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所求甚多?
- 皇帝互穿:我朱元璋在大唐砍人
- 明敕星馳封寶劍
- 2040字
- 2023-08-24 15:33:54
臨淮城,太守府內。
朱元璋看著太子令人快馬加鞭送來的奏報,一副恨鐵不成鋼,
“沒糧沒錢是吧!你沒糧,有的人有的是糧!你沒錢,有的人有的是錢!”
“搶他丫的就行了!怎么還這么沒出息,跑幾千里,把奏報送到這里來!”
“真等朕回去處置,高仙芝的大軍早在潼關餓死了!”
朱元璋將奏報一扔,朝著門口大喊,“去將李泌請過來!”
李泌提出來的屯田制,朱元璋已打算在河南地區大面積推廣。等安史之亂平叛結束,也可以避免大量農民流失,土地被兼并。
兩個多月來,朱元璋在河南地區收集權,納賢才。無論出身,有賢能投奔者,皆各盡其用。尤其對于河北士子,起初還有人懷疑觀望,后見朱元璋果然識人善任。一時間各地才子豪杰,爭相前往。
最后,朱元璋將李亨的第三子李倓從長安快馬加鞭拉了過來。看著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條,兵強馬壯的河南地區。
朱元璋斜著眸子看他,“從今天開始,朕封你為河南節度使。守江淮重鎮之門戶,能守不能?”
雖也有皇子遙領節度使之位,但從前全都不必出閣任職。
沒想到朱元璋一個圣旨將自己叫到這來,給他派了這么大的職務,還全都是實職。
李倓一頭霧水。但他性格勇猛善戰,李倓揚起脖子,
“能守!”
“好!”
“睢陽一戰,雖擊殺尹子奇,打退燕軍。但燕軍副將令狐潮收攏潰兵逃脫,恐有卷土重來之禍。你深挖溝,高筑墻,廣積糧,早做準備吧!”
朱元璋對這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建寧郡王頗為喜愛,他拍拍李倓的肩膀。想要破除邊鎮藩疆這種軍政財三者合一的封疆大吏,以皇室子弟前往取代最為合適不過。
隨后,朱元璋提刀闊步,氣勢威猛,往臨淮街頭走去。
李倓眼見奇異,他猶豫一秒,隨后立刻跟了上去。
今日,朱元璋令李泌將臨淮城中的地主豪紳、官員百姓都叫至一處。
天子親臨,還在城中招賢納士,征兵守城,減免賦稅,城中百姓無一不夾道歡迎。
但唯有一種人,他們戰戰兢兢聚在一處,攏著袖子。尤其是在看到朱元璋手上那把刀時,一種不祥的預感縈繞上他們的心頭。
他們是誰?
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地主豪紳。
朱元璋走到街中站定,他環視一周,然后開口道,
“各位父老鄉親,自天寶年間以來,小人擅權,賊寇擁兵,賦稅繁重,土地兼并。楊國忠大肆斂財,民間怨聲載道,乃朕不察之過矣!”
“現戰亂四起,國之不定,民之不安,甚至乃軍中將士糧草匱乏。”
“將不飽腹,何以定國?朕現今在此親向諸位百姓垂首征糧,并承諾鼓勵恢復農業生產,今主動上交余糧者,減免兩年賦稅!”
戰亂動蕩時期,糧食的價值遠比其他更為珍貴。
莫說是天子親自在街頭征糧,人人為了自保,怕是閻王爺來征糧,也只能索得一條命去。
所以,朱元璋的一席話雖在人群中引起了巨大嘩然,但應聲者一個人也沒有。
李倓遠遠看著朱元璋,覺得他近日焦于軍務,莫不是急壞了腦子。
到最后糧草征不到,又平白無故折了帝王的尊嚴。
過了會,人群中忽有一位老者站出來,顫顫巍巍家去。
老人家年歲已大,走路都走不穩,但他返回來捧著一把粟米到朱元璋跟前時,他的聲音穩如洪鐘。
“陛下,天子一言九鼎,我信你!”
“老夫家中實無多少余糧,此斛粟米雖滄海一粟,但是為老夫為守我大唐,興我大唐的一片決心!”
哪怕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哪怕東都陷落萬騎蹄,貪生怕死眾郡棄。
但當“李唐”的這面大旗重新高舉時,他儼然也將潰散惶惶的人心重新凝聚。
因為人們對于貞觀之治的盛世,對于開元盛世的期盼太渴望了。
渴望到他們愿意相信,一切可以相信的。
朱元璋看著眼前熱淚盈眶的老者,心底也一片感動,他拍拍老人家的肩膀,語氣鄭重。
“朕,絕不負百姓眾望!”
隨后,也陸陸續續有百姓開始從家中捐糧。
臨淮地區已接近江南,相對富庶。但百姓捐出來的糧食相較于潼關地區的十幾萬大軍而言,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朱元璋眼一橫,目光落到了那些地主豪紳身上。
一些識趣的地主紛紛也自覺獻糧,并頗為慷慨。
但朱元璋見識過了明初的豪紳強富,從他們獻上來的賬目一看,便知道這些人并不是真的想為朝廷出力。
怕是礙著他天子的身份,拿出一番表面上賬目驚人的數量,既獻了功,又不至于傷筋骨。
朱元璋叫住最后一個慢吞吞,又極不情愿的豪紳,指著他獻上來的賬目,笑道,
“張員外手下田地幾千余畝,佃農上百人。日子過得可是清貧了些?”
張員外被點名,一副戰栗的模樣,他跪倒在地哭窮道,
“陛下,你有所不知,近年來天災不斷,雖田地眾多,但這些佃農好吃懶做、務農懈怠,這收成是一年不如一年!”
朱元璋看著他,嘴角冷笑,
“哦,為何佃農們好吃懶做、務農懈怠?”
“啟稟陛下,是因為他們所求甚多……”
他的話還沒說完,朱元璋手起刀落,一顆頭顱已滾至腳邊。
朱元璋怒道,
“佃農所求甚多?”
“他們所求的不過是一石糧食,能填飽肚子!”
“不過是一襲棉衣,能抵御風寒!”
“是你們這些人,吞了他們的土地,吞了他們的糧食,還將各種的賦稅壓在了他們的頭上!”
朱元璋怒不可遏,刀鋒一揮,瞬間指向現場的地主官紳們。
眾人嚇得連連跪地告罪。
鮮血順著刀尖緩緩落下,張員外的血蜿蜒成一條細長的河流,順著地勢,緩緩流入眾人眼中。
空氣里一時安靜,頭頂炙熱的烈焰似乎要將眾人融化,但此刻除了日頭上的烈焰,朱元璋的怒火沖天,更令眾人惶惶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