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榕樹課堂
- 重生古榕樹,庇佑一方百姓千年!
- 海黃木
- 2217字
- 2023-07-24 09:23:45
女神童李清清在福州一舉成名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建安縣,本身這里出了一個狀元就讓他們為之自豪了。
沒想到還出了一個女神童,據說還要親自到東京開封府參加欽點的童科,隨時都可能做官!
這也讓李威祖屋的榕樹有了名氣,各種傳言都來了。
據說榕樹是文曲星點化,在榕樹底下讀書能開悟之類的。
有點類似于后世高考前夕為了讓自家孩子能夠發揮好,父母可謂是用心良苦。
旗開得勝、魚躍龍門,拜孔夫子之類的,反正各種操作下來都是為了能讓孩子考到一個好成績。
不論是不是心理作用,只要心安就行了,同理,福建老百姓對于子女的教育還是很重視的。
特別是科舉制度下,平民要實現階級跳躍,讀書是最容易的渠道。
“咋都來我這里讀書了?”榮耀有些無奈,隨著榕樹的營養不斷提升,樹的高度也逐漸提升,枝條也都伸出了院子外。
所以說很多的家長帶著孩子在院墻外開始讀書,所謂紅杏出墻來春滿院,榕樹出墻倒是成了榕樹課堂了。
這段時間李清清、張伯玉都不在建安,榕樹底下靜悄悄的,頗為不習慣,如今書聲瑯瑯,倒是多了些樂趣。
“汪汪!”
院外的稚童的讀書聲驚擾了小黃,平時翠娘早早地就去酒肆了,院子內就小黃和樹枝上隨時警戒的小金,還以為“大戰”將至!
“小黃,別嚇人!”可能是院內的狗叫打斷了小孩的讀書聲,底氣有些不足了,榮耀可不希望小黃趕走這些小孩,便用心靈感應阻止了小黃進一步的行動。
可能是發現狗狗沒叫了,孩子們的朗讀聲更大了,這也堅信了這些父母帶著孩子來榕樹底下讀書的心思,似乎在合力讀書,孩子們的膽量更大了,讀書的動力也更足了。
榮耀知道這些小孩的想法,無非是大早上到人家門口讀書吵鬧,惹得人家沒法睡覺不是很有意思嗎?
可是在家長看來就是到了榕樹底下讀書才會讓厭學的小孩能比平常更大聲的讀書!
榮耀之所以阻止小黃的舉動,無非是害怕嚇壞了小孩,到時候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加上他發現小孩子們的讀書聲居然能增加李清清、張伯玉次生樹的才氣屬性!
“李清清才氣+0.8!”
“張伯玉才氣0.9!”
……
……
榮耀雖然沒有才氣屬性加成,不過作為自己的樹友,才氣越高自然是越好了。
而且這段時間的話,兩棵次生樹不僅長高了不少,樹葉也是郁郁蔥蔥的,圍繞著他的主樹逐漸形成了獨木成林的奇景。
而此刻翠娘得知了自家院外成了私塾之后,頗為生氣。
建安縣的捕頭楊忠剛好在酒肆,平時也經常出手幫忙,畢竟知縣大人張倫罩著的,又是狀元夫人,哪里敢怠慢。
聽店小二說店家夫人的家中院外成了私塾,楊忠頓時來氣了,在他的轄區居然有擾民的行為?
“店家夫人,下官聞聽嫂夫人府上可有麻煩?”
翠娘知道楊忠脾氣火爆,如果到了那邊看到院外聚集的孩童,指不定要拳腳相向。
到時候他們一家子的名聲就不好聽了,都是鄉里鄉親的,犯不上暴力驅趕。
“多謝楊捕頭美意,只是一些小麻煩,我回去處理下就行了。”
翠娘這幾年成長了不少,三教九流接觸多了,感受到了李威雖遠在東京卻能輻射到建安。
也是因為李威的官聲,張倫才會如此照拂他們母女倆,手頭下的捕頭、教頭、都頭才不敢亂來。
如果是普通女人開酒肆,免不了要和這些地頭蛇打交道,各種皮肉的交易是明里暗里都會有的。
翠娘如此美麗,卻能安然無恙,無非他是狀元夫人。
而且李威在東京官運不錯,據說還有可能調到福州做太守,到時候可是張倫的頂頭上司啊,哪里敢得罪。
“嫂夫人如有不順意之事,可言語一聲,我楊忠定照拂一二。”
“多謝了。”
楊忠脾氣雖大,卻知進退,懂事故,翠娘的背景之大,不是他一個捕頭敢于去挑釁的。
只有奮力巴結,指定哪一天李威回來之后,他也跟著沾沾福,這也是為什么酒肆這邊沒有敢于鬧事的緣故。
翠娘在酒肆內照應了幾句,匆匆離開了清風酒肆。
在路上她一直在思考著該如何處理,覺得堵不如疏,清清他們這幾日在福州考試之后,休整幾日就要北回建安了。
到時候前往東京參加殿試的時候,翠娘也決定要一起前往,除了擔憂李清清之外,也是想去東京見見李威。
畢竟幾年不見了,到底李威在東京是不是忘記他們娘倆了,翠娘也沒有定數。
剛好可以通過這次機會前往東京開封府,酒肆的生意停幾天也無關緊要。
剛進村子就聽到朗朗讀書聲,全是一些穿著破布麻布的鄉村小孩,從落魄教書先生那里撿來的半本《論語》。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句話稚子們讀了不下百遍,因為沒有專門的教書先生,加上書本的不齊全。
村子里面的孩童都只能讀這半部《論語》一直到長大。
“翠娘……”看到翠娘來了,孩子們都嚇了一跳。
鄰居葛大媽與翠娘關系還算熟稔急忙過來解釋道:“翠娘,聽說清清通過了州府的童科了?她可是我們建安的大才女啊。”
葛大媽一個勁地夸獎李清清,最終把話繞到了主題上,習慣性悄咪咪地說道:“我聽說院子內的榕樹是文曲星點化了,神著呢!”
“神不神也不能在我家院子外就這么上課了啊。”翠娘話鋒一轉,似要算賬的意思,看到村子里面的“輿論組”準備出動了,無非是說翠娘的閑話之類的。
在村子里面你背景再大也抵不住閑話碎語,本身前面李威不辭而別多年在東京做官。
翠娘就被說成寡婦了,如果不是張倫他們多番照拂,指不定就有夜闖寡婦門的事情出現了。
“葛大姐、李大姐,我的意思是讓孩子們進去讀書,而且別這么偷偷摸摸的,我還打算雇建安縣城的符舉子授課!”
“符安大人?”
“是的,符安大人近日告老還鄉,一直心系我們建安學子的教育,張倫大人有意請他出任建安塾師。”
“那太好了!”
“我們城東村的小孩有福了。”
關乎他們自己小孩的教育問題,大媽們都發自內心的稱贊,畢竟老師和教學的地方翠娘一家子都出了,哪里還敢說什么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