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完殺青宴,李遠急匆匆的趕回青年制片廠,需要把所有膠片瀏覽了一遍,雖然這次是按照順序撥放但足足有1000分鐘。
顏丹辰也趕來湊熱鬧,硬要和李遠、王剪輯師一起觀看,一上午她就暈乎乎的,看著桌子上的飯都沒有胃口。
“這也太沒有觀感!看的心急,王剪輯你是怎么堅持下來的?!彼荒樅闷妗?
“慢慢的也就習慣了,也有就耐心了?!蓖跫糨嬕矝]有多說什么,平常就是一個平時也就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李遠接著說道:“剪輯師,這行業大部分都是女性,既要耐心又要細心?!?
“他們都會剪輯,只是不想剪,我們都是給導演干苦力活的,完全是提線木偶,”王編輯自嘲道。
顏丹辰嘴角一顆米粒,踢了一腳李遠,滿臉調皮相:“一天就想著偷懶,為什么不自己剪!”還帶有一點撒嬌的語氣。
王剪輯都笑場了:“導演剪了,我們沒有飯吃了!”說完離開小餐廳回到昏暗的剪輯室,繼續挑選保一條的鏡頭。
她看著坐在餐椅上的李遠沒有絲毫回剪輯室的打算:“王剪輯都回去工作了,你怎么還不去?!?
“你真是個事業狂,光逼我。”畫風一轉,溫柔的說道:“前期就是按照分鏡頭剪,沒有什么可決定的?!?
拉住顏丹辰的手:“好久都沒有在效果里轉過了,一起走吧!”現在已經5月份,有部分花期到了可以去觀賞。
一路從青影廠小花園的路沿坐了一會,李遠感慨道:“時間過的太快了,記著昨天你還在這鬧脾氣,一眨眼花都開了!”
顏丹辰推了下他:“誰讓說話不算數,欺騙我?!本镏?,一副可愛的模樣。
李遠沒忍住,偷偷親了一口。
“流氓,一天凈搞些歪門邪道,都不知道當初哪個眼看上了你!”
“兩個眼睛都看上了?!?
“不要臉!”
兩人挽著胳膊,沿著小道一路到北電小操場,學生基本都聽說過李遠,很多他都不認識的女生一路打著招呼。
當初她們聽說95屆導演班破天荒的來了個帥哥,畢竟導演系都靠才華吃飯,顏值不能用拉胯形容,只能說慘不忍睹。
他當初造成的影響可是很大的,成為學校的稀奇動物,有專門來瞧瞧滿足好奇心的,從導演班路過瞟一眼,李遠就是里面最亮的崽。
果然都是襯托出來的,同班同學那是一個窩火,說的好好的靠才華吃飯,他倒好才俊皆有,其他人都成為了綠葉,女朋友出奇的難找。
兩人到了操場,熟悉的人早已離開,都是一些陌生面孔。
杜杰遠遠的看到李遠,一路小跑:“李導演有幸在見,謝謝你給的這個機會。”
“你技術不錯,比耗子強多了,好好學習,以后聘你當我御用攝影師?!痹诶钸h的記憶中杜杰是少數幾個青年攝影師混出頭的,能力肯定有,這次拍攝他也看了出來。
北電太小了,半個小時都逛完了。
恰巧在院里碰到了崔心琴,顏丹辰反應最快:“老師好!”
“是丹晨和你小子??!電影拍的怎么樣了?”崔心琴問道。
顏丹辰被李遠拍了下,她趕緊說道:“已經拍完了,正在青影廠剪輯?!?
“那個牡丹,演的怎么樣!”
“我沒有演,找了許情。”顏丹辰當時沒有少請教老師,羞愧的把臉低了下去。
崔心琴瞪了一眼李遠:“北影廠的面試,怎么樣了,第三輪過了嗎?”
“我沒有去考,放棄了?!鳖伒こ礁記]有臉看老師了。
崔心琴一臉恨鐵不成鋼,96班她最好顏丹辰了,這女孩最踏實,不適合去當明星,在演員路上可以走很遠,一心想讓進入北影廠成為人民藝術家。
李遠知道他惹到母老虎了,這架勢想一口吃掉他,想為自己的學生鳴不平。
崔心琴拉住丹晨的手:“要不在學校留任吧!”她實在不放心顏丹辰跟著李遠。
“崔媽,算了吧!我準備轉行當制片人?!?
崔心琴在前面走著,兩人在后面跟著,正是去青影廠場的方向,她想去親眼看看電影的質量。
打開了門縫三人側著身進去,趕緊把門關住。
看了一下午,崔心琴對這部影片的成色有了了解,在心里雖然評價很優秀,但依然沒有給李遠好臉色,誘騙自己的徒弟去做制片,她的氣不打一處來。
王剪輯看著崔老師走了后:“李導,設備太差了,很影響效率。”
李遠在青影廠泡了4年,很清楚這里的極限是處理下短片,長篇電影根本不行,只能想在這里看下素材有什么問題沒。
在手機里找出田壯壯的電話:“老師!我是李遠,北電95屆的,您還記著我嗎?”
田壯壯當然記著,尤其最近他的大名在圈子里傳瘋了,老倒霉蛋了。
不用他張口就知道他想要放什么屁:“剪輯室空著,姜文那小子剛走,老規矩一萬塊錢,不要人說什么閑話。”
李遠裝好膠片,用小推車,推了1千多米到了北影廠,一看就是北電那邊來剪片的,保安直接放行。
田壯壯迫不及待的在剪輯室想要看下這片子的成色,世界所有的電影工作者都是按照文藝那套培養的,都對電影擁有很大的熱情。
一個導演的文藝作品看多了你就會了解這是怎么樣的人。
文藝片抄襲那就是找死,這是導演內在靈魂的體現,看完陳凱歌所有作品你就會發現這人極有可能是個瘦,風格一毛一樣。
只能說環境、思想、文學素養造就不同的人,給一份不同的劇本分鏡頭拍出的味道也會完全不同。
田壯壯看了一些片段,豎起了大拇指:“拍的很好,好好做剪輯?!?
李遠心里挺開心的,這可是老前輩,雖然名氣遠不如國師和凱哥,但藝術層面不會低于兩人。
田壯壯順便問道:“準備去哪個電影節?”
“柏林國際電影電影節,拿獎概率大點。”李遠在前世沒少研究,柏林電影節聚焦于社會邊緣和痛點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