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好消息
- 聽勸的我成為了科研大佬
- 小雪花到來的季節
- 2098字
- 2023-08-29 00:41:47
作為專業人士。
他自然知道這是超級電容器的各項參數。
能量密度:763 Wh/kg(石墨烯混合材料)
電容量:10億法拉,這意味著它能夠在短時間內存儲并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工作電壓:7231.34伏特
充電/放電速度: 20分鐘完成充電,秒級的時間放電,滿足高能瞬時需求。
循環壽命:超過500萬次,即使在200萬次充放電循環后,仍可以保留近90%的容量。
恐怖!
不!太離譜!
這個數值高得不科學!!!
雖然夏教授不想承認,可事實擺在面前。
實驗室中。
崔院長和其他小組成員全都瞪大了眼睛,驚訝得都說不出話來。
這是一款超高效超級電容器,性能數據出色,絕對優于自己制造的納米管電容性能。
而能達到這個結果,這充分說明了設計和制造細節堪稱完美。
被全面碾壓的夏教授,心里真是萬分不甘,實在接受不了自己被學生反超了。
如果這是提出激光器方案的周天才也就認了,可竟然是一名平日來聽自己講課的本科生。
咳咳咳~
他輕了清嗓子,努力將聲音放平靜:“子寧同學的表現,很讓人震驚啊。”
“你這個超級電容性能驚人,我是真的佩服!”
“想請教下,最初的設計思路是怎么來?”
劉子寧可不敢居功自傲,連忙把目光投向周宇晨:“那還用說,肯定還得靠周工。”
“我只是有靈感,具體的方案還是他來設計。”
這么說就解釋的通了,從愣神中緩過來的崔院長,緊緊盯著劉子寧,把人都看得有些發毛了。
“崔……崔院長,您有什么指示嗎?
他心里忐忑的問道。
“沒,神速般的進步!”
一個配角學生竟然也如此厲害,這說明了什么?
崔院長收回視線看向周宇晨,心中更加驚駭,這個科研天才不但自己有本事,還能教出實力恐怖的徒弟!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他忍不住贊嘆道:“咱們西工大出了你這么一人,真的是榮耀啊。”
“院長過獎了。”
周宇晨的神色非常淡然:“超級電容是完成了,但剩下的導線和其他后續工作,還要你們來負責。”
“難題您都解決了,小事理應我們來做。”
“行,那我先去忙別的。”
周宇晨現在要安排激光器的最后一項任務,那就是控制系統。
這里要實現激光器源控制,光路控制,脈沖控制,調制控制,安全控制,數據采集和監控,通信接口,高壓供氣等多個內容。
按照分工,這個環節將有西南技術物理研究來實現。
上次的教訓讓秦主任意識到,請教和溝通重要性,他可不敢再閉門造車,耽誤項目進度了。
于是,立刻拉著負責控制程序的余研究員等人,先和周宇晨開了視頻會議。
在設計初期就明確需求,以及要檢測的內容。
周宇晨用筆在白板上畫了一個精巧的控制流程圖,將各個環節的關系一一呈現。
“這個控制系統需要的算法和編碼相對來說并不復雜。”
“我已經把各環節設計的原理和算法都列出來了,比如光路控制需要精準的幾何和光學知識,脈沖控制則需要嚴密的定時和調制技術。”
“團隊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秦主任您來具體分工就行。”
“切記要確保各個模塊之間的協調和穩定,還需要經過嚴密的測試和優化。”
“這個控制程序絕對不能出錯!”
眾人全都認真地做著筆記,生怕遺漏任何關鍵點。
秦主任更是一臉嚴肅的保證:“周工放心,這次有您的指導,再加上我們精益求精的努力,肯定萬無一失。”
“好,那等你們好消息,只有七天時間。”
“明白,保證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
這一周,余科研員帶著團隊緊張而有序的忙碌著。
和上次獲取自旋三重態氧分子氣體相比,大家此時的狀態要輕松很多,沒有焦頭爛額,沒有不知方向。
“這全都是周工的功勞啊。”
“多虧有他指導,否則我們肯定做程序的時候經常卡。”
“聽說上回制備氣體介質的人,都愁白了頭發。”
“我們好幸福啊,現在有了設計和算式,具體做起來就非常容易。”
“那也要認真仔細,不能出錯,還得高效,只有一周時間。”
“好像在做夢,通常做系統至少都要一年半載,現在竟然壓縮到7天。”
“那是傳統的方法,光設計都得幾個月,可如今周工都給我們喂到嘴邊了。”
“這傳出去,絕對是科研界的神話。”
“想想激光器項目要接近尾聲,我這心里高興的都睡不著覺。”
“控制系統是最后的環節,絕不能出錯或耽誤整體項目的進度。”
“必須的,小陳,等會測試下自動校準系統,這能保持良好的光束質量。”
………………
在小組成員通宵達旦的忙時。
周宇晨也沒有閑著,他要爭取在放寒假前,把那些網絡工程的書都看完。
其他人同樣緊鑼密鼓地圍繞周宇晨提供服務。
博士師兄黃英杰一字一句地斟酌著,幫周宇晨準備畢業論文。
王教授整理激光器,超級電容,超碳脂復合材料,三份技術文件,幫周宇晨申請國家技術發明獎。
方校長特意進京,把激光器項目上報國家科技部。
他把人叫進辦公室后,立刻迫不及待的追問:
“你們西工大再搞一兆瓦激光器?”
“是的,現在已經攻克三個技術難點。”
聽到這個消息。
好半天,他才猛地一拍桌子,雙眼發出精光:
“這么大的事,怎么不早匯報?”
“領導您聽我解釋,這是一名光電學院大三學生設計出的方案,最開始我們也不敢保證可行,因此想看看進展再說。”
“所以說,現在是已經確定能成了。”
“對,所以我來當面負荊請罪。”
“好事啊好事,給你們西工大追加10億科研經費,專項用于激光器的研發和相關應用。”
“項目現在還差幾個環節能完成?”
方德昌正要回答,口袋里的電話突然響了。
他慌忙拿起來要拒絕,可看到備注名,立馬改了主意,毫不猶豫地接通。
話筒中傳來一道沉穩的男聲:
“方校長,告訴您一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