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棠香書院
- 寧同學,我對你心動了
- 陌言葛藍朵
- 1034字
- 2025-07-24 11:21:58
經過深思熟慮,他選中了李平筠。
李平筠臨危受命,肩負起了這個艱巨的任務。
他出面召集川軍各派代表,在榮昌縣的“燒酒房“進行協商。
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群,正是李平筠親自選定,談判的具體場所就是如今的“平筠別墅“。
協商過程充滿挑戰,各方訴求差異顯著,矛盾錯綜復雜。
然而,李平筠憑借其卓越的協調能力和堅定的立場,最終促成了共識的達成。
相關方面對此高度認可,特別設立協調機構,并任命李平筠為“川東地區事務參議“,以肯定其貢獻。
平筠別墅,這座承載著時代記憶的建筑群,因此被賦予了特殊的歷史價值。
它不僅是李平筠的私人居所,更是那個時代社會變遷的見證。
在這里,不同社會力量曾展開深度博弈,而李平筠則以他的智慧和擔當,譜寫了屬于自己的歷史篇章。
然而,時代發展的軌跡總是充滿變數。
到了特殊歷史時期初期,像平筠別墅這樣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建筑,其命運也面臨轉折。
為了避免被視為不符合時代要求的元素,人們用石灰泥漿將別墅的原有風貌進行保護性覆蓋,僅保留部分西式欄桿元素,仿佛在默默記錄著往昔的榮光。
時光流轉,歲月變遷。
2016年4月,平筠別墅迎來了保護性修復的關鍵階段。
在專業修復過程中,匠人們精細剝離覆蓋在建筑表面的保護層,使其歷史原貌得以重現。
那些精工細作的雕刻,典雅大方的裝飾元素,仿佛在無聲地講述著往昔的輝煌與時代的變遷。
————————————
在安富鎮這片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棠香書院的誕生宛如一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無數求知若渴的心靈。
而這一切,都要從一位名叫龍樹芬的當地人說起。
1925年,民國14年,龍樹芬,這位心懷教育理想的安富鎮人,決心為家鄉創辦一所學校。
他多方奔走,籌集資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在當年建成了棠香書院。
這座書院,不僅寄托著龍樹芬對教育的熱愛,更承載著他對家鄉未來發展的深切期望。
然而,龍樹芬的愿景遠不止于此。
他深知,要真正實現教育的全面普及和人才的培養,必須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
于是,在1935年,民國24年,棠香書院附設了陶業職業補習班學校,開始招收學生。
當時,學校聘請了一位留日學生擔任專業教員,指導學生學習制模、雕塑、刻畫等制陶技藝。
這位留日教員,不僅帶來了先進的制陶技術,更以其獨特的教學方法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學生。
在他的指導下,學生們開始嘗試制作各種小巧玲瓏的陶藝品。
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學生們精湛的技藝,更體現了他們對美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棠香書院的陶業教育逐漸發展壯大。
為了進一步推動陶業教育的發展,龍樹芬又創辦了陶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