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散財童子楊國忠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028字
- 2023-08-05 11:38:12
是夜,冷風嗚咽。
黑暗宛如一頭張開血盆大口的怪獸,將整個長安城全都吞噬。
宮中報時的更漏已走過子時,朱元璋批閱奏報,毫無倦意。
連日來,“唐玄宗”勤于政事幾乎廢寢忘食。
若不是高力士親眼所見,又自幼服侍唐玄宗,他都要懷疑此人不是李隆基。
當然,此人確實不是李隆基。
而是來自六百年后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陛下,夜深了。”
將朱元璋翻亂的奏折收拾齊整,高力士輕聲提醒道。
“嗯。”
此刻平康坊內火光沖天,京兆尹的府兵忽從四面八方涌出——
楊國忠還不知道,他大肆斂財早被人盯上。而今夜的這個賭坊,僅僅是鍘刀落下的開端。
“陛下,長安京兆尹求見!”
“宣!”
等了一夜,終于有了結果。
朱元璋從摞成山的奏折堆中抬起頭來,雙目如刀,不見半分困倦。
京兆尹韓朝宗帶著滿身寒氣,走入殿內,將理成奏表的事情經過交由朱元璋過目。
此刻他胸膛中忐忑跳動了一晚上的心臟,也更加尤如擂鼓。
人人皆知楊國忠乃陛下親信,貴妃堂兄。
雖今日在朝堂之上,朱元璋怒斬牛仙客,但對于楊國忠的態度卻不甚明朗。
在得到宮中秘旨,令其火燒平康坊,查封楊國忠的賭坊時。
韓朝宗憑借著一絲敏銳的政治警覺,從水中跳到了朱元璋的這艘大船上。
“起來吧!”
朱元璋對他今天的差事頗為滿意。
一巴掌拍在韓朝宗的肩膀上,也擊碎了他胸中忐忑。
“平康坊的火可滅了?”
“啟稟陛下,火勢已滅。”
可楊國忠的火能不能被滅就無從知曉。
“今日之事,做得不錯!”
驅驅一個賭坊就收繳了上萬兩白銀,快要趕上大明朝河北地區一年的稅賦!
而且這個賭坊只是楊國忠大肆斂財的冰山一角!
將士們在前線浴血抗敵,宰相卻在都城聚眾斂財!
朱元璋生平最恨貪官污吏,眼中的火焰愈燃愈盛,如殿外北風席卷的雪花,呼嘯而來。
次日早朝。
朱元璋命人將幾十箱白銀抬上大殿,眾大臣面面相覷。
“自安史之亂爆發而來,叛軍一路南下直指京師。我大唐將士浴血奮戰,護我河山。”
“朕卻醉生夢死,奢靡浪費,負我大唐臣民,失陷東京!朕之罪一!”
“自天寶四年余,擅寵小人,養虎為患,枉顧良諫,釀成今日之大禍,朕之罪二!”
隨著高力士圣旨宣讀,眾大臣紛紛反應過來。
朱元璋這是在下罪己詔!
“江山累卵,生民倒懸,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朕枉擔一國之責,朕之罪三!”
“余一人有罪,卻禍及萬夫……”
朱元璋一篇罪己詔情真意切,不少老臣紛紛掉淚。
“陛下,我大唐民心尤在!”
“東都雖失,但潼關天險尚可牢守!郭子儀的大軍已從河東出發。只要陛下振臂一呼,我大唐定能重振旗鼓!”
一瞬間,朝堂上熱血涌動。
連日來兵敗的恐慌瞬間被沸騰的熱血沖散,大唐朝堂的雄風似乎正一步步涌來!
朱元璋面露感動,
“國之有眾愛卿,是朕之幸!是大唐之幸!”
他的目光落在楊國忠身上,眼底的笑忽然帶了刀。
“眾愛卿皆是朝之棟梁,自開元至今,國之豐盛,民之富饒,皆為眾臣之功。”
“現如今叛軍南下,我大唐江山狼煙四起,烽煙滾滾。爾等也倚作表率,自掏家財,以奉戰事,實我大唐之幸!”
朱元璋指著大殿之上的萬兩白銀,看向楊國忠,笑意盈盈。
“此乃宰相捐出的萬兩白銀。朕替前線的將士慰謝宰相。”
時至此刻,楊國忠才猛然醒悟。
這朝堂上成箱的白銀竟是自己的!?
賭坊一事事發突然,楊國忠一頭霧水。
面對朱元璋的贊賞,他不好多問,只能硬著頭皮領旨謝恩。
其余世家大族見楊國忠如此“慷慨”,在朱元璋希冀的眼神下,紛紛也承諾掏出更多的腰包,以奉戰事。
就這樣臭名昭著的斂財狂魔楊國忠,變成了朱元璋口中的散財童子。
偏偏還有苦說不出!
楊國忠只覺得被人蒙頭打了一棒,還摸不清打人的人因何而打他!
楊國忠低著頭,臉色像吃了黃連般難看。
但令他更沒想到的是,朱元璋馬上又下了一道命令。
楊國忠頭頂,疑云密布。
“叛軍西進京師,朕應御駕親征,現特封楊卿相為糧草先行押運官,三日后奔赴潼關!”
此話一出,朝野嘩然。
有人規勸天子龍體,不可貿然涉險!
有人暗中思量,楊國忠押運糧草,豈不是又是羊入虎口!
朱元璋威嚴的命令令楊國忠不敢不從。
他遵旨領命,方才間的慌亂已被藏得滴水不漏。
“另命建寧郡王李倓為隨行校尉,一同前往!軍中若有臨陣脫逃,煽動反叛,動搖軍心者,一律就地問斬!”
“絕不輕饒!”
“是!”
“另詔朔方節度使郭子儀進軍河北,安祿山一路南下,勝仗連連,常山幽州定無防備,命郭子儀閃電出擊,重拾人心,復我河山!”
“命哥舒翰拜天寶大將軍,京師十萬天寶軍由其操練,以防不患之測!”
朱元璋一系列的詔令如天雷般在朝堂上炸響。
眾文武百官從這一刻開始真正意識到,從前那個雷霆政變、英勇神武的唐玄宗真的回來了!
朱元璋命楊國忠護送糧草,一方面想趁機抓住他的把柄,一方面意圖勾連出軍中冒糧貪餉之人。但沒想到楊國忠老奸巨猾,此之一行,不僅毫無紕漏,還在軍中收買人心。
建寧郡王李倓英毅才略,直言上進。那日聽聞朱元璋太極殿怒斬牛仙客后,立刻便來見了他,提言欲奔赴潼關,為大唐平叛出一份力。
“兒臣為太宗之后,大亂當前,安能穩坐京師?陛下萬康勝體,不宜親征,孫兒愿策馬陣前,豎我李唐之威!”
朱元璋將李倓暗中送來的消息看過合上,眼底冷笑。楊國忠既然想收買人心,立功于前,那咱就給他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