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小臺村新住戶
- 箱子里的宋末
- 胖不過三秒
- 2779字
- 2023-09-29 15:00:00
箱子升級后,頻道里多了三個跟說話有關的功能。
一個是【收聽級別】,分別為:全區可聞、全鎮可聞、全村可聞和附近可聞。
之前還是村級的時候,只有“附近可聞”這個級別。
當不同級別頻道的人同框出現的時候,級別低的會自動下降10%的音量。
然后所有級別都有音量調檔的選項,分別為:擴音、正常、降音和靜音。
前三個檔位的幅度都是20%,不會對下級產生影響。
第四個檔位乍看之下與“關閉收聽”功能沖突,實則可以配合第二個功能使用。
【話轉文】,可以把收聽到的話轉換成文字呈現在頻道里。
李沐最看好的是這功能可以自動識別說話者的身份,在許多人同時說話的時候也不會搞混。
有了這些功能,小人們就不會因為他的分神而需要復述一遍工作匯報了。
而真正讓李沐不用每天夜里傻愣愣等候的,是第三個功能:【留言觸發器】。
即可以通過指定動作、詞匯與媒介來讓頻道記錄下小人要說的話。
比如現在李沐就設定了兩條:
一條是揖禮配合一句“遙遙九霄赤霞天,吾有言語二三”觸發,禮畢則留言結束。
“赤霞天”指的是紅木箱的蓋子,這話跟“小a同學,我要留言”是一個意思。
另一條就是把作揖改成抱拳,話不變。
頻道靜音+【話轉文】,可以把收聽到的話都記錄下來。
配合自帶的“查找”、“篩選”和“過濾”等操作,可以羨慕死阿美莉卡的中情局。
這樣無差別記錄的問題也很大。
那種活躍度很高的聊天群或頻道都懂吧,撒泡尿的功夫都能讓999+的紅點出現。
這種更夸張。
即便是只有陳雨豐、陳茂和張沁三人的頻道,一天下來也有【999+未讀信息】的提示。
這時候給他們再開一個頻道,關掉收聽,開啟【留言觸發器】+【話轉文】。
再把觸發條件告訴他們,重要的工作匯報或其他要事就不會被龐雜的無用信息干擾了。
當然,也會錯過施工隊員對臨時住所不滿的聲音,
李沐昨天通過張沁的匯報得知這事,很快便給了方案:“到小臺村落戶,三室一廳直接送?!?
荒廢的小臺村只有30丈見方的小城,這幾天一直被李沐當做建材倉庫來使用。
這些人本來就是奔著初陽城來的,當然不樂意跑到那邊去住。
張沁轉述他的話之后,除了老郭,其他人施工隊隊員都猶豫了。
本來就因為跟在老姚身邊打下手刷過臉的他,直接被任命為小臺村村長。
當然,不強制。
畢竟有些人就不太喜歡管事,當個普通的村民會更自在。
現在趁著風雪休息,那些著急想要大套房的隊員表露了在這里落戶的想法。
然而不看好的占大多數,特別是那些單身或家庭成員不多的。
對他們來說,村民與城民根本沒有可比性。
別說有真神仙庇佑的初陽城了,即便是靈石縣,許多鄉民做夢都想搬進去住的。
放著城民不做做村民,這種想法他們覺得可笑。
眾人的看衰,使得一半人打消了落戶小臺村的想法。
“神使大人說,小臺村也是沐天尊能夠觸及的地方,是村是城,怎么都無所謂吧。”
見識過‘神跡’的他們,已不再懷疑“沐天尊”的真偽,甚至變得有些狂熱。
但是,神仙變得“具體”,反而促使得他們用人的思維去理解“神仙”。
東西城區的區別對待,讓他們不由得代入到主屋和客房。
那么堆放水泥和巨竹板的小臺村,豈不是那柴房?
所以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反而又有部分人打了退堂鼓。
風雪漸停,老郭從外邊回來,來到實心的竹臺旁,拿起桌上的銅鑼哐哐哐敲了一會,這才讓大通房里的人安靜下來。
“要落戶小臺村的都來登記了!”
一連喊了三次,便坐下來等待隊員自己過來。
他是故意的,否則這事能一直議論下去。
兩兄弟最先走來:“俺們沒分家,真的可以每房領一套?”
“俺爹娘和嫂子她們也各有一套嗎?”
