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十六道制扇工段
- 寧同學,我對你心動了
- 陌言葛藍朵
- 1033字
- 2025-08-19 09:29:34
傳統黑紙扇與棕竹扇,更是將這份匠心推向極致。
傳統黑紙扇的紙,由松煙、鮮桐子浸泡、過渣而成,自帶黏合劑的特性讓它經水浸潤后不霉變、不脫層、不掉色,雨打風吹也難掩其風骨。
棕竹扇則以棕竹為魂,匠人精選原料,加工成顏色如一的水磨全玉骨,再裱糊以傳統鮮桐膏水調制的黑紙,扇骨便透出紅豆木般的花紋,黑里透紅,亮澤溫潤,那自然生長的紋路,是任何人工雕琢都無法復制的妙趣。
榮昌城中,曾有兩百多家專業扇鋪,兩千多雙巧手日夜勞作,年產折扇四百萬把。
民國年間,這些帶著巴蜀靈氣的扇子,跨越山海,遠銷至東南亞乃至歐洲,讓異國他鄉也見識到東方扇藝的魅力。
近年來,匠人在堅守傳統的同時,更添創新巧思,昔日的正棕、全楠、皮底、硬青、串子五大類154個品種,已拓展至十大類,全棕、檀香、羽毛等三百多個新花色應運而生,而傳統黑紙扇與棕竹扇,始終是最亮眼的名片。
如今,榮昌的制扇人并未止步。
他們在古法基礎上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讓折扇的世界愈發豐富:工藝折扇的精巧、舞蹈綢扇的靈動、絹扇的柔媚、書畫工藝掛扇的雅致、旅游扇的便攜、廣告扇的實用……
中高端系列里,各式舞蹈綢扇舒展如蝶,竹扇透著天然清氣,金楠紙扇與綢扇泛著溫潤光澤,竹節綢扇、雕刻綢扇藏著細微巧思,棕玉綢扇(含全棕)兼具剛柔,壁掛宣紙裝飾大扇、壁掛綢裝飾大扇、壁掛雕刻裝飾大扇則化身墻面風景,每一款都可融入書畫,讓墨香常駐。
這小小的折扇,早已超越了納涼的本意。
它是廣告里的文化載體,是禮品中的心意寄托,是紀念品里的時光印記,是強身健體的隨身伙伴,是文藝匯演的靈動道具,是室內裝飾的雅致風景,更是藝術收藏里的永恒經典。
開合之間,藏著的是榮昌百年的匠心,是時光沉淀的雅致,更是一代代匠人對傳統的堅守與對創新的熱忱。
榮昌折扇的十六道制扇工段,如一場精密的造物儀式,在時光里流轉不息,每一步都藏著匠人的執著與巧思。
第一工段:青山車間
這里是折扇骨骼的誕生地,分掌扇心與扇夾的初成。
-扇心制作:從竹林間精選的竹材,經砍刀剃去多余竹丫,鋸出規整筒口,再開成方片、去除底子與青皮,最終削磨成修長扇心,按捆整齊碼放。
-扇夾制作:同是選竹、砍竹、剃丫、鋸筒、開片,卻需特意留足厚度。
處理好的扇夾被送上炕架,微火慢炕十二小時,讓竹材靜靜“發汗”,待水分散盡、質地收緊,便捆裝待下一步錘煉。
第二工段:同骨車間
青山車間交來的扇心捆子在此開封,匠人逐一擺扎、挑選。
每一把扇子的骨子,都要顏色相近、大小匹配,遇上偏刀、軟頸、秋頭的瑕疵品,便巧妙互搭,讓每一組扇骨都透著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