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內耗自救指南:有效心理自助的100個練習
- (德)薩沙·巴希姆
- 740字
- 2023-08-14 14:37:17
導語
“又是一本老調重彈的自救指南。”我如果不是作者,拿到這本書估計也會這么想。“我到底還得聽多少遍、讀多少遍‘你應該淡定一點,變得正能量一點’這種類似的建議?這些千篇一律的‘大智慧’和心靈雞湯被炒冷飯的次數難道還不夠多嗎?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什么東西完全沒有必要存在,恐怕就是一本新的自救指南吧!”
然而,我還是寫下了這本書。
心理治療師[1]通常都有一個“工具箱”,里面裝著用來應對各種狀況的“鉗子”、“螺絲”和“扳手”。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會幫助患者找到合適的工具,修補其失衡的內心。當然,科學的心理治療絕不僅僅是一些小建議和小妙招,而是一套完整的診療方案。許多療愈性的建議和技巧有時確實能發揮作用,引導患者轉變思維,改善日常生活的質量。況且采取一些措施預防心理問題也不會有什么壞處,對吧?
我在和患者接觸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嘆:“呃,這個方法對他確實有效(也幸好有效,不然我可能得換工作了)。”同時我也不止一次地想過,大家應該都用得上這個方法。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心理治療師有時就像魔術師。當然,心理治療既不是事先排練好的帽子戲法,也不是什么魔法。魔術師的種種招數都來自他的魔術寶典,他需要提前做好準備,不可輕易揭秘,這一點跟心理治療頗為相似。一次心理治療最終呈現的效果就像是一場僅限特邀嘉賓觀看的演出,診斷書就是入場券,幸福生活的秘方就藏在診所那緊閉的大門背后,只能一點一點透露給依次前來的患者。它跟魔術表演確實很像,不是嗎?
所以,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和讀者一起來抵制那些“魔術寶典”似的自救指南,好好看看“工具箱”里究竟有些什么,畢竟我們或多或少都需要緊一緊大腦的某個“螺絲”。
[1]為便于理解,本書中所有涉及不同性別的職業均采用男性代詞(德語中表示職業的名詞區分男性和女性),并無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