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養(yǎng)軍之難
- 大明:大發(fā)明家
- 七月下天山
- 2157字
- 2023-08-24 17:25:45
軍訓軍訓,最重要就是一個“訓”字,所以朱慈烺將全軍的訓練內容安排得滿滿當當,除了吃飯和必要的休息,其他時間都是訓練。
上午站了一上午的軍姿,將百余個軍官站得死去活來,感覺腿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下午朱慈烺又傳授了新內容:隊列訓練。
包括:立正稍息、原地間轉法、敬禮禮畢、齊步、正步、跑步、跨立立正等。
可以說,朱慈烺就是按照后世那支作風優(yōu)良的軍隊為模版來進行模仿的,他能夠想象,如果勇衛(wèi)營的號令意識、協(xié)作能力,以及陣列的運作能夠達到那種水平,戰(zhàn)力絕對會翻倍。
因為在眼下這個還是以密集陣形為主的時代,對陣形的要求極為嚴格,如果在戰(zhàn)場上能夠做到那般令行禁止,整齊劃一,那還怕個毛的建虜。
不過,朱慈烺也只能想想,因為他很清楚,要做到那種水平非常困難,所以他也只能通過嚴格要求來盡可能的向目標靠攏,能模仿個七八成像他就非常的心滿意足了。
而相比于站軍姿,隊列訓練就顯得輕松多了,至少不那么累。
可這也只是對大部分人來說,而有些人卻不那樣想,比如趙老四,他方向感差不說,還同手同腳。
轉向的時候,總是比別人慢半拍。
正常的正步走和齊步走,伸右手就要抬左腳,伸左手就要抬右腳,他是伸右手抬右腳,伸左手就抬左腳,看起來要多尷尬有多尷尬。
周鏡親自糾正了好多次就糾正不過來,將他抽得嗷嗷直叫,比站軍姿挨的打還要多。
趙老四很是郁悶,沒想到自己會栽在這里,自己這個百總都學不會,那還怎么傳授給麾下士兵,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劉麻子都要笑瘋了,原來趙老四這孫子最大的軟肋在這里,以后不得笑死他。
不過對趙老四來說,面子值幾個錢?唯一的辦法就只能多練習了,所以一旦有休息時間,他就纏著劉麻子,讓他給自己加練一下。
雖然兩人看起來像死對頭,互相都看不上對方,但在大是大非上,還是愿意向對方伸出援手的。
當然,劉麻子少不了趁此機會好好的“羞辱”一下趙老四找些樂子,趙老四的屁股都快被他踢爛了,但也只能忍著。
而朱慈烺在將這些內容教授完了之后,就交給周鏡他們去監(jiān)督,然后便回到自己的營帳了。
當然,他不是去休息,而是自顧自的進行體能訓練,營帳里也有眼下能打造出來的各種器械。
因為他現(xiàn)在對自己最不滿意的就是身體素質,至于站軍姿和隊列,他覺得自己可練可不練。
一天時間,就這樣在疲憊和汗水中緩緩度過,而這也將是接下來勇衛(wèi)營訓練的常態(tài)。
因為朱慈烺規(guī)定:從下個月開始,紅藍兩方全面對抗,一月一小比,一季一大比。
小比:勝方休整一天,并擺宴席犒勞,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輸方繼續(xù)操練。
大比:勝方不但有小比的待遇,另外每人再獎勵一個月的月餉。輸方繼續(xù)操練。
這個消息一出,更加沒人敢懈怠了,因為這和每個人的利益都息息相關,同伴也會不自覺的互相監(jiān)督。
再說,每天的訓練又跑不掉,到時候苦吃了,好處還沒得到,這誰會甘心?唯有更加努力的超過對方,才能讓一切的辛苦付出得到回報。
這樣一來,剛開始制定的標準很快就不夠用了,幾乎人人都能達到。
所以,朱慈烺便逐步的提高訓練強度,長跑訓練從徒手六里,到徒手十里,再到武裝六里、武裝十里。
其中武裝的負重是四十斤,合后世的近四十八斤。
引體向上和屈臂支撐從十多個漲到二十,再漲到三十……
還有俯臥撐、仰臥起坐、深蹲、蛙跳、負重沖拳的數(shù)量都在逐步增長。
六十步?jīng)_刺,二百五十步障礙這些,則在時間上進行壓縮。
面對越來越艱苦的訓練,全軍上下都沒什么怨言,因為他們的努力可以得到看得見的回報。
哪怕每天早上長跑訓練輸了,吃不上大勺的肉,可即便是喝肉湯也比之前過得好多了。
隨著訓練強度的增加,優(yōu)秀士兵的能力就更容易體現(xiàn)出來,朱慈烺隨即將他們吸收進“特種偵察營”,并給他們制定更針對性的訓練。
在全軍熱火朝天艱苦訓練的同時,新兵的招募工作也沒有停止,除了京師,朱慈烺還特意派出了多支人馬到周圍的州縣去挑選。
因為是走精兵路線,所以他更看重報名者的身體素質,每個人都要通過較為嚴格的考核,達到標準后才會被錄取。
而錄取之后,當場就能得到一兩銀子。
消息很快傳開,那些做苦力的礦工、纖夫、腳夫蜂擁而至,而他們的錄取率明顯就要比普通百姓高得多。
因此,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新兵從四面八方被送到大營。
朱慈烺規(guī)定新兵期的時間為三個月,能夠完成這個階段的訓練,才能真正的算是勇衛(wèi)營的一員,否則就會被淘汰,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而在得知勇衛(wèi)營的待遇之后,幾乎沒有一個人愿意被淘汰,所以訓練起來反而更加的拼命,這也是朱慈烺希望看到的。
不過,隨著人數(shù)的增加,每天的消耗也越來越大,朱慈烺也有了危機感。
因為現(xiàn)在他手里除了御香坊在盈利,其他全部是消耗。
軍隊每天的吃喝要錢;火器廠只有投入,因為產出的燧發(fā)槍和彈藥都是自產自銷,無法盈利;生產盔甲、長矛、腰刀要錢。
接下來又要發(fā)月餉,還要提前準備冬天的棉服、棉鞋,他還計劃購買大量馬匹,有馬還需要馬料。
這一項項,都是不小的開支,靠御香坊的香皂和陸續(xù)發(fā)明出來的雪花膏、洗發(fā)膏等清潔用品,是根本無法支撐的。
而且御香坊在一開始收了百萬兩定金之后,這段時間收到的款項就越來越少了,因為連貨都還沒有交完,而那些收到貨的若還沒有銷售出去,也不會再下單。
所以,朱慈烺手中的存款每天都在急劇減少。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要想養(yǎng)一支軍隊有多么不容易,大明財政崩潰之后,就更難養(yǎng)出精銳之軍了,所以才屢戰(zhàn)屢敗。
而勇衛(wèi)營正在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朱慈烺自然不愿意看到因為缺錢而荒廢。
因此,得想辦法開啟另一條生財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