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哲學
- 方剛
- 602字
- 2023-07-24 15:25:21
自序
此書寫作于1996年,那時我不滿28歲,人生理想是成為一名作家。那時我已經出版了九本書,正處于人生一次重大磨難中,眾叛親離,于是閉門讀書寫作。這本《動物哲學》便是當時的成果。
人在逆境中寫作,反而會升華。我當時的直覺告訴我,這本書將超過我此前任何一本書。果然,此次出版,已經是本書的第五個版本了,其中包括一本臺灣版。我相信今后還會不斷再版。書中許多篇章被收入各種版本的雜文選集、散文選集中,《麻雀》被連續十多年收入上海版的中學語文教材中。
這肯定不是一本哲學書,它之所以叫《動物哲學》,是因為我努力從動物身上挖掘人生的啟示。
我在第一版的前言中曾經寫道:“本書表面寫動物,其實是寫人。”“當我不能寫人的時候,我便去寫動物了。”
19歲至25歲這六年,我曾在天津自然博物館做講解員,一個重要的講解任務便是講解動物展廳。由此積累的動物學知識,都被我運用到了這本書中。
對我寫作本書最有助的,是我在逆境中的沉淀,以及對生命、人世、社會的種種反思。我后來一直非常慶幸經歷了那次大磨難,使我能夠靜下來思考人生,也使我此后的抗挫性非常強。對于后來生活中不斷的挫折與創傷,我不再畏懼,而是習慣于微笑地面對,感謝生命賜給我不同的體驗。
這本書完成幾年后,我放棄了文學夢,轉而攻讀社會學學位,走上了性學研究的道路。但在五十歲之后,我又開始寫作童書,兼具了多重身份,成為一個“斜杠中年”。
認識社會,思考人生,不妨從閱讀《動物哲學》開始。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