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端產品方法論:入門、實戰與進階
- 羅平
- 5285字
- 2023-10-27 19:55:06
4.1.1 拆解“4+X”模型
1. 4個階段
“4+X”模型中的4代表B端產品設計的4個階段,下面分別講解。
(1)階段一:規劃階段
這是B端產品設計的開始階段,它決定了產品設計方向、產品定位和產品規劃,主要包括市場分析、客戶分析、競品分析、產品定位、規劃產品路線和規劃產品架構等關鍵事項。這個階段的事項能夠幫助B端產品經理了解和熟悉將要設計的B端產品的業務領域、客戶群體、市場規模、產品主要能力和產品演化思路,規劃B端產品戰略。下面簡要說明該階段的關鍵事項。
1)市場分析。市場分析主要包括洞察目標市場發展情況、市場規模,分析產品領域的政策扶持程度,了解技術發展趨勢和特征,把握主要競爭對手和競爭格局。基于市場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發展趨勢,盡早選擇趨勢行業進行布局,規劃好自身產品發展路線和領域,為B端產品商業化做準備。
2)客戶分析。客戶分析通過對客戶進行分類,分析目標客戶的價值鏈、業務領域、業務痛點以及用戶特征,得出客戶畫像和用戶畫像。這有助于我們明確待開發產品究竟是解決不同行業在某一領域中的共性問題,還是解決垂直行業的特定領域問題。比如,ERP、WMS、CRM系統分別適用于不同行業的企業資源計劃、倉儲業務和客戶關系業務領域;而跨境電商行業的物流平臺、服裝或紡織行業的ERP系統等是針對特定行業設計的。
3)競品分析。做競品分析是為了借鑒和學習。B端產品所處階段不同,競品分析借鑒和學習的內容也會不同。比如,在產品規劃階段可以分析競品的產品架構和商業模式;在產品設計階段可以分析競品的功能原型設計、交互設計;在產品運營階段可以分析競品的運營手段、關注競品的發展方向等。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競品分析5字訣,掌握一定的競品搜索渠道,采用不同的競品分析方法對競品的商業模式、產品規劃、產品設計和產品運營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明確產品的差異點和亮點,結合產品自身優勢走出差異化路線。
4)產品定位。結合產品的市場分析、客戶分析、競品分析,我們了解了市場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客戶和用戶的痛點與訴求等,接下來要采用分析工具確定自己產品的定位。可以向自己提出以下5個問題來獲得產品定位的思路。
? 產品是什么類型?
? 客戶和用戶群體是誰?
? 解決了客戶或用戶的什么問題?
? 給客戶或用戶帶來什么價值?
? 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在哪?
5)規劃產品路線。規劃產品路線指基于產品戰略愿景、階段目標和時間周期來規劃未來1~3年的產品演化路線。它有助于團隊成員明確戰略目標、把握產品落地計劃、評估團隊資源短缺狀況和風險、提高團隊信心指數等。產品路線圖不只是一張路線圖,更重要的是,團隊通過對它進行定期回顧和更新,確定目標和保持迭代節奏。
6)規劃產品架構。規劃產品架構是在了解客戶需求和痛點、競品的優劣勢、產品定位以及產品的演化路線后,B端產品經理以戰略視角從宏觀上規劃好B端產品在未來1~3年的架構圖。它既可以是多個B端產品組成的產品矩陣的架構圖,又可以是單個產品的架構圖。我們需要規劃好每一個產品架構圖的總體業務流程、功能模塊、信息流以及產品形式等。比如,要搭建一套SaaS化采購服務平臺,其產品架構圖包括從需求到結算的采購業務流程閉環,以及PC端、移動端App和小程序等產品形態。
(2)階段二:設計階段
這是B端產品方案設計的核心階段,也是B端產品經理主要的一項工作內容,主要包括業務調研、流程梳理、需求分析、整體方案設計、詳細方案設計和UI設計等事項,其中詳細方案設計分為領域建模、信息架構設計、原型設計、交互設計、權限設計和編寫產品需求文檔等。這個階段的事項貫穿了從業務調研到方案確定的重要過程,第6章對其中每個事項提供了對應的方法論和案例,幫助B端產品經理真正理解和掌握B端產品設計。
1)業務調研。業務調研是全面了解業務現狀、業務流程、業務痛點、干系人關系、用戶期望和問題的有效手段。B端產品經理需要根據不同調研目的,明確調研對象,采取合適的調研策略和方法,按照調研流程全面展開調研。調研后,B端產品經理需要輸出調研分析報告,總結和提煉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在該業務領域中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以便在建模時做到標準化需求和個性化需求的平衡。
