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猛虎的權謀
- 吳地從戎
- 吃不飽的鬼
- 2827字
- 2023-08-21 18:20:45
看著性情兇猛的孫權,魯謙稍稍安心了。
此時的孫權,身上仍留存著他父親孫堅的和其兄長孫策的那份勇烈。
現在的他仍是那個第一次攻打合肥時想要親自先登的江東之虎。
詔令下發,將士將要有所行動,此番動作倒是驚動了正在發悶的魯肅。
慌忙起身,魯肅連連制止。
“主公,萬萬不可啊!”
“此番舉動,必會傷害兩家之間的盟約,還望主公三思!”
冷漠的看著不斷叩拜的魯肅,孫權憤怒的心情平靜了些許,他又想起了當年魯肅在榻上為他謀劃的策略。
當時剛剛繼承兄位的孫權,接見了被周瑜引薦過來的魯肅,經過了一番談論后,孫權大受震撼。
榻上之策,魯肅說出了“漢室不可興”的話語,認真的為孫權謀劃了將來的打算,并第一次的向孫權提出了統一天下的想法。
將眾將士制止,孫權又安然坐回了位置,但神情仍是嚴肅,一雙碧眼不知在思考著什么。
沉默良久,孫權慍怒道。
“子敬,當年可是你力排眾議勸說孤將南郡借給劉備,可如今他劉玄德竟想將荊州獨吞,你說,孤該怎么辦!”
“孤已經謙讓了劉玄德足夠久的時間了。”
“去年他剛吞下益州之時,孤可未曾向他提起歸還荊州之事,乃是怕他立足不穩,根基不牢。”
“孤也自知江陵乃是他的重要命門,武陵是他入川之口,為維護關系,孤便也未曾向他索要。”
“為此,孤也只問劉玄德要了荊南的三郡,又有何不可?!”
久跪在殿中,魯肅病懨的身體冒出冷汗,膽薄的心在不斷的顫抖著,面色煞白。
再次叩首,魯肅虛弱的說道。
“魯肅智缺,但聯劉抗曹,還望至尊...三思啊!”
借南郡之事,魯肅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以長沙以北,劃分出的漢昌郡來和劉備交換荊州管轄權的目地。
其一,便是讓劉備能夠完全掌握荊州的防線,并依此與其交好,以達成孫劉聯合,共抗曹操的目地。
以當時荊南狀況,兩家可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單以戰后劉備命諸葛亮只管轄了零陵、桂陽、長沙三郡部分事務及稅收便可以看出,荊南四郡并非由劉備軍全全掌握。
老將黃蓋名為當時的武陵太守,管轄著武陵諸事,境內的賊寇流匪都需要自己帶著親兵圍剿,隔壁的長沙郡也時常需要自己支援一二。
又在劉備表孫權為行車騎將軍之時,全柔名為當時的桂陽太守,亦屬于孫權其下。
其二,便是為了江東的防線所考慮。
江東六郡雖有長江天塹作為防護,但極長戰線如一字長蛇陣般擺放著,單以水軍之威,不足以阻擋曹操的多方進攻。
江東之地雖廣闊千里,但其主要的重鎮和大部分的人口都分布在了長江南岸的狹長地帶上。
因此,對于江東來說,長江既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最后一道防線,一旦北軍成功渡江,江東大地將再也無險可守。
單靠長江來防守敵軍,江東是存活不了多久的。
一旦北軍大舉南下,陳兵長江北岸,過江也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將江陵借與劉備,可使得荊州北部的防守壓力驟減,以收縮防線集中對付來自淮南的曹軍。
只有將防線推進至淮河流域,依托淮南平原作緩沖縱深,減少掉騎兵的優勢,利用層層密布的江淮水網,構建起可攻可守,進退自如,水陸聯動的防御體系。
只有這樣,才能與中原北方政權長久相持,才能擺脫慢性死亡的命運,近以博取統一天下的機會。
因此,守江必守淮!
也因此,魯肅必須引導著這位年輕氣盛愛射虎的領導,將他的目光引向合肥,引向江淮,引向青徐!
江東這艘浩大的航母,必須時刻將炮口對準中原之地,只有那樣才能幫助孫權實現一統天下的理想。
如若是真想以漢水進擊宛城,以此來當跳板進攻中原,那更是不可能的事。
先不說以江東陸軍的能力能否連下襄陽、樊城、宛城這三座堅城。
縱使成功打下了宛城,那后續又該如何呢?
漢水的水道止于宛城,此后的戰爭便多是在長達三百里的廣袤平原上,誰又能指望著江東陸軍能抗衡的住中原大馬的突擊呢?
