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章 破鋒刀

  • 宋末水師
  • 暴雪突襲
  • 3644字
  • 2010-10-04 01:29:10

第二日陳自明帶著隊伍在叢林溝里轉了一天,再沒有發現野豬蹤跡,展開圍獵圈,轟趕、伏擊野兔群,野雞群,大小也是肉啊。林峰也持同樣觀點,吃肉固然很重要,但鍛煉部隊,磨合戰術更重要,堅決服從陳自明長官下達的每道命令,只是提出了一點小小建議。三棱倒鉤箭很貴啊,獵殺野豬倒也勉強說得過去,用來射殺野雞,野兔是不是太浪費了,這些獵物太小,其肉用價值還遠遠沒有箭貴,射失一支箭,逮幾只兔子都彌補不了損失。叢林里箭矢回收率實在是太低了,林峰心疼啊。

陳自明略微思索,輕弓陋箭大都劃給新兵訓練去了,這次帶出來的大都是精良器械,確實消耗不起,下令就地取材,彎藤為弓,削木為箭,湊合著用,效果非常不好。絕大多數戰士連野雞毛都沒有射下一根,野兔就更別提了。野兔不比野豬,體小、動作敏捷,在叢林中行走、奔跑實非其他動物可以相比的!陳自明這邊帶著人圍追堵截,野兔們采取了跑!散!沖!閃!的戰術,眼看圍住一大群,結果忽悠從人腳邊紛紛穿過。野雞也是不好對付,看似速度不算太快,可是閃的快,偽裝色保護,一個眼神沒跟緊,就閃沒影了,沒了。圍住的多,逮著的少。

越是不好對付,戰士們興趣越大,野豬都拿下了,收拾不了這些小東西那還了得,務必要好好較量一番,手里的家伙什確實沒一樣好使的,到后來干脆棄械,把衣服脫下來,張網結陣,追逐撲騰,上演人雞大戰,人兔大戰。狡猾的野兔,敏捷的山雞在陣中穿梭自如,來去如風,引得戰士齊撲,又紛紛撲空,圍獵陣形隨之潰散,被沖得七零八散,小動物隨即從空隙中沖了出去……

當晚,又是篝火野營燒烤會,野豬昨夜吃掉兩只了,剩下5只準備明早帶回去給大伙都嘗個鮮,都吃光了空手怎么回去見人啊,獵物少了也不體面。今晚就是烤些野雞,野兔,肉少多了,話就多了,該怎么圍,該怎么抓,更多人惦記昨個跑掉的好幾只野豬該怎么追,以此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林峰覺得氣氛很好,就借著機會把戰前偵察,方案制定,戰術實施,應急備案,臨陣指揮,戰后總結整套作戰流程著令李虎成文成例,今后就這么實施。無論是圍獵,還是戰術演習,還是實戰中每個環節都要到位。圍獵機會難得,獵物只會越打越少,越打越小。回去后就再新增一個訓練科目,模擬圍獵對抗。由一伍兵或一甲兵擔任被獵者,其余士兵對其進行圍追堵截,被獵者亦可憑其實力進行反獵殺,每伍每甲輪流擔任被獵者。一輪下來,無論在圍追堵截,還是逃亡反擊的過程中,表現優異者可以多吃肉,平庸者喝湯啃骨頭渣子,拙劣者打板子。并將各人在獵殺對抗中表現做為將來提拔和考核軍官的重要指標。為了避免對抗過于激烈造成不必要的誤傷,圍獵對抗雙方均使用輕弓作為遠程兵器,箭頭包布蘸石灰,便于辨輸贏,近身則使用長桿短棒格斗或是徒手肉搏擒敵。

林峰組織大家一起商議這個獵殺科目的細節,如此激烈對抗的競技游戲自然比枯燥乏味的隊列訓練和體能訓練有趣,戰士們也都是表現出來濃厚興趣,積極發言補充。林峰責成李虎收集大家意見,回去后編擬成新的訓練科目綱要,由陳自明,陳自亮負責貫徹實施。

