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我所圖(一)
- 彀中記
- 廟街四斗米
- 3319字
- 2011-10-29 22:09:48
十月初一鬼節(jié)這天,松江府城外的墳地里,只見許多人圍在其中一處墳地,外邊的人卻是看不到里邊具體的情況。
窮人和貴人,不但是在活著的人身上有體現(xiàn),在這死人身上也是有體現(xiàn)的。這松江府城外的墳地便也是如此。有錢人家的墳地都是靠著左邊的,而沒有錢的則都是歸攏在右邊,里邊還有許多無主的墳,都是那樣孤零零的擺在那里。若是哪一天發(fā)了洪水,這些墳被水沖了,那就撤撤底底的沒有人管了。現(xiàn)下這般局面,家族里邊的人好懶在給自家人上墳的時候還會在那孤墳上押上一塊墳頭紙。
剛才那圍了一圈人的所在自然是在左邊的墳地里了。能這么多人出來,顯然是某個大家族且比較富貴的出來給自家先人燒紙的了。不過在這松江縣內(nèi),能有這樣陣勢的,也就是那么幾家了。前朝的徐閣老家,還有那董家等等。
不過這些人卻都和這兩大家沒什么關(guān)系,用松江府城里的人說話,這是新的海龍王陳家的人。
所謂海龍王,那是因為陳家的船多,在海上也是吃的開。松江府的大豪們有幾個沒有派人出過海的,在海上自然是要知道誰是老大的。若是不知道,那就等著賠本吧。連船帶人,那就都得交給人家。這還算是好的,有的不懂規(guī)矩,反過來還要耍一耍自家本事的,則是連著自家在陸上的人都跟了遭殃。半夜被人家攻破家門,全家都殺了或是劫掠走了的,這些年也不是沒有。
這陳家據(jù)那些常年在海上跑的船家說先前也只是幾條船,后來就是越來越多。而且那船的樣式也漸漸的由大明的傳統(tǒng)福船樣式變成了西洋大船樣式。有知道底細的回來說這陳家鬧了半天和海上的鄭家是親戚。這個條件一擺出來,那就難怪了。
后來陳家在松江府的老宅以及上海縣那邊的莊園被朝廷抄了之后,大家都以為陳家這下子算是完了呢。心道再有錢也是斗不過朝廷的。可是哪里想到才一年多一點的功夫,朝廷就又恢復(fù)了陳家的名譽和家產(chǎn)。而知道底細的人這次又是吃了一驚,因為那曾經(jīng)打著朝廷旗號抄了陳家的周閣老竟然被不知道從哪里來的人給滅了全家。周閣老這些年搜集了那么多的值錢家當(dāng)自然也是被人家給吞了。末了還有人看到那周閣老的頭竟然擺到了那陳家已故去的老爺墳頭上。
江南地界的大豪們,對于這樣的事情都是要提前知道的,然后提前做好應(yīng)對。他們這些大家族,看著光鮮,但是主事的人頭腦卻是要活泛,要知道應(yīng)變。不然,這家族說不準(zhǔn)什么時候就會被別人跟吞了。
知道了這陳家如此厲害后,原來跟陳家做生意的自然是要靠的更近,而那些當(dāng)初看陳家失了勢的,半道遠離陳家的,那次事情之后,也是連忙的派人過來接洽。好話那肯定是說了一大堆,但這只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把訂單在送過來,銀子再送過來。
等到有人得到消息說陳家在兩淮地界把大鹽梟方家給平了之后,眾人就更是懼怕了。方家那是什么樣的人物,和朝廷的兩淮鹽運使那都是平起平坐的。江南各處的私鹽生意大多都是要看這方家眼色的。現(xiàn)下被這陳家說滅了就滅了,那這陳家到底有多大的能耐,不知道底細的,就只有回去慢慢的想了。
現(xiàn)下在這松江府,便是徐家和董家都要小心應(yīng)對這陳家。徐家能在這松江府稱上一霸,出來原來的徐閣老的門生故吏在這江南地界多外,在江湖上,也是有一批人給這徐家賣命的。但那些江湖上的人都是知道深淺的,什么樣的團體有什么樣的實力,他們都是要打聽清楚的。當(dāng)陳家在兩淮地界把方家給滅了后,這些人就知道自己這點能耐是對付不了陳家那些人的。徐家的人自然是要告誡下邊的人,莫要惹了陳家的。但是多年來在這江南地界的老大地位,也使得他們不屑去彎下腰和陳家交好。大家大路朝天,各走一邊。松江府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徐家的,陳家也就是在黃浦江東邊靠近海邊那里有一些鹽堿地。在這上邊,是比不過徐家的。銀錢從哪里出來,江南地界的縉紳們自然是都知道的,那是要從地里出來的。倒買倒賣,那要趕上運氣好才行。
總之諸如徐家的松江豪門,雖然接納了陳家,但是并沒有和陳家走的太近。但是這個態(tài)度在南京小朝廷被打垮后,驟然的便轉(zhuǎn)了過來。
