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東都稱帝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152字
- 2023-08-09 12:40:23
楊國忠自然知道前往洛陽是死路一條。
但皇帝下詔,又不得不從。于是,楊國忠想出的唯一計策就是——
“逃!”
反正現今叛軍南下,各處人心惶惶!
安祿山的叛軍已經攻占洛陽,說不定不日就會揮師躍過潼關,踏平長安。
與其失寵跟著多疑的朱元璋,不如早日逃往蜀地!
那里是自己的老家,楊國忠早就斂夠萬貫錢財為自己找好了退路。
只要假死來出金蟬脫殼,大不了舍了這一身權力,去過快活日子!
楊國忠很快滴溜著眼珠子籌謀,暗暗點頭。
于是次日,楊國忠便揣著沉甸甸的包袱,帶著隨從,輕裝簡行離開了長安。
朱元璋看著陳玄禮送來的消息,一陣冷笑。
狼已出窩,該動手了!
從長安到洛陽,需要出潼關和函谷關,進到陜州,再從陜州進入洛陽。
但楊國忠何等精明,一旦出了潼關,就有遇到叛軍的可能。即便他們不認識自己,但懷里的這些銀票也必然會被搶劫一空。
而且聽說,安祿山的叛軍見人就殺,見物就搶,殘暴至極!
楊國忠打算過了灞橋邑,就南下直奔蜀地而去。
只要他撒丫跑得夠快,在消息傳回長安之前,進入蜀地。
那就如同石沉大海,任唐玄宗有萬般能耐也再找不到他的蹤跡!
但這只是楊國忠的一番設想,事實上,他剛出長安,就被突然沖出的一群“賊寇”,橫刀跨馬,人首分離!
蕭蕭的風從四面八方而來,那張驚愕的頭顱被鮮血沖飛幾尺,飛速滾落在黃土里!
曾經的權勢滔天,昔日的拉攏諂媚,都隨著人頭落地的那一瞬歸于塵埃。
楊國忠估計至死也沒想到,這一天會來得如此之快,而且猝不及防。
隨后,一匹黑馬飛奔而來,馬身昂首嘶鳴,馬上之人俯身揚手,地上那顆驚目圓睜的腦袋便飛速如探囊取物般提在他的手上,
隨之一聲大呵,
“回宮!”
一隊人馬迅速消失在茫茫官道上,除了風中殘留的血腥味,仿佛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報——”
“陛下,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回宮求見!”
“宣!”
眾人紛紛疑惑,楊國忠前腳出城,朱元璋后腳就封了陳玄禮去保護他。
怎么還未出一日,人已經回來了?
“陛下,楊國忠忤逆違旨!前出長安,后便轉欲南下,逃往蜀地,置陛下詔令于不顧?!?
“臣已將其斬于刀下,現提頭來見!”
陳玄禮提著一只血跡斑斑的包袱進殿,將東西往殿前一扔,他下跪告罪。
朱元璋命陳玄禮為扈從大將軍,表面上是護楊國忠前往洛陽,實際上就是令其出城找機會斬殺楊國忠!
楊賊老奸巨猾,他若自己不露出狐貍尾巴。朱元璋一時還真找不到借口,結果了他。
“朕付國相以大愿,怎知他竟是如此貪生怕死之輩?”
朱元璋假意震驚,垂首心痛。
隨后,他臉色一沉,帝王的威嚴如刀叢箭雨般爆發而來,
“安祿山謀反之心,昭然若揭!現既和談不得,那便讓他看看我大唐兒郎的厲害!”
“傳旨,楊國忠叛軍當前,忤旨私逃,下令奪衛國公封號,抄沒家產,九族之內悉數獲罪,女下掖幽亭,男子盡數誅殺!”
“另傳,將楊國忠的首級掛于長安城樓,以警我大唐將士,戰不可退!”
“退必當誅!”
“陛下英明!”
楊國忠的結局來得如此之快,天寶年間以來,席卷在大唐朝綱上的烏云似乎也在一夜之間飄蕩無存!
而就在此番振奮人心的時刻,洛陽傳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安祿山稱帝了!
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東京洛陽舉行了登基大典,自稱大燕皇帝,建元圣武,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同時任命了文武百官,正式與李唐王朝分庭抗禮。
朱元璋對這一天的到來毫不意外。他盯著眼前的戰況地圖,臉色鎮定。
河北戰場的抵抗運動愈演愈烈,但區區地方兵,對于燕軍的幾萬鐵騎,如以卵擊石。
若無朝廷正規軍的增援,這剛燒起來的火用不了兩天就會被燕軍撲滅。
朱元璋的朱筆落在河東,隨后用力一劃,一道紅色的印跡落在了另一個位置。
常山!
常山郡位于范陽的西南方,屬安祿山的管轄范圍。
常山太守顏杲卿在安祿山鐵蹄南下之際,好漢不吃眼前虧,暫以詐降之計麻痹了安祿山。
此番顏真卿在平原郡斬殺段子光,拉起反抗安祿山的大旗。
顏杲卿也遙相呼應,誘殺安祿山的部下李欽湊,拔掉了身邊的這顆釘子。
李欽湊部率數千人馬進駐井陘口,一方面是為了防備河東與朔方的官軍,一方面是為了監視顏杲卿。
現如今顏杲卿誘殺李欽湊,便火速命人驅散仍然駐留在井陘的小部分叛軍,控制了井陘口。
數日后,安祿山派部將高邈、何千年回幽州征兵,二人經過常山時,顏杲卿又假意請兩人喝酒,將他們雙雙擒獲。
雖各方反抗四起,但終究軍心飄蕩。
此時,叛軍張獻城正巧在圍攻饒陽。顏杲卿正欲殺高、何二人,以震動搖之敵。何千年為了保命,慌忙向顏杲卿進言,
“太守饒命,我有一策,既可保常州不失,又能解饒陽之危?!?
顏杲卿虎視眈眈盯著他,怕人玩花招,
“將軍可派人四處散布消息,聲稱李光弼已率領一萬精銳自河東出井陘口,準備先解饒陽之圍,再北上直搗范陽,聽到這個消息,不僅南下的叛軍會軍心動搖,攻打饒陽的叛軍也必然會解圍而遁。”
顏杲卿同袁履謙一合計,覺得此計可行,隨后派出眾人惶惶散布謠言。
張獻誠果然連夜遁逃。
顏杲卿隨即派人進入饒陽慰勞將士,同時命人分赴周邊各郡,揚言,
“朝廷大軍已自井陘口東進,隨時會到,屆時必將掃平河北諸郡的叛亂。在此之前,若主動回歸朝廷的,必定重重有賞;倘若執迷不悟,頑抗到底,必定會被誅殺!”
河北諸郡本來就不是真心投降安祿山,如今聽說官軍馬上要打回來了,于是一個個相繼反正,前后總共有十七個郡宣布脫離安祿山,仍舊遵奉朝廷號令。
河北眾人的旗幟換得飛快,顏杲卿一面嘆氣心憂,又一面驚懼,是否真的會有李光弼的大軍東進支援,無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