2)流程梳理。流程梳理是規范業務流程、明確崗位職責、提高協同效率的有效手段,B端產品經理應當掌握流程梳理的方法,將隱性流程顯性化、顯性流程標準化,從而實現業務流程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便于未來進行B端產品方案設計。
3)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對需求進行分析和挖掘其本質的過程,它是B端產品設計中一個非常關鍵的事項,B端產品經理應當在掌握需求分析理論、方法的基礎上,按照需求分析的步驟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包括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數據需求等。
4)整體方案設計。整體方案設計指從宏觀層面對整個產品和各個功能模塊進行概念性方案設計和布局,基于前期業務調研分析報告、核心業務流程、需求分析結果、產品架構圖等,對B端產品的整體產品方案、各模塊產品方案及上下游系統對接方案進行概念性設計。
5)詳細方案設計。領域建模、信息架構設計、原型設計、交互設計、權限設計和編寫產品需求文檔等事項都是從不同的角度闡述B端產品設計的具體工作內容,最終匯集成整個B端產品的詳細設計方案。所以,詳細方案設計是從微觀層面設計產品的具體方案,它基于整體設計方案,將產品從產品概念拆解成具體事項。下面從領域建模開始,分別對其進行說明。
①領域建模。領域建模是采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統一建模語言)中的類圖表示法將系統中的數據實體之間的關系表示出來,包括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關系。比如,1個采購員可以簽訂多份合同,采購員和合同的關系就是一對多。領域建模能夠幫助B端產品經理明確數據實體之間的關系,分析數據實體之間的合理性,便于數據庫中表結構設計。
②信息架構設計。信息架構設計是對信息進行合理的組織、設計和呈現,使得信息展示更清晰和易于理解,包括信息導航、搜索、頁面信息布局等,我們以用戶為中心,做好兩個分析和掌握3個思路,來進行信息架構的設計。
③原型設計。原型設計是對具體功能頁面的設計,包括低保真、中保真和高保真3種類型,掌握原型設計除了要會使用原型設計工具外,更要掌握原型設計的方法。第6章詳細闡述了原型設計5步法,并給出了具體的表單頁、詳情頁、列表頁和工作臺等原型示例,B端產品經理可以借鑒或學習,融合自身經驗理解原型設計的本質。
④交互設計。交互設計是以“解決用戶問題”為中心對人機交互方式進行設計。交互設計需要基于交互設計知識,遵循交互設計原則。在產品的交互設計中需要注意最大限度地降低用戶使用門檻,幫助用戶自主完成任務。常見的交互設計原則包括尼爾森十大交互原則和易用原則等,B端產品經理應當理解和掌握交互設計知識。
⑤權限設計。權限設計是B端產品設計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B端產品中常見的權限設計模型當屬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權限管理)模型,它從用戶、角色、權限3個方面描述了用戶和權限之間的關系。掌握RBAC權限設計的理念和方法,B端產品經理能更容易地解決B端產品中復雜的權限設計,包括功能權限和數據權限設計等。
⑥編寫產品需求文檔。產品需求文檔(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PRD)是B端產品經理詳細方案設計的主要輸出物之一,它詳細記錄了需求前言、系統概述、總業務流程圖、功能性需求、非功能性需求、接口、約束條件、E-R圖和數據字典等內容,既是項目團隊內部之間溝通和交流的信息載體,又是項目團隊的組織過程資產。實際工作中,產品需求文檔模板等編寫事項會依據各個團隊自身情況而定,后文給出了相對完善和具體的產品需求文檔模板以供讀者參考。
6)UI設計。UI設計指設計產品界面的風格、信息布局,以及界面元素的設計樣式,包括圖形、圖標、字體、表格和控件等元素。B端產品經理應當掌握一定的設計學知識和心理學知識,培養美感、傳達產品理念和貼近用戶心理預期,從而使產品界面更美觀,用戶體驗更好。
(3)階段三:實現階段
這是B端產品設計的落地階段,涉及產品從概念到實現的重要保障工作,主要包括軟件架構設計、軟件開發、軟件測試、上線準備和產品上線等事項。技術架構師根據前期產品規劃選擇合適的技術架構、技術開發語言、數據存儲方式,以及定義接口等,B端產品經理需與開發、測試人員溝通需求細節、決定需求變更邏輯、驗證產品功能是否滿足需求,以及安排上線等。整個階段中,B端產品經理都要及時關注產品方案實現的效果,積極與各方面人員協調和溝通,確保產品功能按時、按質、按量交付。