南京城里的勛貴們,再怎么不行,再怎么差勁,要是聯(lián)合起來對付松江府的徐家,也是有些把握的。當(dāng)然這只是個比喻,大家這么多年,許多事情都交情的,自然是不會互相針對。
但就是這樣一股子勢力,卻被不知從哪里冒出來的自稱是北方京師朝廷里的人宣布為大逆不道。說是太子殿下已經(jīng)回京,爾等卻要立新帝,這是徹徹底底的造反。然后就是發(fā)最后的通緝,把扶持福王登基的一干文武大臣都打上了黑名單,說是這些人大逆不道,趕快自己過來授首,不然就誅滅九族。
這樣的話南京城里的勛貴們自然是不會信的,大家又不是嚇大的。不過那些和阮大鉞一干人等不對付的勛貴們自然樂得有人來給這擁立福王登基的阮某人上眼藥,他們自然是不管的,而且還派人在下邊跟著點火。說是太子殿下既然還在,那就應(yīng)該尊太子殿下為正統(tǒng),這福王和其他一干擁立之人倒是應(yīng)該自己寫上一些謝罪表什么的,興許朝廷能原諒大家伙。
擁立福王的人又豈會這么容易就把到手的權(quán)柄又重新放出去。當(dāng)然是對那傳信的不管不顧了,阮大鉞甚至還想直接把那傳信的給宰了,奈何人家跑的也是快,只是把信交給了他們。
眾人都是覺著好笑,再怎么說,南京左近還有左良玉左大帥的數(shù)萬兵馬,。這傳信的大概就是混了頭了。
可是這想法才剛剛有,巨變就發(fā)生了。先是西洋樣式的大船從大江之上逆流而來,再是那船上下來的兵士直接就把南京城里的軍兵打個稀巴爛。那大船上還有火炮,隔著老遠就能轟到南京城中。而且從對方轟擊的效果看,對方這炮打的也是相當(dāng)準(zhǔn),并沒有傷到百姓,全都打到固定地點了。固定地點自然是那些擁立福王的人家了。
緊接著對方的軍兵就打進南京城里來,南京城里最有名氣的武將那就數(shù)魏國公一家人了。可是魏國公偏偏不支持這福王登基,所以人家也沒派兵出來阻擋,這樣的情況下,對方的這些軍兵直接沖進皇宮,把剛剛登上皇位的福王給抓走了,連帶著那些擁立福王的官員都是給抄了家。打的旗號自然是朝廷正統(tǒng)的旗號,所以做這些事的時候,那些反對擁立福王的自然也是不出手了。
最后人家還把魏國公府上的人找來了,說造反的已經(jīng)被清理了,大明這南京城還是要有人守著的。魏國公時代據(jù)守南京,以后這段時日,還有由魏國公府來守衛(wèi)這南京城,南京六部和皇宮還是照舊。只不過暫時不往上補人了,一切要等到朝廷那邊做好了安排再說。而那些擁立福王的官員可就到了霉,都是被殺的殺,滅的滅的。家里除了房產(chǎn)就地發(fā)賣之外,其他的不管是金銀細軟還是土地地契的,抑或是家里的奴仆丫鬟婆子什么的,都是被人家一遭給擄走了。至于具體上哪里,那就沒有人知道了。誰也沒有膽量去跟蹤這朝廷的大船了。
后來才有人知道,那些大船哪里是朝廷的,那是陳家的,是那把周閣老家都給抄了的陳家的,是和海上鄭家有親戚的陳家的。
松江府的大豪們在這南京小朝廷被打敗的事件發(fā)生后,就連忙派人去聯(lián)系這陳家了。奈何接待他們的都不是陳家的主人,而是一個管事的,叫陳利。不過人家陳家倒是厚道,也沒說什么硬氣的話,就說大家只要安分守己,以后在生意上多多照顧,那就沒什么事。后來那陳利還私下里把松江府的大豪們給找到了一起,擺了幾桌子酒宴,至于和那些人說什么,外人就不知道了。
對于外界對自家的認識,陳政讓情報局的人要及時的匯報給他。此時,他正在城外的墳地里給自己老爹燒紙。圍在他身邊的,這次聚的倒是全乎。陳輝從美洲回來了,陳水也從南洋過來了。除了他們兩個外,主管松江開埠的陳利,情報局的陳峰,在臺灣管著一南一北兩座城市的陳祥、在大江之上負責(zé)收人的李孟、在運河上負責(zé)收人的老畢、還有在大明北方海域帶著艦隊活動的周寶也都來了。
陳政叫他們來,自然是要和他們說上一些事情。現(xiàn)下局勢已經(jīng)明朗,但是事情卻是越來越多。崇禎末年的群雄們,爭來爭去,最后誰也沒有逐到這只鹿,反倒是讓陳政在最后撿了便宜。當(dāng)然,在陳政看來,抑或是在他的這些手下看來,自家可不是撿便宜的,而是實打?qū)嵉拇虺鰜淼摹?
回到松江府的老宅,在書房中,陳政把伺候的下人都打發(fā)了出去,留下這一干人等。
“這次借著回家給我爹燒紙的機會,把大家伙叫來,是因為有些事情要和大家說一說。大家跟了我爹那么多年,現(xiàn)下我爹故去,大家又跟著我,眼瞅著這大明的天下好像是要被咱們家給拿下來了,大家伙心里大概也是有些想法了吧。這個沒什么,今天把大家叫來,就是要把一些事情說清楚。可惜祿叔沒有來,不過阿翔在這里,那就沒有問題。”陳政喝了一口茶,說完后看了眾人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