“當然啦,一切都是按初陽城的規矩來。”
“那俺們要來小臺村住。”
這兩兄弟,真是一大家子過來的。
三兄弟都成了家,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全部加起來有13口人。
無論是因為親情,還是為了少交賦稅和規避徭役,他們都沒獨立成戶。
這不,今年他們交不出免役錢,大哥去應役,結果沒幾天就傳來了噩耗。
如果不是杜老八散布的消息到得比較遲,他們早就舉家遷徙過來了。
換做是早期的移民,陳茂和張沁等人肯定會耐心告訴他們,初陽城沒有賦稅也沒有徭役。
甚至剛關閉入籍登記后的兩天,都有人閑聊時提及這事。
可惜他們來遲了幾天,沒人與他們說,初來時就報了一戶,以至于現在一大家子擠在一廳一室的宿舍里。
兄弟倆看著老郭將他們一家三房劃分成了4戶,忐忑問道:“真的不需要交稅和服徭役嗎?”
這事昨天陳雨豐已經跟他們說過了的。
只是這輩子都這么活過來,一下子沒了這些名目,感覺很不真實。
“神使大人不是說了嗎,沐天尊隨手賜下一點東西,都可以養活整個靈石縣的人?!崩瞎托幕卮?,同時強調陳雨豐叮囑他的說辭:“祂老人家不需要俺們交賦稅,也不強制俺們應役。但祂老人家交代的任務,俺們要積極響應,要盡全力去完成?!?
兄弟倆連連點頭,表示神仙讓他們上刀山下火海他們都毫不猶豫。
眼見老郭將信息登記完,兄弟倆又問:“郭村長,您打算安排俺們住哪里?俺們一家的四套房子能不能連起來?”
“這個先別急,村子要滿100人才開始分配房子?!崩瞎焓制擦似玻澳銈兿鹊较逻叺戎?,讓后邊的人來登記?!?
兄弟倆回頭一看,原來自己身后已經排了十幾人的隊伍。
這些人他們都認識,都是像他們這樣拖家帶口來投奔的。
但,不止他們,還有一些人在觀望。
兄弟倆不確定排隊的人登記完后夠不夠一百人,連忙跑去勸說那些情況差不多的人。
有的人堅持說再考慮考慮,有的人半推半就的就排過去了。
當然,這時候還是有人在唱衰。
“小臺村就這么點大,擴建也是在外邊的啊。”
“沒有城墻的保護,那些流寇來的時候你們怎么辦?”
這話一出,讓兩個在隊伍里的人又退了出來。
因為小臺村正是被流寇給毀掉的,這兩個作為三水村的人再清楚不過了。
去年秋冬之際,有好些小臺村的人逃到了他們村。
現在小圍城里沒有像樣的房子,慣性思維讓他們認為新房子會在圍城之外。
鄉民們以前住村子的時候感覺沒什么,可是這段時間住的地方都在城里。
習慣了城墻保護,哪里還肯住在城墻之外。
半小時后,老郭登記完隊伍的人,站起來敲響銅鑼,而后高聲詢問:“還有人入戶嗎?還有人嗎?”
問了三遍無人應答,他也不問了。
神使大人說的100人指標早就超了,剛才排隊登記的人看著不多,算上家屬已然達到了61戶共230人。
確信無人再來登記后,他將登記表收起來,打算現在就送到初陽城的市政廳里去。
卻不想此刻從天空之上傳來聲音:“你們都站在原地別動。”
明明聽著挺溫,他們心中卻生出肅穆之感。
而后便是熟悉的震感,以及從天上落下的水泥物件。
與西城區內城如出一轍的住宅樓和街道,食堂澡堂一類的公共設施一應俱全。
30丈見方的小圍城,短短十幾分鐘時間,擴建成了一座60丈見方的圍城。
小圍城的兩面圍墻一拆,視野豁然開朗。
神跡再臨了?。?
隨著拔出城墻的地方被修整好,天之音又傳來:“村長帶人選房子吧?!?
剛剛落戶的人轉憂為喜,歡呼并催促著郭村長一同前往新樓。
唱衰的人閉嘴了,搖擺不定的人看到近在眼前的樓房,趕忙追上去說要登記。
而郭村長也是個會拿捏的,回應道:“等他們選完房子先。”
就是這一句話,讓他們足足等了一個時辰,看著別人慢慢挑走62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