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口岸開放與變革發展70年
- 朱振
- 1137字
- 2024-03-28 18:30:00
第一章 綜述
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正義的事業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
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艱難困苦,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共和國。
我們正在前進。我們正在做我們的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極其光榮偉大的事業。
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1]
——毛澤東
往事越千年,而今奏華章。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當代中國的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新中國”,下同)的歷史,無疑是最輝煌的篇章。2019年10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70年來,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艱苦奮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偉大成就。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2]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先后經歷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中國70年的發展實踐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團結奮進,完全有能力在較短時間內迎頭趕上,躋身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篳路藍縷辟榛莽,砥礪奮進創奇跡。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勠力同心、奮發圖強、改革開放、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砥礪前行,歷經曲折,戰勝了各種困難挫折,創造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勇于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代中國已從昔日積貧積弱、“一窮二白”發展至今天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的當今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大外資引進國,70年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當驚世界殊”的經濟奇跡,這堪稱是開天辟地、彪炳史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奇跡。
對外開放口岸及其發展是時代的產物,它服從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和中心任務,與當時所面臨的具體國情、經濟基礎、開放條件和國際環境等息息相關。實踐證明,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經貿往來的橋梁、互聯互通的平臺和形象展示的窗口,口岸開放促進了國內外加快合作交流,口岸發展帶動了區域經濟社會競相繁榮。回顧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口岸開放與發展的實踐歷程和主要經驗,對新時代進一步立足全局、著眼長遠、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更好地推動口岸開放發展服務國家大局、促進高水平開放、實現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