回營后,林峰顧不得與戰士們分享圍獵凱旋的熱烈氣氛,隨便交代一下,帶回來的五只大野豬,給大龍口建筑工地上送去兩只,留兩只臘起來過年再吃,最大一只切了燉野豬湯,幾套下水心肝肚全部大鍋炒,留著豬腸灌野豬肉腸當年貨。林峰費勁地從歡呼雀躍的新兵蛋子中擠出去,直奔軍械作坊。

來到作坊,這里熱火朝天,五個鐵匠爐擠在大帳里,叮叮當當,大錘小錘此起彼伏砸在鐵砧上,火花四濺……為了加強軍械生產力,林峰又請了八個鐵匠師傅,都是匠頭齊茂盛介紹的好手藝,把大帳也挪給他們用。也是難民,天寒地凍找個吃飽飯的地不易,每日饑寒交迫,來到營里,豐衣足食,天天吃飽,還有魚肉,再聽老匠頭述說林峰的好處,如何待人。遇著好東家了,這些鐵匠個個光著膀子掄大錘,渾身上下使不完的氣力,干活上心,自愿加班加點干。若不是營里有強制性作息時間,這些鐵匠要干通宵。

“林大人,您回來了,絞輪弩用的效果怎么樣。”匠頭齊茂盛見林峰進來,打招呼,其他工匠則不聞不見,繼續忙活。

林峰:“射程還行,就是精度還差點,有時間您再改改。這個覘孔不僅要上下可調,左右也要能調就好了,要是難改就算了。”

齊茂盛:“不難改,不難改,大人放心,老漢一定盡快改好。”

林峰:“那到不急,還有時間,慢慢來,刀快打好了嗎?!?

齊茂盛:“回大人話,大人要的環首夾鋼刀已經打好九十余把,余下十數把今日內即可完工?!?

林峰:“好極了,等這批活忙完了,你們收拾一下就準備搬去大龍口了,場地都已經安排好了,再過幾天我也過去?!?

齊茂盛:“大人,要不要我們再打一批穿甲箭出來,再走也不遲啊?!?

林峰:“不必了,穿甲箭一支支鍛造打磨太慢了,眼下有個百十支訓練已經夠用了,等去到龍口后造一個煉鐵爐,準備制模量產?!?

“是!”齊茂盛一邊應著話,手里活不停,大錘小錘合擊,打造燒紅的鐵料如同搓面團般輕巧快當,先打出環首刀大樣雛形,再打一片薄刀刃,雙片一合,刃口處加一條薄薄的百煉鋼片,用鐵絲捆扎牢放在爐子上鍛燒。猛拉風箱,等爐灶里吐出旺火,紅里有白,雙層鐵夾鋼便開始溶為一體,用火鉗夾住鐵件左右轉動,使鋼片均勻地嵌入熟鐵,再用火鉗夾住鐵件拿出來用錘鍛打為一體,反復鍛打成形,直到最后打出來的刀片里的鋼片比紙還要薄。最后一次把打成形的夾鋼刀投入火中,剛剛通紅后,夾出來往地上的涼水盆里一蘸,只見水盆里“刺拉”一股青煙升起,最后一道工序“淬火”就完成了。此時,地上已經堆著數十把打好的環首刀,徒弟正蹲在那里用鋒利的搶刀刮出刃口,刀柄上纏上布條在石頭上再簡單蹭幾下,就可以使用了。

林峰在一旁看的津津有味,宋朝有品質更好更鋒銳的百煉鋼刀,包鋼刀,成本高,易折損,過于嬌貴只能裝配將領。夾鋼刀才是軍隊里普通士兵的制式兵器,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可以大批量迅速制造,可以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要。而且只要精工鍛造,熱處理得當,造出的刀劍性能絕對可以滿足戰斗要求,刀刃鋒利,刀身有韌性不易折斷,基本上不用怎么改進,已經是一件理想的制式兵器。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若是以后條件好了,夾點高品質的錳鋼片那就更完美了。

這種環首夾鋼刀,是按林峰要求的樣式打造的,全刀長二尺五寸,刃長一尺八寸,柄長七寸,刀面寬刃背薄,長柄亦可雙手持握,重四斤。后世俗稱大刀片,亦稱破鋒刀,削倭奴之頭如切西瓜,乃破陣絕殺之利器,建功赫赫,名揚天下。

次日晨,戰士們在村外野地里集結完畢,列方陣昂首挺立,與以往不同之處,是每個戰士背后都背著一把長柄大刀,林峰也背著一把。凜冽寒風中巋然不動……

“拔刀!”

