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要糧不要錢
書名: 箱子里的宋末作者名: 胖不過三秒本章字數(shù): 2245字更新時間: 2023-09-06 22:24:42
成衣店伙計這一鬼嗓子,加上寒光閃閃的半截刀身,使得圍觀的人嚇得拔腿就跑。
可過了一會,又有人聚攏回來。
無他,那伙計嘴上嚎著“殺人”,臉上卻是一臉賤笑,人更是后退了兩步后就不動了。
最關鍵的是,領隊把刀子收回去了。
很顯然,沐神教的人不敢在縣城里動手。
那還有什么好怕的,回去接著討錢,說不定真能討要到幾十貫花花呢?
還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想學著那伙計繼續(xù)刺激這群人。
總之還聚攏回來的人,都沒有純良之人。
領隊被那伙計一通瞎喊,瞧見里頭的掌柜也是滿臉譏諷,反倒是恢復了冷靜。
繼續(xù)跟這人糾纏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抬頭看了看成衣店牌匾,記住了這家店。
所謂行業(yè),向來是扎堆在一塊的。
街對面不太遠的地方就有一家裁縫店,干瘦老人筆挺站在門口,雙手揣袖子里,也在看熱鬧。
門面較小,里頭進三五個客人就顯得擁擠了。
里邊多是布匹麻衣,顯然是做貧民生意的。
領隊走過去,老人笑臉相迎,拱手見禮。
得知采買需求后,老人將店面的皮子都拿了出來。
多是一些狗皮,也有兔皮和一些小動物的皮。
領隊不摸皮毛,拿起一張拽了拽,點點頭,又拿起一張。
在他這般‘粗暴’的驗貨時,老人說道:“客人似乎不在乎品相,不知無毛的皮子也堪用?”
“那最好了,還省了俺們自己去毛。”
老人不動聲色地瞥了眼進店幾人腰間的佩刀,讓青年看店,自己帶著領隊進了后院的庫房。
一股子濃郁的氣味撲鼻,有點像藥,又有點像香料,讓第一次進入的人不由得捂住了口鼻。
里頭多是麻布,粗細薄厚均有,有序地擺放在貨架上。
皮子存放在最里頭,不算多,但有小半品相比店面的要好上許多。
尤其是一塊火紅的皮子,特別顯眼。
領隊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觸感比外邊的好太多了。
“呵呵,這是早些年鄉(xiāng)下的親戚收到的皮子。品相極好,可惜只有這么一張,做不成衣服,就一直留著了。”
老人打開旁邊的兩個大箱子:“客人,您看看這些皮子可用得?”
全都翻出來,有無毛的,有缺毛的,也有掉毛的。
但領隊不在乎這些,只看韌性。
逐一檢驗,有三成皮子不行。
其中一塊非常大,但又干又硬,掰折竟會裂開。
老人撿起那塊皮嘆氣:“這塊是野豬皮,是一個獵戶的兒子送來的。說是他爹抓野豬時受了傷,鞣制得不及時,才成了這樣。”
話到此處便沒再說了,老人眼里沒有對野豬皮的心疼,而是惋惜和哀傷。
“掌柜,這些俺拿回去也沒有用。”
“俺不是這意思,只是想起了些往事。”造成誤會,老人連連解釋,又問:“這些皮子,客人可滿意?”
“可以,您說個數(shù),俺全要了。”
老人把野豬皮和其他不要的皮子收攏到一旁,拱手道:“俺姓王,街坊鄰居都喚俺一聲老王。想向客人求證一件事。”
領隊回禮:“王掌柜您說。”
“傳言貴教不缺錢財食糧,這可是真的?”
領隊警覺,但見對方的笑容真誠,如實回答道:“是的。”
“俺想用這些皮子,換一些30石糧食,不知可否?”
“石”這個單位,宋之前是單純的重量單位。
但到了宋代,宋廷用“石”頂替容量單位的“斛”,再把“斛”降級,“石”這計量單位就開始有了雙重用法。
即宋之前,石是石,斛是斛。
1石等于4鈞,1鈞等于30斤,即1石等于120斤。
1斛等于10斗,1斗等于10升,即1斛等于100升。
到了宋,1石等于2斛,而1斛變成了5斗。
這1石的重量,就變得跟以前有所不同的92.5斤。
換算成現(xiàn)代的計量單位,是59.2公斤。
糧食30石,差不多2噸。
領隊腦海里浮現(xiàn)出初陽城的倉庫,少說有三丈高。
那臘腸肉堆在里頭,稱之為肉山都不為過。
別說30石,就是3萬石可能都有了。
“30石不多,不過俺們這趟出來只帶了銅錢。”領隊打量了一下這個庫房,提議道:“您這也不好存放那么多肉,不如俺找杜主任要個憑證,你們隨時可來初陽城領取。”
“肉?”老王連連擺手:“30石的糧食可換不了多少肉,俺只要糧食即可,這樣能活更多人。”
領隊擺手:“不是換,就是30石肉。腌制過的,叫臘腸肉。”
“若是覺得肉太多吃著膩,可以要些土豆和酸菜。”
老王人都傻了,30石肉和30石糧食可不是一個價啊!
而且,還有嫌肉太多的?
“這些都是沐天尊賜予的,多到俺們每天吃四五頓肉都吃不完。所以是肉是糧,對俺們來說都沒差別。”
解釋后見王掌柜陷入沉思,領隊又說:“若您還不信,俺可以留下80貫錢。您可以拿這些錢在縣里買糧,也可以來俺們初陽城買肉。”
說罷走回店面,讓人搬下2個沉重的箱子。
他對青年說:“一箱有250斤,兩箱共80貫銅錢。這是跟掌柜說好的價錢,你跟俺進去一趟,把皮子搬出來。”
“80貫???”青年大為震撼,急忙跑回庫房。
良久,老王走出來:“客人,俺不要錢,要取糧的憑證。只是不知道,這憑證是否可以分割成100、不1000份?”
“分割?”
“對。”老王解釋:“如今糧價不穩(wěn),貴教若能保障憑證的兌現(xiàn),會比銅錢更好使。”
“原來如此。聽掌柜的意思,是想用這個憑證采買東西?”
老王望了望門口守著的人,壓低了聲音說:“朝廷不管俺們老百姓的死活,這日子是越發(fā)艱難了。”
“今日粟米的價格已經(jīng)漲到了520文一斗,鄉(xiāng)鄰拿布匹和皮子來俺這賣,也換不得多少糧食。若非俺家有存糧,恐也與他們那般難。俺有心想幫,卻沒本事救助那么多人。”
一行人齊齊吸了一口氣:“又漲到500文以上了啊!”
“去年俺差點餓死,就買過一次這么高價的糧食,唉。”
幾人的唉聲嘆氣,把店里的空氣都弄得沉重了幾分。
他們都經(jīng)歷過,否則也不會早早投奔初陽城。
同時有件事也另他們費解:“杜主任造那么大的勢,想來大伙都知曉俺們初陽城不愁吃住了。怎么也不見有多少人來投奔,哪怕來俺們那邊看一看的都很少。”
“說出來不怕您怪罪。”老王坦誠回答:“貴教宣揚的那些過于美好,像極了騙人過去的誘餌。不到最后關頭,想來是無人相信的。”
“其實俺現(xiàn)在也不太相信各位,但想用舊皮子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