1)軟件架構設計。軟件架構設計的工作主要由技術人員負責,他們基于前期產品規劃和需求分析,選擇軟件的架構風格、開發技術、集成技術、二次開發技術及數據庫等。B端產品經理可以參與其中了解其具體工作內容,掌握軟件架構設計的知識,思考軟件設計的核心要素,結合自身業務領域的優勢,與架構師配合,搭建穩定可擴展的軟件架構。
2)軟件開發。軟件開發是軟件產品的編程過程,是開發人員的核心工作。B端產品經理需要掌握從開發語言、技術框架、軟件設計模式、數據庫到軟件架構等技術知識,還要了解開發人員的團隊情況、開發人員的工種,并積極參與澄清需求和驗證產品等工作。
3)軟件測試。軟件測試是對軟件產品的診斷,是測試人員的核心工作,主要分為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用戶驗收測試等。B端產品經理需要掌握基本的測試方法,包括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等。在項目的過程中,B端產品經理還需要參與評審具體測試用例、測試腳本;編寫產品說明書、功能操作手冊;協調各方人員參與測試工作,組織用戶進行用戶驗收測試等。
4)上線準備。上線準備指產品發布前對主要事項進行準備,包括產品材料準備、用戶培訓等。關于上線準備的具體工作內容,B端產品經理需要在軟件產品實現階段提前計劃和編寫文檔,在產品發布前做好最后的檢查和調整。
5)產品上線。產品上線意味著產品正式面向用戶和市場,需要整個團隊的成員相互協調和分工合作。想要順利發布產品,需要做好上線策略和計劃、產品部署、產品上線發布等工作。產品上線發布后,B端產品經理和團隊成員需要監控用戶使用情況,以便及時做出調整。
(4)階段四:迭代階段
這是B端產品設計的優化升級階段,也是產品茁壯成長的時期,主要包括需求管理和迭代管理。首先,需要收集各個渠道的需求,有效地進行需求評估、排序、管理以及需求看板的統計。其次,需要采用合適的迭代模式和版本發布計劃,對需求進行迭代管理,逐步打磨B端產品。在產品迭代時,B端產品經理仍需要進行市場分析、客戶分析、產品規劃、產品設計、原型設計、產品需求文檔編寫和產品實現等工作,這些工作在B端產品迭代過程中不斷循環。
1)需求管理。需求管理是對需求的日常管理,包括收集、分析、排序、更新、統計等具體工作。它是B端產品經理日常必做的工作事項,主要分3步進行,分別是構建需求池、管理需求池和分析需求池。
2)迭代管理。日常需求的迭代管理,包括確定迭代模式、迭代周期,做好版本規劃以及確定迭代工具等。掌握需求的迭代管理有助于B端產品經理合理地規劃產品的迭代周期,按計劃完成產品的階段目標。
2.可變事項X
X指的是未定、可變的事項,這些是支持B端產品建設和成長的有利事項,主要包括項目管理、產品運營和數據運營等。這些事項在B端產品從0到1上線過程及上線后的運營階段中,能夠幫助B端產品經理更好地管理團隊、打磨產品和賦能客戶。
(1)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在項目的各項活動中運用知識、技能、工具和技術,為達到項目要求而進行的管理活動和過程。B端產品的建設周期一般較長,在完成產品規劃后,往往會進行立項,然后按項目管理的方式推動產品落地,以便團隊按計劃完成產品上線。
項目管理的模式一般分為瀑布式項目管理和敏捷式項目管理,團隊采用哪種模式取決于團隊的合作風格和需求的變化。傳統公司一般傾向于瀑布式項目管理,明確需求范圍,將需求范圍拆解成WBS[1],制定項目計劃并跟蹤和執行。這種模式一般適應于需求相對明確、穩定且變化不大的團隊。互聯網公司一般傾向于敏捷式項目管理,按迭代周期快速迭代和快速交付。這種模式一般適用于需求不夠明確且變化較快的團隊。B端產品的復雜性一般都比較高,往往還涉及外圍系統的對接,項目管理一般會采用瀑布式和敏捷式相結合的方式。B端產品經理有必要掌握B端產品項目管理的5個階段,重點做好B端產品項目管理的5項核心內容。
(2)產品運營
產品運營是為了更好地促進產品和用戶的關系。市面上的資料多數都是介紹C端產品的運營案例,那么B端產品如何運營?對不同行業屬性的客戶,運營時的側重點是什么?如何做好內部客戶的產品運營?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彌補市面上關于產品運營的資料的不足,本書總結了B端產品運營的案例和方法,幫助B端產品經理了解B端產品運營的工作,建立運營思路。
(3)數據運營
數據運營是對數據的挖掘、分析和應用。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B端產品經理需要建立起數據運營的意識,掌握數據分析的技巧和方法,建立一套數據運營體系,在指標、數據處理、數據分析和數據應用上,全方位地理解和運用數據,滿足客戶數據運營的需求,對B端產品升級迭代,賦能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