“唰!唰!唰!……”

“此刀名為破鋒刀,但凡危難決死之刻,持此刀者必抱定百死不悔之信念,挺身而出,勇往無前,挽狂瀾于即倒,摧鋒于正銳,建不世之奇功。非驍勇敢死之士,不配用此刀。有誰覺得自己不能勝任的,現在就可以把刀放下,可以走人,也可以去那邊參加后備部隊,還可以去龍口工地上另找份活干?!?

“……”

“沒有人愿意退出嗎,持此刀而臨危不前者殺無赦,乘現在退出還來得及,你們都不怕死嗎?”

“不怕……不怕……“

“若非林大人收留,也是全家凍死,餓死……命如草芥。今日效力大人麾下,日日有魚有肉,家小也溫飽無憂,便是死了也值了,戰死留名何懼之有……”

“餓死是死……戰死是死……我等寧可吃飽喝足而后戰死……殺!”

“……殺!殺!殺!……”

“……殺!殺!殺!……”

“好,既然你們已經明白背負此刀的特殊使命,亦不愿退出。那我就開始教你們破鋒八刀,這套刀法簡捷精煉,大劈大砍,迅猛剽悍,采多套古典名家刀法之精華,集大成者,軍旅陣前格殺最為實用。并強化了一種理念:刀本是刀,可劈;刀亦為劍,可刺。破鋒八刀有八句歌訣,一句一刀……一邊唱歌訣一邊習刀法……“

“迎面大劈破鋒刀,掉手橫揮使攔腰?!?

“順風勢成掃秋葉,橫掃千鈞敵難逃?!?

“跨步挑撩似雷奔,連環提柳下斜削?!?

“左右防護憑快取,移步換型突刺刀?!?

…………

…………

部隊已初具雛形,長槍、利刃、硬弩皆已配備,尤憾箭矢不足,戰士無甲。林峰必須去大龍口親建練鐵場,指導土法煉鋼,臨行前把部隊交給李虎看管。

李虎:“頭,你什么時候回來?”

林峰:“少則十天,多則半月?!?

李虎:“頭,我們干嘛不把隊伍拉到龍口去?!?

林峰:“拉去干嘛,現眼啊,現在已經很扎眼了,把崗哨布好,陌生人等不許靠近?!?

李虎:“是!頭,你是不是還要繼續征兵。”

林峰:“當然要征兵了,爭取在年底征夠一個營,你不喜歡帶兵嗎?!?

李虎:“喜歡,頭,那你就是指揮使了,那我就是副指揮使了?!?

林峰:“什么指揮使,要低調些,沒事不準出營。好了,我要走了,我放你那的東西呢,拿給我。”

李虎:“已經被我吃了?!?

林峰:“我吃了你,快點拿出來?!?

林峰懷里揣了一只毛茸茸的灰色野兔,去找妲云告別,此刻妲云正在訓練場上出操……林峰遠遠看了一會,沒有上前去打攪,繞到伙房,把野兔交給妲云的伴友,托其轉交,轉身縱馬而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黔南| 云林县| 青铜峡市| 长治市| 富裕县| 玉环县| 长海县| 新竹县| 钟祥市| 封开县| 襄樊市| 雷州市| 庆云县| 左云县| 香港 | 柳河县| 普洱| 旺苍县| 黄山市| 柳河县| 徐水县| 元阳县| 绥阳县| 大邑县| 玛纳斯县| 林西县| 石首市| 正安县| 庆阳市| 固原市| 西安市| 宁强县| 青神县| 龙门县| 孝义市| 达拉特旗| 辽阳县| 桐庐县| 阿荣旗|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