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別夢
  • 陳佳佳
  • 2275字
  • 2023-07-27 17:26:49

“最后的閨秀”都是新女性

原創:陳佳佳

合肥張氏四姐妹的最后一位張充和女士去世后,很多人感嘆:那個時代徹底遠去了,中國再也出不了世家名媛了。如今,人們對張氏四姐妹總是用“最后閨秀”來稱呼,其實所謂“閨秀”并不準確,因為閨秀專指儒家治國時代不出閨門的恬靜女子,而她們姐妹四人可都是走出家門讀書闖天下的新女性。

父親:家族變遷

張氏四姐妹的父親張冀牖,生于1889年,卒于1938年。1913年,他舉家遷往上海,1917年,他又舉家搬到蘇州,1921年,他變賣了部分家產,創辦了著名的“樂益女子中學”。張冀牖這一系列的安排與行動,充分包含著一個清末家族的巨大變遷,是改變家庭模式與思維方式的事。

但凡舊式的家庭,多數是受傳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影響,聚族而居,注重門第與長幼尊卑,并不強調平等和博愛的觀念,往往現實就是家里人口多,是非更多。當時遜清的遺老遺少,居京的王公貝勒,無論多么落魄,大都還維系著清朝的生活方式。然而新式的家庭卻不同,它是大家族的一個支脈,不太受制于傳統禮教的約束。

可見,張冀牖的搬家是單立門戶,他想的是宣揚民主與科學、男女平權、塑造時代的“新人”、改變中國人愚昧落后的精神面貌,與魯迅、周作人等宣揚的思想不謀而合。

民國時期,很多私人辦學都是不盈利的,純靠學費收入也無法實現正常運轉。張冀牖不顧族人們的反對,一次次地變賣家產,前后投入達25萬以上,最終也因為操勞過度,49歲時英年早逝。他自己工詩文喜昆曲,與社會名流交往深厚,教師中曾有張聞天、侯紹裘、葉圣陶、匡亞明等人,也有不少激進人士,秘密成立過地下黨的組織。

張冀牖的五子張寰和曾經說:

“父親從來不跟孩子們講祖上是淮軍將領的往事,家里也不供祖宗牌位,好像故意和古代分割開。可是,他還保存了很多傳統文人的言行:他喜歡藏書,曾經到上海的舊書店挨家地買,買完一家,把書抬到第二家,再抬到第三家;他注重孝道,他的母親曾因治病而抽鴉片,在戒煙時很痛苦,張冀牖帶著張元和跪在母親面前,求母親不用戒了,太受罪。”

教育:新舊兼顧

合肥張氏四姐妹正是因為生在這樣的家庭,再配上當時的年代,她們求學時,新式教育已經登場,而舊式的私塾教育還沒有衰退。父親張冀牖的教育理念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讓女兒們既讀私塾又上新式學堂,脫離家庭卻并沒有參加革命,身居海外而不忘記傳統。

新式教育與舊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兩套體系。舊式教育中,讀書人階層大多學《四書》《五經》,為的是日后的科舉;而勞動階層大多學《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能識文斷字,粗通文墨就行了。新式教育中,雖然對數理科技、社會常識有所加強,但學的多是“小貓叫、小狗跳”“蝸牛爬墻”的白話文,文言文也僅是選本,在古典詩文、傳統文化上是不行的。

舊式教育的學生,考大學難免數學零分,但并不影響張充和,以及朱自清、羅家倫、錢鐘書、康白情、臧克家、吳晗他們成才。這兩種教育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在思想意識、文化修養上往往不同,這是我們對現代文學的評價千差萬別的原因。

張家姐妹中,傳統修養最好的是張充和,而舊式教育受得最多的也是她。“最后的閨秀”這個稱謂的源頭,來自張家二姐允和的回憶錄,那是為了出書費盡心思想出來的名字,其實這樣形容合肥張家四姐妹有些不恰當的。

婚姻:自由戀愛

張氏四位姐妹都不是所謂三從四德的舊式女性,而是走出家門的新時代女性。從“五四運動”到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南方風氣以開化著稱。她們身居蘇州的張家,自然受到了新思潮的洗禮,她們姐妹最親近的老師是胡適,這位新文化領袖同樣給了她們或多或少的西化影響。二姐張充和數學零分進北大全靠了胡適的破格力爭;三妹張兆和與沈從文的愛情也與胡適的撮合有關,不然兆和很難接受沈從文的追求:不要說沈從文當時是張兆和的老師,一封封情書鬧得滿城風雨,兩人的家世也的確相去甚遠。

除了兆和和沈從文的婚姻,其他三個姐妹都是自由戀愛,不管家里如何阻撓,她們婚姻的小船也終于劃到了彼岸。

大姐元和下嫁昆曲演員顧傳玠,二姐允和與“八字不合”的周有光相戀,且在一個不吉利的日子結婚,四妹充和熬成大齡剩女,34歲嫁給一個外國人。在那個看重門第的年代,這些婚事都是能上頭條的事。

獨立:人生贏家

張氏四姐妹,她們不僅是一代名家的妻子,更是她們自己。她們即使除掉丈夫閃亮光鮮的名頭,依然能夠靠著自己的才情與智慧,照耀人生的道路。

1986年,張充和和張元和同來北京,四姐妹在京相聚。她們參加了“湯顯祖逝世370周年”舉行的紀念演出,這次大規模的演出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整場演出而今看來全是非遺的經典,堪稱是“大師版”的大師!張家姐妹的《游園驚夢》;七十二歲的張充和演后部杜麗娘,七十八歲的張元和演小生柳夢梅,年逾古稀的文博大家朱家溍配演大花神,全場表演依古從古,老腔老調。演出結束后,大家對張充和贊嘆不已,她的杜麗娘既端莊又含春,與大姐元和的柳夢梅會面時,情景交融天衣無縫。

張氏四姐妹,從小就知道,生命是有目標的,但是不必使用蠻力來達到它。人性,比抽象的原則更加高貴。通情、達理、有志、同情,是父親張冀牖留給她們的精神遺產。讓她們很早就知道,生活可以化為藝術,而這種藝術,既合乎道德又具有美德。

雖然張氏姐妹的人生經歷,各有各的傳奇,也各有各的不如意。但是,她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直面現實,不悲觀不抱怨,不管面對多少困難和打擊,都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人意,同時向世人展示著中國式的典雅生活。

時代變了,但是新女性的標簽很重要的一條還是獨立堅韌,偽新女性是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的,真正的新女性承受能力極強,卻很少說自己是新女性。你們認為張家四姐妹,算得上是新女性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新巴尔虎左旗| 新乐市| 天柱县| 涡阳县| 广元市| 乌什县| 盖州市| 扶风县| 长岭县| 黎川县| 堆龙德庆县| 孝义市| 来凤县| 门源| 永康市| 资兴市| 三台县| 宝兴县| 上虞市| 南漳县| 峨眉山市| 武威市| 西乡县| 九龙县| 九寨沟县| 夏津县| 温州市| 大埔区| 大英县| 张家口市| 临泽县| 苍山县| 廊坊市| 桦南县| 新和县| 临沂市| 平泉县| 青阳县| 安阳县| 朝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