說到底,就以江東目前的陸軍水平來說,想要戰勝北軍,就必須要和水軍連同作戰。
縱使劉備再不講信用,自己也要將孫權引向正確的方向。
魯肅再度跪拜,只希望孫權能夠斟酌考慮。
“臣,魯肅,懇求主公三思而行......孫劉聯盟萬不可破啊!”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啊!”
“咳咳咳!”
一陣急促的咳嗽聲過后,府中一片寂靜無聲,文武百官們都靜靜的看著魯肅,各懷心思,臉色皆是凝重。
又是一陣寂靜,在沉思一番后,孫權的語氣突然和善了起來。
“子敬之言,孤又何嘗不知呢,方才只是被那劉玄德之言惹怒,亂了心思,還望子敬莫要在意。”
“傳話,取消軍令,孤暫且聽子敬之言。”
眼見氛圍逐漸變得緊張,孫權思索一二后便緩緩的走到了魯肅身邊,將其扶起賠笑道。
“子敬前日里偶染風寒,還是先回去休息吧,勿要傷了身骨。”
“至尊明鑒...”
“那臣...就先退下了...”
魯肅拱手拜謝,將額頭的汗水擦去,顫顫巍巍的離開了府中。
春日的風吹動了他的衣裳,魯肅的身影此時卻顯得格外凄涼。
望著漸行漸遠的魯肅,沉默的孫權搖了搖頭,嘆出了一口哀傷。
“命周邵,魯謙,潘平三人,各領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太守。”
“備馬帶印,即刻出發!”
直到魯肅的身影消失在了眼中,孫權這才發話,語氣中仍是帶著些許憤怒。
“勿要管那江陵城中的關羽,他若是真敢阻攔,孤便也不管什么盟友了!”
揮袍擺手,孫權似乎是要離去。
見此,魯謙急忙喊道。
若是自己再不出口,歷史恐怕是又要再次重演了。
“主公且慢,臣有一事還請主公奏明。”
“哦?溫玉,汝有何事稟報。”
一聲呼喚引得孫權轉過頭來,看著魯謙他的語氣忽的平緩,臉上帶著少許的笑意。
自從一年前魯肅將自己的兒子舉薦為官后,這還是孫權第一次見魯謙在府中發話。
“臣有一事想詢問諸葛將軍一番。”
“但問無妨。”
諸葛瑾回道,他也想聽聽看,從小便被百官們譽為神童的魯謙能問些自己什么。
“以此小事,足以關系到國家大事。”
“請問諸葛將軍,您此次前往成都討要荊州諸郡時,可曾見過胞弟?”
“未曾見到,亮弟當時似乎未在成都。”
“法正,法孝直在乎?”
“未曾見到。”
“伊籍,伊機伯?”
“也未曾。”
“那諸葛將軍面見劉玄德時可有旁人?”
“僅有零陵劉子初與南陽李正方二人,其余的便皆是衛兵。”
得到答復后,魯謙的臉上露出了暢然的笑容,急忙向孫權叩首拜道。
“主公,依諸葛將軍之言,書信之上的內容乃是劉玄德之妄言爾。”
“這有何問題?劉玄德之言莫不能代表其本意?”
孫權問道,這些事又與劉備不愿歸還荊州有何關聯。
“正是,此番之前,劉玄德剛剛坐穩益州,勢力大漲,自然開始目視自高,更何況他向來短視。”
“未得謀士前,劉玄德屯小沛,敗徐州,奔曹操,棄妻兒,走袁紹幾無容身之所。”
“若不是南陽諸葛出山相助,此番應為新野之骷髏也。”
“正值法孝直,諸葛孔明與伊機伯下探《蜀科》執行效果,劉玄德身邊并無能人相勸,便敢大肆發出此忘恩之言。”
“法孝直,諸葛孔明若有一人在其身旁,定能勸玄德慎言,就復狂言亦能細說其理。”
思索一二,孫權想起了自己面見諸葛亮時的場景,也似乎理清了其中的種種因素,心中的那剩下的些許憤怒被安撫了下去。
但心中仍是不甘,對著魯謙發問道。
“莫非溫玉也要同你父親般勸阻孤,要以聯盟為重?”
“然也,劉玄德之言必然會傳到諸葛孔明和法孝直的耳中,他二人既為當世之英才定能明白其中的利害。”
“此刻定也是焦急萬分,匆忙的趕回成都之中。”
“臣,還望至尊以大局為重,再遣使者前往成都,商討荊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