安县| 禹州市| 广安市| 化隆| 城步| 乾安县| 柳江县| 乡城县| 轮台县| 屏东市| 长治县| 鄂温| 丁青县| 克拉玛依市| 郧西县| 全州县| 鄢陵县| 芜湖县| 白城市| 平阴县| 高阳县| 墨江| 华容县| 金华市| 襄垣县| 胶南市| 余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神池县| 宣汉县| 绥滨县| 天峨县| 通榆县| 民县| 集贤县| 南安市|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