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繡樓
- 寧同學,我對你心動了
- 陌言葛藍朵
- 1020字
- 2025-07-23 08:34:33
這種設計不僅是為了安全,更是為了保護家中的女眷,尤其是那些待字閨中的小姐們。
她們的世界,如同繡樓上的雕花欄桿,精美而封閉,充滿了對外面世界的憧憬與想象。
然而,安富老街的繡樓卻打破了這種傳統的布局,將深閨的秘密展露無遺。
這背后,是一段特殊的歷史變遷。
1929年,民國18年,SC省政府決定修建成渝公路。
這條公路如同一條巨龍,將成都與重慶連接起來,帶來了現代化的氣息和發展的機遇。
然而,修路的過程并非一帆風順,尤其是在安富這樣的古鎮,道路的拓寬意味著要拆除大量的房屋。
當時,政府高度重視農業生產,不會輕易占用耕地。
因此,修路的唯一選擇便是拆房擴路。
原本只有五六尺寬的石板街,需要拓展到九米寬。
這意味著,五里長街兩旁的人家,不得不拆除最外面臨街的一重門面屋宇。
于是,安富老街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那些曾經隱藏在庭院深處的繡樓、柴房等私密空間,隨著門面的拆除,暴露在了街邊。
殘存的繡樓,雖然只是一座小木樓,但閣樓前面的一排手工打磨的雕花欄桿,卻依然散發著精致的氣息。
欄桿后有兩步寬的走廊,再后面便是緊閉的閨房。
在那個年代,小姐們的生活充滿了規矩與約束。
她們讀書、作畫、繡花,都在閣樓上進行。
悶了,便憑欄而坐,打量著天井里的春花秋月,卻看不到外面的街景。
而外面若是有人進來,小姐們會立刻拿著手帕,避入閨房之中。
這種生活,雖然封閉,卻也充滿了神秘與浪漫。
如今,走在安富老街上,這些古老的繡樓依然矗立,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它們的存在,讓人不禁遐想,那些曾經生活在繡樓中的小姐們,有著怎樣的喜怒哀樂?
她們是否也曾憑欄遠眺,夢想著外面的世界?
————————————
關于平筠別墅的命名,要從1911年10月10日說起。
辛亥革命的槍聲劃破了長空,宣告了一個舊時代的終結和一個新紀元的開始。
就在這一年,在四川榮昌縣,一個名叫李平筠的當地人,正悄然開啟一段屬于自己的傳奇人生。
而他親手修建的平筠別墅,也因此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
李平筠,并非尋常之輩。
他早年追隨孫,投身辛亥革命,是一位堅定的革命者。
在那個風起云涌的時代,他憑借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很快在軍中嶄露頭角,成為桂系部隊的一名師長,人稱“李師長”。
在北伐戰爭中,他率領部隊沖鋒陷陣,立下了赫赫戰功,成為北伐軍中的一員猛將。
然而,歷史的洪流總是充滿了變數。
民國成立后,李平筠依然留在國民D軍隊中,擔任師長一職。
此時的ZG,軍閥割據,局勢動蕩不安。
為了將川軍納入國民D的中央J體系,蔣介石需要一個能夠在川軍中斡旋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