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汽車總體設計
1.1 概述
汽車作為重要的工業產品,如今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與發展前景。同時,汽車工業的發展刺激并帶動了其他工業的發展,包括電氣、電子、石油、化工、新能源和智能產業等。汽車工業的發展與這些產業息息相關,汽車工業的持續繁榮得益于這些產業的更新與發展。特別在近些年,新能源化與智能化已成為汽車工業的重要發展方向與研究內容。
由于汽車生產一般是按大批量生產方式組織的,一旦設計確定之后,就要以此為基準裝備龐大而貴重的生產設施。如果汽車在設計環節存在缺陷,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在設計汽車時,應該謹慎采用科學的設計、開發方法和程序,實現汽車高質量的設計,從而得到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具有競爭力的產品。汽車設計的特點是,要求零件標準化,部件通用化和產品系列化,同時要重視汽車的安全、可靠、經濟、環保和輕量化。
近年來,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的迅速發展向智能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在CIMS環境下,產品設計作為企業生產的關鍵性環節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提高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和競爭能力,人們對設計自動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計算機提供知識處理自動化的基礎上,逐漸實現決策自動化,即幫助人類設計專家在設計活動中進行決策。
汽車的智能設計強調的是智能設計技術,是指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計算機模擬人類的思維活動,使計算機更多、更好地承擔設計過程中各種復雜任務,成為設計人員的重要輔助工具。綜合國內外關于智能設計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智能設計按設計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常規智能設計、聯想智能設計和進化智能設計。
1. 總體設計要求
汽車由動力裝置、底盤、車身、電器及儀表等四部分組成,是用來載送人員和貨物的運輸工具。汽車的普及加快了人的生活節奏,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個人的遠行提供了相當的便利;相比于使用火車、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受到的約束減少了許多。因此,更多的人愿意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有在自然環境條件下使用的特點,汽車也不例外。影響自然環境變化的因素很多,而且變化范圍大,如濕度、溫度、天氣、白晝與黑夜、各種復雜路面等,汽車要能夠適應這些環境而且實現安全行駛,就必須制定有關法規強制企業執行,這也是工程技術人員從事設計工作的依據之一。
進行總體設計工作有如下基本要求:
1)汽車的各項性能、成本等,要求達到企業在商品計劃中所確定的指標。
2)嚴格遵守和貫徹有關法規、標準中的規定,注意不要侵犯專利。
3)盡最大可能去貫徹三化,即標準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4)進行有關運動學方面的校核,保證汽車有正確的運動和避免運動干涉。
5)拆裝與維修方便。
我國制定的有關汽車方面的法規、標準正在不斷完善,它們中有些是根據我國具體情況制定的,有些是參照國外的法規、標準制定的。這些法規、標準涉及的范圍很廣,如有關汽車外廓尺寸標準、汽車的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有關公路法規對汽車軸荷限定的要求等。在進行總體設計工作時,要特別注意正在實施的強制性標準。這些強制性標準與汽車類型有關,設計時一定要嚴格遵守。
2. 設計人員工作宗旨
竭盡全力設計、制造出優質、價格具有競爭力的汽車是設計和制造部門技術人員的根本工作宗旨。為此,設計人員應該熟悉汽車,最好經常親自駕駛汽車,進行汽車的檢查、維修、保養,從中積累經驗,并且能夠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考慮設計問題。此外,還應該從制造者的立場出發,考慮使設計出來的汽車便于制造、裝配,降低制造成本,這要求設計人員對材料和工藝都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
3. 產品的價位
什么樣的汽車才算是一臺好的汽車呢?可以歸納出如下幾點:
1)要符合使用的需要:貨車就要滿足運貨的要求,乘用車如轎車和各種客車就要滿足乘客的需要,以此為目標來設計、生產汽車。
2)工作要可靠:各總成工作要可靠,發生故障的概率低。
3)要有足夠的耐久性,壽命要長。
4)行駛性能要高,包括加速性、爬坡能力、制動性能、轉向性能、最大車速、燃料消耗等。
5)操縱方便,穩定性好。
6)乘坐舒適,內飾美觀。
7)便于檢查、保養和修理,使用費用要低。
8)外觀和裝飾要美。
9)對環境產生的污染(排放、噪聲、電磁干擾等)要小。
雖然以上各項隨著用戶和汽車類別不同,其要求有高有低,并且對各個項目的評價也因人而異,但它們都是評價汽車價值不可缺少的指標。它們的不同組合造就了不同價位的汽車。
4. 產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零件標準化和統一加工標準
(1)產品系列化
產品系列化是指:汽車部件(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轉向橋、轉向器等)專業廠商為了既能供應各種型號汽車所需的部件,又能便于進行大量生產、降低成本,把產品合理分擋,組成系列,并考慮各種變型,使這些系列化產品具有比較多的共用零部件。
(2)零部件通用化
零部件通用化是指:在汽車總質量相近或同一系列的一些車型上,盡可能采用同樣結構和尺寸的零部件,以減少零部件的種類,便于采購、儲存、管理、生產,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3)零件標準化
零件的標準化是指在設計中盡可能采用標準件。汽車是由許多零件組成的產品,在進行多品種汽車生產時,最好是就零部件的形狀、尺寸、材質等制定出標準。這樣做有以下好處:減少零件種類,降低生產費用;擴大零件通用互換的范圍,對生產和修理都有利;可以減少專用機床和工裝夾具的數量;可沿用成熟工藝,降低不良品率。關于標準問題,應該盡量依據國家標準來統一各方面的標準。許多工廠和公司都以國家標準為基礎制定出本企業的標準。統一標準的對象主要包括:螺栓、螺母、墊圈、軸瓦等的尺寸;型材、圓鋼和鋼板的材質和尺寸(直徑、厚度)等。這樣做可減少外購材料的種類,增大單品種的數量,以降低外購費用。
(4)統一加工標準
統一加工標準就是通過制訂工藝標準,盡可能減少加工的方式,從而減少工具、機床和夾具的種類。例如,在很多場合下,通過盡可能統一孔的加工規格,就能使加工孔用的鉆頭和鉸刀的種類減少。限制螺紋規格的數量,也能相應減少絲錐、板牙的種類和數量。這樣做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大多數汽車以大批量生產為主,在設計中必須盡可能采用專業化生產的部件和實行產品系列化、零部件通用化、零件標準化和統一加工標準,以達到簡化生產、提高工效和改進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國內外實踐都表明,這樣做大大提高了汽車工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