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的登基大典定在了這個月的十五號,陳家雖然之前沒有稱帝的雄心,但事到如今這個樣子,皇族已死,最大的對手又被自家親手滅族,這稱帝就不再是陳家一個人的事情了。
哪怕是陳家不愿意,也會被陳家的眾多支持者強行推上去,這其中胡班和邢老頭意愿最為強烈,他們二人都成了半個廢人,就指望著陳家給他們二人養老送終呢。
好在,陳家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同意了在十五號登基的想法。
十五號登基那日,吳國各個城池投降信件如雪花般涌入京城。
不過仔細想想這也在情理之中,以陳家現在的實力,派出幾個二流高手來一次斬首行動,沒有哪個城主能保證自己的腦袋,第二日還能掛在脖子上。
韓應也將他們來京城時為難他們的城主名單遞給了陳家,陳家雖然接受了他們的投降,但是以后還想做城主就是不可能的了,陳家能留他們一命都算是寬宏大量。
陳家的皇帝,自然是陳天鷹,但陳天鷹的兩個親兒子此戰都已經戰死,太子之位還沒有定下。
他們父子三人為了振奮軍心一直沖殺在最前面,但陳天鷹是一流高手,谷家人不敢去招惹,就把矛頭對準了他的兩個兒子。
登基大典的規劃是陳天鷹從西門入城,一路向東步入皇宮,這樣可以橫跨整個京城,同時向百姓彰顯現如今陳家對京城的控制力,即使陳天鷹橫穿整個京城,谷家都不敢出來作亂。
京城百姓都跑出來看這位新皇帝,但是態度卻不算友好,百姓們嘴上不敢說,但在心底里還在為谷家的事喊冤。
見到這一幕,韓應覺得陳家登基后還是需要盡快安撫民心,否則這陳家天下很難做的久遠。
目送陳天鷹漸行漸遠,百姓們也紛紛散開。
當天夜晚,皇宮燈火通明。
韓應看著富麗堂皇的皇宮,一路走來的青磚大理石路面,純金制成的龍椅,從未見過的奇花異果,實在是豪華到讓他開了眼界。
進來皇宮的這一路,韓應覺得這里隨便一樣東西被他拿出去換錢都夠他下半輩子吃喝不愁了。
隨著一聲尖銳刺耳的聲音。
“皇帝駕到。”
眾人看見了陳天鷹這位新登基的帝王。
接下來就是眾人最期待的封賞環節。
最先被封賞的肯定是陳家的嫡系人馬,這些嫡系人數不少,普通人只能當個地方小官,再不濟也是個什長。
到了三流高手待遇就不一樣了,各種韓應沒聽過的官職,但從那些人表情上可以看出,給出的待遇不會差。
至于二流,大多都是一些城主,鎮守一方的大將。
如果是陳姓的宗族成員,那就更不得了,少不得要封一個世襲罔替王爵,這封地的來源就是先前那些投靠谷家城主們手上的城池。
封賞完嫡系,就是在這場戰斗中不幸死掉的人,這次的封賞完全就是超規格的,普通人都堪比陳家嫡系三流高手的待遇。
但卻沒有人表達出不滿,實際上也沒人在乎給他們封了個什么官,包括陳家。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哪怕是給他們封了個皇帝,他們還能領旨不成?
既然領不了旨,那封什么自然就不重要了,這些死掉的人連撫恤金都沒有,只有這些虛名了。
活下來的人才能瓜分勝利者的果實,沒人愿意給死人吃上一口。
前兩批人封賞完已經到了半夜,陳家端上一桌桌好酒好菜,讓大伙一邊吃一邊聽。
第三批人自然就是邢老頭他們,陳家都是許諾了他們高官厚祿,他們才來的。
但沒想到,第三批人名單中第一個出現的人卻是沒有得到任何官職許諾的韓應。
韓應聽見自己的名字臉上閃過一絲詫異,隨后走上前,接旨。
“臨江城韓應,勞苦功高,獨戰一流不落下風...今日特封太子太師,臨江伯,彰顯榮華,望日后可以盡心輔導太子,繼承大統。”
說實話,這個封賞給到自己,韓應實在有些意外,按理說陳家給了自己仙劍后除了陳理口中的神秘寶物,已經不欠自己什么,意外歸意外,韓應對于送上門的官職和爵位自然不會拒絕。
“臣,韓應,領旨謝恩。”
不過韓應也知道,自己這個官職要是論起實權,恐怕還不如自己那個臨江城都尉,現如今太子連胚胎都不是,自己這個太子太師能干嘛?
不過他也不在乎這些,他打算過段時日等傀儡吸魂大法熟練度高了以后他就離開吳國,去其他國家看看那里的仙宗,相比于自己苦心修煉,他還是更傾向于一個完整的道統和系統的學習。
領過旨意,韓應回到原先的位置,一抬頭就看見陳天鷹坐在皇位上,用一種意味深長的眼光看著自己。
韓應不明所以,撓了撓頭,也沒想明白對方這是何意。
人名一個個念下去,下一個最先出現的熟人竟然是鐵牛,人名越先往往功勞就越大。
鐵牛憑借自己的一手金鐘罩和龐大的體型救了不少人,更是吸引了一大堆敵人的攻擊,能排在此處也是實至名歸。
至于鐵牛的封賞,他繼承了韓應的臨江城都尉,成了臨江城名副其實的二把手。
想來這也是看在鐵牛是韓應心腹的面子上,變相的把韓應的權利給還了回來。
胡班和邢老頭也各有封賞,但這二人都是京官。
陳家也做到了他們的承諾,三人官職雖然都不能說很大,但都是世襲罔替與韓應的臨江伯一般。
歌酒舞樂一直持續到后半夜,封賞才完成。
眾人又回去睡了第一天,一直到封賞后的第三天清晨,韓應和鐵牛在碼頭與胡班邢老頭告別。
他們二人都是京官,自然也就不能跟二人回臨江城了。
換句話說,韓應也就沒有必要等他們康復了,話雖如此,他心里還是不放心二人安全,跟陳天鷹說情,讓二人繼續住在陳府斜對面的屋子內,這里算是京城僅次于皇宮第二安全的地方了。
畢竟許多陳府家眷因為身份原因不方便進入皇宮,如今還在這里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