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居易(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 趙銀芳
- 614字
- 2023-08-04 15:04:20
導(dǎo)讀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詩人。他是一位高產(chǎn)詩人,現(xiàn)存詩歌二千八百余首,數(shù)量在唐代詩人中首屈一指。白居易的詩歌關(guān)注現(xiàn)實生活,往往將日常化入詩中,語言平易曉暢,清晰生動,王公貴族、下里巴人無不口熟能誦。
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情懷,他以詩歌為武器,畢生為國、為民、為生活歌與呼。白居易的詩自分為“諷喻”“感傷”“閑適”“雜律”四類。諷喻詩,如《秦中吟》《新樂府》等,歌詠生民病痛,指斥時弊;感傷詩,如《長恨歌》《琵琶行》等,緣情而發(fā),哀婉綿長;閑適詩吟詠性情,怡然自得;雜律則包攬新詩各體,佳作琳瑯。其中,諷喻詩抒發(fā)其兼濟天下之志,閑適詩則強調(diào)獨善其身之意。他有熱切的現(xiàn)實關(guān)懷,又能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儒、道、佛之間。繼陶淵明之后,白居易為后世知識分子鑄造了又一個仕與隱之間的精神家園。
白居易三登科第,做過校書郎、京畿縣尉、左拾遺、翰林學(xué)士、江州司馬、三州刺史、中書舍人、河南尹、刑部尚書……無論官職高低,他都勤勤懇懇,忠于職守,懷著報效國家、體恤百姓的追求,在各個崗位上都頗有政績。而這些為官為政的心情,又經(jīng)常流露在他的詩歌當中。
白居易的作品還傳播到日本、新羅等地,俘獲了外國讀者的心。日本嵯峨天皇特意在宮里設(shè)置了《白氏文集》的侍讀官,帶領(lǐng)大家讀白詩,雞林國(今朝鮮半島附近)的宰相不惜重金搜羅他的詩篇……
他的名字至今仍活躍在中、日、朝、韓等國的文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