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文化與公司治理:理論經驗研究與中國故事
- 程博
- 1100字
- 2023-08-09 17:43:33
前言
文化是影響社會、政治和經濟行為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僅可以改變人的信念和行為,在組織中發揮“認知地圖”的作用,而且對組織成員行為起到“社會控制”的作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以載道,文以化人。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研究孔子、研究儒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研究儒學,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從傳統文化中發掘資源、汲取養分和智慧,對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現代中國商業社會的倫理構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也是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條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
公司治理環境內生于所處市場的正式制度,而正式制度又內生于當地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對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不言而喻,但現有研究對儒家文化這一非正式制度如何影響企業行為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這使得現有文獻與實踐可能存在某種程度的脫節。筆者自2014年開始聚焦這一主題研究,歷時八年時間,在儒家文化影響企業行為方面進行了大量探索,部分成果發表在《會計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廣東財經大學學報》《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等刊物上。整合現有研究成果, 2021年申請并獲批了浙江省社科規劃后期資助課題“儒家文化與公司治理——理論經驗研究與中國故事”(22 H QZZ48YB)。
本書基于“文化—行為”邏輯,采用理論與實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試圖從儒家文化這一非正式制度視角出發,探尋市場經濟的道德和倫理基礎對公司信息披露、內部控制、違規、避稅、創新等行為的作用,旨在豐富嵌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公司治理理論研究,凸顯儒家文化這一非正式制度力量,為改善公司治理質量、理解其與正式制度互動關系提供正面依據。而更為重要的是,本研究對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推動中華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與現有的文獻相比,本書嘗試從立意和研究視角上進行創新,不僅從理論上進行建構,而且注重理論與管理實踐相結合,并在實境中驗證相關模型的科學性和適用性。雖然筆者盡可能全面、深入、細致、系統地對儒家文化如何影響企業行為進行了理論剖析,并努力探求合理有效的研究方法進行實證檢驗,同時輔之大量的穩健性測試,但囿于自己學科背景、研究能力與學術水平的局限,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此,請社會各界朋友批評指正。
程博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