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道祖傳

咨天地悉開:角、羽、麟、毛蚧之輩逞兇憑能,生殺災禍,不堪其擾。洪、旱、蟲、疫等,不數陳列。至于殍歿,更不勝數。血涎成漿,汩汩漂櫓,百里罕見人家。

而吾祖,大神通;摧天柱,倒地傾,降龍伏虎。識天理,見星辰,演易周天。又時值莽莽,民惶惶而驚棘。祖鑄百般兵器:斧、鉞、戟、矛等,不勝枚舉,更有詳細招式,至此《兵解》有所成。妖魅不敢輕犯。祖言“不重不威”;誅首惡、殺兇禍、鎮鬼神,萬族陣前威赫赫!又言“唯仁從德”;平澇旱、滅蟲患、救疫病,躬親俯耳細精煎。瘟疫何以竟歿?祖為解普羅迷障蟲蠱,疫病橫禍;親取罪蛇膽,臼碎惡蟲甲,撿挑鱗角須,分類百草,匯編成冊。祖親編《蠱解》、《丹注》、《草問》,又親注三書,細精詳著,廣修親傳,謄抄萬本,字字如耳提面命,至此民安樂命。

眾,苦羸弱久。恰安生樂命。于是起燧火,立文字,賦民智,巢蠶取絲,萬鐘萬享。內御有法,外抵有道。萌生道德,亦有倫常,牧者得以牧,耕者得以耕。亟有仁王,筑立堅城,此般威能;野怪斷不敢觸其能,精靈斷不敢觸其威。

即有立身之地,又思浩大妙法。祖觀龍象,創《伏羅龍象皮身骨》,曉星河,得《蓋演周天化外身》,教演萬民,校習武藝,皆身強體壯,覆天傾地,動輒有虎龍之力,搬山填海之能。或得身外身,躬身迎風長;或千丈,或萬仞。張嘴有吞云吐月之功,舉肘善使日隱天黑。提踵便天翻地覆,動身己是千里之遙。轉身生長千萬化身;即見風,一生二、二生四……不盡窮也。

常有山靈精怪,羨其神通,望拜其門下,而祖不計前嫌,不分濕生卵化,同教無類。其族聞之,奔走相告,無不歡欣;鹿兔呼其友,犬狐奔如風。虎豹爭先,沉鱗竟躍,猿嘯不隱林澗,鶴唳喚伴同。急協行,緩隨家。其狀江流入海,皆爭來拜,是之謂道祖矣。皆通有無,由祖校正。

道祖伏天大羅,觀天地之氣脈,自是有《混沌重運脈心解》《吐納要訣》傳教萬族,據各族筋脈異同,略各有增減。據各人悟性所差,所就《悟經》,可經難關,通神明,心清智性,世人稱謝。

世界浩大,且無量測,后山川大地,諸般巍峨,裊裊娜娜。祖觀氣脈,以“皓古”“太希”二山之距為限,直距為方,區分天地。得三十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方。祖以《搬山養竅術》之神通,識斷密理,明穴曉義,此為《卦理》。天地既以歸分度量,各方各地者,多是;嶺險崖峻、惡山湍水、旱地沙脈、怪石崢崢、不生毛草、迷障惡風。祖以大神通,惡疾好補;沙堿者固草木、砂石者涌澗水、不毛者常走獸、曝寒者降地火。有人居所,必鶯歌燕語,雨順風調。萬靈之地,必物富地美,果豐草腴,無不歡欣。此整換地貌,皆《搬山養竅術》之大神通也,中有《觀瞳》《望氣》《脈術》《運山》之術,奧妙非常。

宇宙乾坤,縱不敢談長短,橫不敢論深淺。周天星斗,極升日月,行運難定,九星晦亂,更是不明。

祖以《九曜清明濁法》定環行,以《北斗經》頤指星穹,二十八星宿各有其所,細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種種姓名。

地月潮汐,就此穩定。五行何不御?何有逆亂沖突?《五行正經》學句皆規距,正逆有所施,方可得正果。即有正果,重制星歷,四時節令平穩,眾口稱頌。

日新月異,朝霞晚露通天地之氣脈,紫氣之東來,方有《晨霞晚露氣訣》,上清之氣,歸納之氣,皆納霞光,似如露累,如是跬積《加百川納海歸氣官真蘊》,方有修煉一途。

輒有修,自是九天十地,蕓蕓大眾,介若渺渺蜉蝣。尚有蜉游霄渡海,祖心大善,于一葉沙中憑得《輪循苦海超脫經》,方有苦海、彼岸超脫之理。既有超脫,則盼永安,則盼大覺,既有永安,既有大覺,則盼無求。但道阻且長,度已捫心,則怎可無貪欲?難免心魔意魅,且終鬼幽冥祚,祖授《清靈明性篇》作修習副心法。祖創《度冥剎大希經藏》可平災禍,降功果,度鬼魂,抱守心神,五行超脫,六道成空,抵減業難。

至每逢祖開壇授法,宴講大道。聆道者常恨足力不足,未得至理。祖笑而授《縱光術》一瞬數萬萬里之遙,《清云》爬云弄巧,一息亦省萬里之功。《神行符篆》無論人物,曾疾馳夾風,嘯急而至,此不再提。

