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測字,一卦百兩
書名: 回到晚唐當神棍作者名: 百杯始癲狂本章字數: 2576字更新時間: 2023-07-14 09:00:20
翌日,李鶴帶著李迎,稍作偽裝,出現在平康坊。
這里是長安城最繁華的地帶,達官貴人皆聚集于此。
被宦官追殺,他們沒想到李鶴竟然如此大膽,稍作偽裝便出現在長安城。
燈下黑,這也是李鶴冒險回來的原因。
臨時從延祚坊找了一副破舊桌椅,一張白紙擺在桌上,用碳灰寫著:測字,一卦百兩!
時下一般術士測字算命,卦金不過一兩上下,就算知名人士,也不超十兩。
李鶴要賺錢,就必須引人圍觀,所以寫上卦金百兩。
這在測字中,稱作“點篷”!
加上李鶴雙腿上坐著李迎,閉上眼睛,一副高人蒙難的模樣。
果然,熙攘人群立即被吸引過來。
“一卦百兩?這人窮瘋了吧?”
“長安城這種神棍還少嗎?”
“看他樣子,就不像高人模樣。”
有人嗤之以鼻,但更多的則是指指點點,駐足圍觀。
李鶴眼睛微睜,見人群中有一位中年男子,身著錦衣華服,饒有興趣盯著他看。
他手里拿著一白玉雕琢的玉壺,渾身晶瑩通透,李鶴知道它必然價值不菲。
“老祖宗,該上場了。”他在心中暗暗朝天機石道。
【將周圍人和事,仔細說來,不得遺漏。】
李鶴重點描述了那位中年男子的行跡。
片刻后,傳來李淳風的聲音:【有了,仔細聽好。。。】
聽完測算,李鶴心中發汗。
“老祖宗,這。。。真的準嗎?”
【哼,無知小兒,懷疑老夫?】李淳風極度不滿。
老祖宗自然是不能得罪的,無奈,李鶴只能咬咬牙,調整情緒,郎朗開口:
“此間什么人都有,有人偷漢子,有人要發財,有人要遭罪,有人要破財。”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所有人注意。
這叫“拋硯風”,意為留住人。
可幾乎每個人都不屑一笑。
此時,人群中有一女子低下頭,悄然離開。
見狀,李鶴斷定此女子必定就是那偷漢子的人,心中不由得對測算結果信心倍增。
此時,那手捧玉壺的中年男子上前一步,笑著說道:“這位先生,我見你年紀不大,何苦干那行騙勾當?”
上鉤了!李鶴心中暗喜。
“這位老爺,何出此言?”他故作高深問道。
“我見你懷中女娃臉色不佳,應是有病在身,若有困難,在下可以相助,平康坊權貴云集,你若在此行騙,被人發現累及自身不說,可別苦了這娃。”那中年男子竟苦口相勸。
李鶴見他面善,談吐優雅,不由得出言問道:“這位老爺,敢問貴姓?”
“在下姓王,名元銀。”那中年男子笑著答道。
聽到他的話,圍觀的人群紛紛側目,不少人上前恭敬見禮。
王元銀,長安首富,素以信義為重,又時常修橋鋪路接濟窮人,在長安城頗受敬重。
“原來是王善人,失敬!”王元銀的名號,李鶴自然也是聽過的。
與此同時,他慶幸找對了人。
若從王元銀身上下手,更有說服力。
“不敢。”王元銀回了個禮。
李鶴繼續道:“王善人手中那只玉壺,想必價值不菲吧?”
“區區玩物,不值一提。”王元銀雖然如此回話,但眉宇間還是有些春風得意。
見此,李鶴神秘一笑,嘆道:“唉,只可惜,今日這只玉壺,必碎!”
此言一出,眾人嘩然。
“你說什么?”王元銀抬高聲音,似笑非笑道:“我這只玉壺今日要碎?”
“正是。”
見李鶴言之鑿鑿,圍觀者無不發出哄笑。
“這神棍,連騙人都不會,玉壺在王老爺手里,豈是他能左右?”
