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見唐皇談笑風云
- 諸天:從地府后土收徒開始
- 千里尋肥啾
- 2349字
- 2024-03-04 19:04:57
先天真氣加上湯藥和念力元氣的治療,縱然是大半個身子已經(jīng)邁入鬼門關的卓爾在短短七天便可以下地行走,雖干不得重活兒,但每日灑掃飲食,捧書研墨倒也能做了。
對于這些事情如今的卓爾沒有絲毫怨言,他的這條命是洛羽救下的,區(qū)區(qū)雜事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書院考試六科分別為禮樂射御書數(shù),除去其余五科對三世輪回的洛羽來說不是難事,唯獨這禮卻是有所不同,故而這段日子他在家除了修行便是抄書,抄寫此界之禮。
既然決定堂堂正正考試入院,那便稍微用些心思去應試就是了,也不是多大的事兒。
斜對面的寧缺自那天以后就再也沒有來過小院,因為他還有自己的仇要報,因為洛羽明言在他考入書院找到修行之路之前兩人不會有交集。
雖不知對方為何這樣,但寧缺心中也憋著一口氣,要報仇,要修行,只有強大了才有資格知道更多,他一直都記得對方當日提到了陰間,這是他完全不知曉的,但他相信自己將來一定會知曉的。
沒有了洛羽的插手,一切似乎又恢復了原來的軌跡,上門逼著拆遷的自然有,但沒人會傻乎乎地跑來小院這邊。
長安地下“皇帝”朝小樹依舊找上了寧缺,當寧缺問他為何不去請對面那人時,朝小樹沉默了許久道:“一來那人不會繼續(xù)插手唐國之事,二來我也請不動那人,何況自那人救下我那小兄弟之時便不再露面,若他出世,只怕這長安大多數(shù)人都不敢冒頭了,可我背后的人卻需要那些人冒頭。”
就在定下約定后朝小樹離開,寧缺還在感嘆他與那老鄉(xiāng)同人不同命之時,他與朝小樹皆不知此時的小院內早已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洛羽也沒有想到唐皇李仲易如此膽大,只帶了一位顏瑟就敢直接登門拜訪,在他的感知中,這小院周邊別說修行者,就連羽林軍兵士都沒有一個。
“唐皇陛下倒是好膽色,素聞這帝國道門兩相厭,可如今黃楊大師守皇宮,國師坐鎮(zhèn)南門,而你只帶了一個顏瑟老頭就敢來我的小院。”
還沒等李仲易回話,一旁的顏瑟卻是不干了,立刻就破口大罵起來,洛羽也不以為意,只因這些日子這老頭實在是令他煩透了,天天來討字,他抄寫的幾本禮記都被老頭順走了。
李仲易此刻制止了顏瑟,任他一個人在一旁吹胡子瞪眼,待到卓爾奉茶下去后,他收回目光道:“長安是大唐的帝都,有夫子與書院,有驚神陣與顏瑟大師,朕自然能來先生的小院。”
洛羽自然聽得出對方的驕傲與底氣,或許在旁人眼里這也是一種威懾,但對他而言,又不是仇人,這些與他何干?若是仇人,付出一些代價,便是夫子在場也不能阻攔他,這也是他的驕傲與底氣。
“呵呵,我雖敬夫子,但不畏夫子,陛下還是開門見山吧。”
見對方依舊一臉淡定,李仲易心中一陣驚疑,不過想到書院傳來的消息,他也放心了不少,大唐皇宮內,沒有人比他更相信夫子了。
“請先生恕朕冒昧,先生這樣一個大修行者在都城,坦白講朕心不安,今日朕有些安排,希望先生不要插手唐國之事。”
見對方依舊是淡然地喝著茶,李仲易只好接著講下去:“不知先生對唐國怎么看?”
洛羽聞言輕輕放下手中茶杯,目光投向遠方道:“陛下不必試探于我,我有言在先,我對唐國沒有惡意,對這世間之事大多也都懶得理會。千年帝國存在至今,鑄就了唐人的驕傲和質樸,然治國容易,治人心難,就好比你想以朝小樹為誘餌,即便釣出魚來又能如何呢?”
想到入地府前一代偉人打造的那個國度,制度再完善也總有人貪贓枉法,社會再文明也總有人忘恩負義,這世間哪有絕對的凈土呢?
“總得來說你還算一個不錯的帝王,有勇有謀,善施仁政,只是太過優(yōu)柔寡斷了些,這才讓那些蠢貨永遠懷有僥幸心理,平白生出一些不該有的心思。”
李仲易聞言也陷入了沉默,他能確認的是對方的確對唐國沒有惡意,也并不在乎世間雜事,但對方所說的問題自己何嘗不知,只是他心中始終抱著仁恕之道,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
拋開國事不談,二人開始談風月,一國之君見識自然非凡,而洛羽更是博學多聞,一時之間倒是相談甚歡。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顏瑟早已順了本手抄禮記離開,也虧的李仲易非凡人,面不改色地在這小院一直待到天黑,眼看卻是要在小院蹭飯了。
見洛羽吩咐卓爾去備些酒菜后,李仲易也是好奇地問道:“不知這位卓爾小兄弟有何特別之處能得先生青睞?”
“大概是因為他平平無奇卻又苦苦求生吧。”
李仲易聞言也沒多問,想起暗衛(wèi)傳回來的情報,心中不知在想些什么。
“開始了。”
聞言李仲易也被打斷了沉思,順著洛羽的目光望去,正是春風亭方向。
朝小樹與寧缺攜手大戰(zhàn),明明是一場修行者的戰(zhàn)斗卻硬是被他們打出了江湖的波瀾壯闊,很多該死的不該死的都死了,直到顏瑟最終的一道井字符鎮(zhèn)壓全場結束了這場鬧劇。
“一場鬧劇就此落幕,朝小樹的確很不錯,若是早些年,我當與之把酒言歡,不醉不歸。”
這是洛羽發(fā)自內心的贊嘆,三世輪回他也曾快意恩仇,縱馬江湖,否則又怎會與蕭峰痛飲,與五絕爭鋒,于華山論劍呢?終究是些過去的回憶了,那些人那些事如今也只能停留在他久遠的記憶中了,可這是不是也意味著他的心也越來越蒼老了呢?
看著對方神色變化,似是感慨,似是遺憾,似是疑惑,李仲易也陷入了沉默,直到顏瑟的再次歸來,打斷了兩人的沉思。
“時間不早了,仲易感謝先生的招待,只是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先生能否答應?”
此時的李仲易已然放下了心中諸多戒備,在他眼中的洛羽已然成為了一個遠離紅塵卻又世事洞明的友人,故而不再自稱朕。
洛羽也察覺到了對方的變化,心想這倒的確是個仁愛之君,也算是一個赤誠之人,得知對方只是想要一副字后倒也不推辭,爽快地答應了對方。
看著顏瑟老頭那望眼欲穿的神情洛羽也有意逗逗他,于是便開口說道:“平日里我抄書所用字體適合日常行文,可與書院三先生的簪花小楷相媲美,只是更適合男性腕力而已,其特點是瘦勁干脆,風姿卓越,卻也并非我之書道。”
“哦?如此瀟灑自然溫潤如玉的字體已是人間難得,莫非先生還有別的字體不成?”
書案上卓爾早已做好布置,想了想,洛羽筆走龍蛇,一行大字躍然紙上。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