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端產品方法論:入門、實戰與進階
- 羅平
- 1124字
- 2023-10-27 19:54:57
1.2.1 4個發展階段
B端產品從誕生之初到如今經歷了4個重要的階段,包括手工、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階段,如圖1-3所示。

圖1-3 B端產品發展歷程
1.手工階段
我國使用專業的計算機軟件記錄業務和會計賬的時間較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直到90年代才普及。在這之前,基本使用傳統的會計賬簿、線下記錄的方式記錄業務和核算會計賬。這一階段的賬務核對往往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并且容易產生錯誤,需要重復返工。之后,隨著計算機普及,商用軟件才開始應用,這些軟件一開始只是用于解決財務部門的會計賬核算問題,并沒有同業務進行關聯,也很少考慮其他工作環節的配合。
2.信息化階段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普及,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企業不再局限于某一塊業務場景的電子化,而是期望各部門、組織的業務場景都能夠線上化,并且數據互通互聯,提高各環節的工作效率。這時期涌現出了一批企業管理軟件,從MRP1、MRP2到財務系統,再到HRM系統、CRM系統、ERP系統等。典型的B端產品廠商有國外的SAP、Oracle、Salesforce,以及國內的金蝶、用友、浪潮等。
這段時期的產品大多是桌面GUI端,需要設置單獨的登錄窗口,如SAP GUI端登錄窗口,如圖1-4所示。這時期的產品普遍具有用戶學習成本高、體驗差的特點,當客戶上線該產品時,產品廠商需要配備專門的顧問并組織用戶培訓,并且國內普遍認為國外的產品“水土不服”。此時,國內外廠商開始逐步重視軟件的用戶體驗,推出了Web端的產品,用戶直接通過瀏覽器登錄即可。比如,SAP推出Portal門戶入口等。

圖1-4 SAP GUI端登錄窗口
3.數字化階段
在21世紀初,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企業不再滿足于內部效率的提升、信息化系統建設成本的降低,而是期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全面實現企業內外部各業務的數字化和供應鏈上下游全流程的協同化。
這個時期的企業信息化系統建設,逐步從ERP系統,轉移到SCM、SRM和CRM等系統上,企業更關注內外之間的信息協同和效率提升。各大國內外軟件廠商紛紛布局,如SAP收購Ariba,漢得推出甄云SRM系統等。
4.智能化階段
進入21世紀20年代后,隨著云計算、大數據、AI、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外部商業環境的變化,競爭加劇,以及產業互聯網的興起,企業期望將更多新技術應用到內外各個環節,依托數字技術實現業務智能化、自動化,從而達到商業模式創新和跨界,最終構建自身的產業生態系統。
在這個時期企業需要一系列B端產品來滿足各個方面的業務訴求,各大傳統軟件廠商、互聯網巨頭以及創業公司紛紛布局企業數字化領域和產業互聯網,涌現了一批SaaS軟件產品和B端產品。比如,2019年騰訊將原有的七大事業群調整為六大事業群,新成立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積極布局產業互聯網,服務B端客戶;2020年阿里巴巴公布“云釘一體”戰略,將阿里云與釘釘全面融合,拓展生態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