后又遍尋走獸,訪遍飛禽,余平日所創之法,得法巨萬,此中有暇補之,無暇者完善。撰《扶搖》《羽化》《南冥》《太平》四大法。自居舍晏殊、耕桑幹旋、天久地理、攬星剪月、熬日吞天,無術不俱備,無術不完全。總《觀演訣》《熬血骨》《結丹法》三篇,至身到骨,無不完全。好便鍛皮固血,精氣養丹,更益身體。至于差異,道祖各細版著。

天心終冤天堵地濁。

希希華雩,巍巍神圖。萬妙大法,歸源還本。焉生死之道,生且未足夠,死亦無團圓,此乃有怨、恨積在心口,方形或鬼魅,尸魁。

世人懼壽數短,命途薄。俱求教道祖,言命壽有數,不可自輕足。同則輕賤。

善惡自有道,生死亦殊同。此壽彼同,豈不亂哉?唯草木春生夏長,萬世不絕。刀掘火籠,極盡綿延。祖于此獲《長生訣》,勸誡世人;生死自有命,勿自輕刪增。以《長生訣》得壽,方是正道,誤入鉛汞不可取,猶如托體撞山青!戒訓教誨,耳提面命,尊尊如親者。

一日,祖嫡傳大道,正言道:“浩蕩太古,亂世之爭,萬法不顯,規則不明,道德未出,崢崢豺狼,磨牙允血。上有鬼神謀性命,下有妖魅兇魂靈。孜孜持矛,爭勇強斗,或晦天血暗,或地崩天裂。有種種,緣魔生...”至講“凡氣者,何相生,無相緣生,即驚蟄,過三關,緒泥宮。演七經窺八脈通九竅,直微入里,氣息須臾之變,陡然入海,爬云弄海上九宵!天地者,草木沙石,皆藏氣機。須養丹,貯存道氣,以驅使大法,順其心意。”道祖停久,對眾求學好問者問有何惑,當解厄。

一人高而呼曰:“若世已歿,氣之盡。可有修行法?”道祖大笑:“世且以歿,又何來人矣,何不枉矣?”

略微推算,道祖笑言:“水域流深,謂之廣大,革皮察木,日常起居。盍合源流,終枯于一末域;萬世之林,倒損于一礫沙;鐵磐之堤,卻毀于一碩蟻。于道理未嘗不可修,且宜早為算計。”于是立《衍一真妙行世法》泰源廣積,躲避末法,開源節流,縱氣末無法,亦可緩慢修行。

浮生憑夢,大覺如空。上全有道,既圓無道;上全有身,既圓無身。

同則縱法妙以游天地,不然九死更無一生。天羅地網,終為枷索。凡修者,窮盡一生更難自在。超脫者少,永安者寥寥。大覺者可謂無,無求者唯道祖一人。自修行;或餐風飲露、或食草泥丸。經千劫,歷萬難。罡風加之于體,雷霆不絕于身,十世百轉,如行刃背,步火入釜,偏有差遲,便萬劫不復,身死道隕。可將慘慘狀,道祖生憐,賜《自在寶鑒》,萬法順安,劫難保身。既逍遙,便自在,或入水之游龍,亦歸天之鵲。

正大之道,浩然明了。天人地法,焉須輔道。兵、丹二者自有所成,《兵解》《丹問》收錄天下兵鑒、丹方。而天工斧巧,細工雕琢。上有日月規距輪轉,下有地靈人才奢善。花草木石之靜物,游龍走獸,精規細妙,巧以善工,施其材料,輔之妙法,謂《浩大廣妙仿天象地傳傀儡真傳》

加威通神,神通既有,苦無定存。習為真法,難以貯藏。依《大羅廣會符箓》刻術錄符,貯術以藏;或天文地理、家居清潔、養丹鑄火、結草還丹、呼風喚雨、護體避厄、攻防簡法、神行駕云、搬山卸嶺。

言妙言頌。

福命堪薄,務者更勞。鬻官圖名,穢財廣累。此中惡者,擁弊積甚。天勝予,人者道。前者眾,后者寡。此對乎?然也。謀財利已,各種名目,巧取豪奪。是故人不堪其擾,而修者亦同。此消彼長,累失氣脈,更不得寸進!竭澤以求魚者,弊也。極道者,自安然,如所饋。仁者極大仁,否任智心亂。苦海道,輪循藏,脈心氣解,成宇方殿堂。道途艱苦,步步驚心。處處驚魂,自然懼紙焚墨損,恐飛鳥無痕。于是刮地三尺,何以相礙者?善行者得結草銜環,而為惡者,自天地所不容。處處受阻,步步遭難。風雷索身,火寒不絕。逆伐沖亂,偽大不祎。遵道以善者,當開源節流,更不損物毀功。道祖如是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万全县| 外汇| 咸阳市| 乐陵市| 呼伦贝尔市| 富阳市| 历史| 蓬溪县| 德令哈市| 北海市| 林西县| 广昌县| 普格县| 个旧市| 镇康县| 克拉玛依市| 桐柏县| 贡嘎县| 静乐县| 日照市| 宿州市| 宁海县| 广宗县| 柳林县| 普兰县| 镇平县| 临西县| 疏勒县| 达日县| 廊坊市| 宜兰市| 石渠县| 普安县| 潢川县| 保定市| 渑池县| 友谊县| 花莲市| 滁州市| 六盘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