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1 人類為何能學習

在發明、設計諸多新工具之前,人類都是先從對自然界的觀察得到靈感。例如:人類從飛鳥滑翔得到啟發,設計出飛機模型;通過觀察人眼結構,設計出攝像機模型。

雖然最終的設計不是完全拷貝自然界,但均借鑒了大量的解決思路。設計機器學習的方法亦是如此。讓我們通過以下兩個案例,分析一下人類是怎樣學習的。

案例1 古人在下雨前多次觀察到烏云密布、狂風大作的現象。基于這種觀察,人們會根據烏云和狂風預測天氣,所以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詩句傳世。雖然在進行觀察和預測時,“下雨”這個現象是在不同地點發生的,但并不影響人們將這一抽象的規律“烏云+狂風=要下雨”轉移到新的場景加以應用。

案例2 人們在學習加法的時候,是不是對全部的加法實例死記硬背呢?顯然不是的,因為含有加法的具體實例無窮無盡。人們學習加法時,首先會記住10以內的加法實例,再記住加法法則,其他的加法實例均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計算出來,如此就基本掌握了加法的本質。但加法法則是從哪里總結出來的呢?實際上它是從大量的加法實例中抽象出來的通用規律。

由這兩個案例可見,人類的學習過程分為歸納和演繹兩個步驟:

1)歸納:從大量歷史數據實例中觀測,總結出通用的抽象規律。

2)演繹:將這個抽象規律應用于未來的未知結果的具體場景。

也就是,觀察大量已知案例→歸納→總結出通用的抽象規律→演繹→判斷未知結果的新案例。看起來,用這個方法認識世界是可行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禹州市| 通榆县| 乐平市| 蓬安县| 延边| 清镇市| 禄丰县| 达州市| 巴马| 财经| 清水河县| 洪泽县| 澜沧| 高要市| 崇文区| 丘北县| 宝鸡市| 台中市| 航空| 秭归县| 青岛市| 怀安县| 法库县| 星子县| 驻马店市| 宁南县| 长子县| 金寨县| 从江县| 仁化县| 岱山县| 岳池县| 伽师县| 汝城县| 白河县| 开封县| 武定县| 宜良县| 资中县| 桃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