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富小孩與窮小孩作者名: 郝旭烈本章字數: 1799字更新時間: 2023-07-19 18:19:34
上篇 學習經濟運作本質
01 分工,社會構成核心價值——這杯咖啡經過多少人的手?

學習重點
1. 所有商品通過龐大分工合作完成
2. 商品使我們的日常生活正常運作
3. 個人獨立完成單一商品成本極高
課堂上祺緯舉起手來提問:“老師,大家都說我們人類是群居的動物,難道一個人獨自生活真的有這么難嗎?”
站在講臺上的旭凱是這班的導師,來到這所明星中學任職已有三年時間了。由于他年輕有活力、教學方式又非常多元開放,常常會用游戲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們自發思考和學習,所以不僅家長和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他,甚至就連學校也常常把他當成模范榜樣,將他的教學方式定期通過直播或是錄像分享到社群平臺,提供給其他學生作為學習教材,甚至作為其他老師教學的參考依據。
這是一堂旭凱特別設計,針對社會經濟或者是理財相關的題目,讓大家自由發問、頭腦風暴的課程。提問的祺緯,是班上的數學小老師,也常常是帶頭提問、參與度最高的學生,非常受旭凱的喜愛……
一杯咖啡經過多少人?
“我覺得一個人生活應該不是太難吧?我記得在電視上看過一個節目,叫作《自給自足的生活》。節目里面的內容,就是在講自己一個人,不用靠別人就可以生活。”回答的是祺緯的好朋友少安,看起來一臉白白凈凈的書卷味,他不僅是個學霸,更是班上人緣極佳的短跑健將。
旭凱看著兩人一問一答,索性把正要講述的講義放下,對著全班同學說:“我現在出一個思考題讓大家來搶答一下,如果答案最接近,我明天早上就帶一份好吃的早餐來請他吃。”
“哇……好耶!”所有的孩子都齊聲歡呼,期待老師接下來的問題。
“請問我手上這杯便利店咖啡,在我喝入口之前,不管是直接或者是間接,到底經過了多少人的辛苦和貢獻?”旭凱老師很認真,一字一句地把問題說出來。
接下來,臺下同學們踴躍地舉手,甚至有人還不等旭凱點名發言,就自己大聲地把答案給喊了出來:“8個”“6個”“15個”“20個”“100個”“哈哈……”
當有人喊出100個人的時候,同學們已笑成一團,覺得是在胡說八道了。還有人笑著說:“怎么可能會有這么多人啊?”
旭凱接著說:“那么請大家先把自己的答案寫下來,等會兒公布答案的時候,我們再來對一下。”
全世界都有參與?
“我先不直接公布答案。我們先來接著思考這杯咖啡到底是怎么來的。不管是直接或者是間接的,我們知道,煮咖啡一定會有咖啡豆、咖啡機,然后包裝要有紙杯、塑膠蓋。要賣這杯咖啡,就要有便利店,在更早之前,還要有裝修便利店的公司和租房子給便利店的房東。”
旭凱繼續說著:“咖啡機運來便利店之前,一定有制造機器的公司;而咖啡機能夠運轉,就要有電力公司供電;紙杯由制造公司制造,上面的印刷由印刷工廠負責。咖啡豆的貨運、空運、航運等,需要不同的公司和員工,還有這些貨運、空運、航運的車子、飛機、船的制造公司。另外還有,生產這些車子、飛機、船的原物料公司,各種石油提煉塑膠的工廠,金屬冶煉的工廠,以及金屬來源的礦場……”
還沒等旭凱繼續說完,學生已經鬧成一團了。
“老師,哪有這樣子的啦……”
“這樣子一杯咖啡不是幾乎全世界都有貢獻?”
“那就不止幾百幾千人了。”
“說不定是幾千萬、幾億人哦。”
學生們的議論聲此起彼落。
旭凱揮揮手讓大家安靜下來:“所以說,現在你們知道了,不要小看這一杯咖啡。就這么小小一杯,可以在便利店用十幾元買的東西,就需要這么多人的幫忙,才能夠喝得上,才能夠這么簡單就享受到咖啡的美好。”

旭凱繼續笑著說:“而這只是一杯咖啡而已,再想想你們身上穿的衣服、鞋子、襪子和書包、手機,還有送你們來上學的公交車、地鐵,以及所有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去想想它是怎么來的。我們已經習慣了使用這些東西,但如果把它們都拿走的話,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樣子?”
旭凱接著和大家分享……

“生產”和“消費”構成了價值網絡
“我們現在能夠過上這么便利舒適的生活,就是一個接著一個,綿延不絕的‘生產’和‘消費’結合在一起的結果。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每一件物品,如果一層一層地看看它怎么來的,你會發現,如果算進間接或直接的來源,那將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網絡,我們也可以稱它為‘價值網絡’。因為所有的物品,是把人們付出的價值,一點一滴累積交織而成一個龐大的網絡。”
“祺緯、少安,你們現在還覺得一個人生活真的很容易嗎?”旭凱笑著問。
這兩個小男生做著鬼臉相視一笑。
“所以,不要小看你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個路過的人,可能都是我們生活里需要感恩的對象。”
旭凱的話音剛落,下課鐘聲恰巧響起,有意義又有趣的一課就此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