“我看他像是剛出道的江湖騙子,在這故弄玄虛罷了。”
“如果玉壺今日真的破碎,我愿意朝你扣頭,拜你為師。”
人群中譏諷不斷。
李鶴卻依然微笑端坐,右手輕輕拍打著懷中不斷咳嗽的李迎。
再次上前一步,王元銀戲謔一笑,問到:“敢問小哥,此話有何憑據?”
李鶴開始他的表演:“在下剛才說有人要破財,便是王善人你。你將玉壺捧在掌心,‘壺’字底加心,便是‘惡’字,所以這只玉壺,非碎不可,而且。。。在兩個時辰內。”
“兩個時辰?”王元銀更加不相信。
“準確地說,是一個半時辰。‘壺’字上面有十一,十一刻鐘不到一個半時辰。”李鶴繼續說道。
他笑著看了一眼圍觀的人群,繼續道:“如果真如你所說,一個半時辰內,這只玉壺若碎,我奉上卦金兩百兩。”
聞言,李鶴新潮彭拜,但臉上依舊云淡風輕。
“那就多謝王善人了。”他微微頷首,似乎兩百兩已經到手。
“但是!”王元銀轉而說道:“倘若玉壺未碎,我希望你遠離長安城,從此莫再騙人。”
“一切謹遵王善人之意。”
圍觀人群不乏好事者,紛紛出言:“王老爺,你先回去吧,一個半時辰不長,我們在這里看著他,跑不了的。”
微微一笑,王元銀道:“看著倒是不用,我一個半時辰后,返回此處。”
回到府中,王元銀雖然不信,但心中還是有些躊躇。
莫非這玉壺今日真要破碎?
想著拿在手上,始終不是完全之策,于是叫來管家。
“老爺,有何吩咐?”
“去后院墻上,撬下一塊磚,將此玉壺封于墻內,再用磚土封上,命侍衛看守,任何人不得擅動。”
想了許久,王元銀覺得,將玉壺藏在墻上,必是萬全之策。
“老爺,可是有賊惦記此壺?”管家不明所以。
“非也。”王元銀將街上之事簡單述說。
聽完,管家呵呵一笑:“老爺,此等神棍言語,何須在意?”
“話雖如此,但小心為上,我就不信,將玉壺藏在墻里,如何碎裂?速速去辦。”
“是!”
不到半個時辰,管家已將玉壺藏于墻內。
王元銀徑自回到書房,看起賬本,早已將此事放下。
過得一個時辰,聽到管家敲門。
“老爺,老爺,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何事慌慌張張,進來。”王元銀放下手中賬本。
推開門,管家滿臉焦急:“老爺,那。。。那玉壺真的碎了!”
“什么?”王元銀猛然站起,瞪著大眼難以置信問道:“怎么回事?”
“隔壁修繕房屋,咱們與他共墻,未想到玉壺被一根釘子頂了出來,摔在地上,碎了!”
“嗡”
王元銀身軀晃了幾下,頭皮發麻。
不是因為心疼玉壺,而是驚訝于李鶴的測算之準。
“快,快備轎!”他失聲下令。
長街之上,眼看一個半時辰即將過去,李鶴心中愈發不安。
“老祖宗,時間快到了,真的能行嗎?”他對著天機石不斷發問。
可李淳風早被問得不耐煩,沉默不語,不再搭理他。
此時,好事的人群,終于有人發話。
“時辰到了,王老爺心善,想必不會出現了。”
“咱幾個替王老爺動手吧。”
說著,幾個壯漢擼起袖子,便要上前砸了李鶴的桌椅。
“你是自己滾出長安城,還是要我們動手?”其中一個漢子威脅出言。
睜開雙眼,李鶴伸出右手阻止道:“慢著。”
“還有話說?”
“王善人府邸,與此相去多遠?”李鶴盡量拖延時間,希望有奇跡發生。
“王老爺并未住在平康坊,你想做甚?”
“那就是了,此時平康坊人群擁擠,或是王善人在路上耽擱了也說不準。”李鶴回道。
早有人不耐煩,大步上前抓住李鶴的衣領:“休要巧言令色!老子平生最恨你這般神棍,若不即刻滾出長安城,老子卸了你胳膊。”
李鶴正要回話,聽見遠處聲音響起。
“住手,快快住手,莫要傷了上仙!”
正是王元銀帶著隨從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