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精神負荷”,拒絕“愛的榨取”
1
綜藝節目《做家務的男人》熱播,一度讓袁弘圈粉無數。很多觀眾怒贊:“這是什么絕世好男人?張歆藝上輩子一定是拯救了銀河系!這得是多少女人的憧憬!”
節目里,袁弘早上六點就已經起床,包攬了做早餐、帶娃等大量家務。袁弘的表現惹得朱丹等嘉賓羨慕不已,她們無不感嘆自己家里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景象。
有人可能以為這只是一場“真人秀”。不過李誕當時說了一句:“他們家東西在哪兒,袁弘都知道。”就是這樣一句話,打消了大家對這種“秀”的質疑。而袁弘光是這一點,估計就能打敗我國80%的男性,所以袁弘真的是個好老公、好爸爸。
但就像張歆藝所說,這難道不該是一個正常男人的標配嗎?袁弘被盛贊,恰恰說明了我國大多數家庭的現狀:男性在家務上做得太少了。袁弘因此圈粉,根本就是“同行”襯托得好。
事實上,這檔節目一開始就公布了一組數據:中國女性的就業率排名世界第一;中國男性的做家務時間排名世界倒數第四;中國女性平均做家務的時間比男性多81分鐘;家務瑣事可能成為中國夫妻離婚的第一大原因。
為什么我們很容易因為家務瑣事跟另一半吵架?比如出門,出門前這段時間簡直是吵架高發期。很多妻子都有過困惑,為什么自己出門前經常會讓老公等?其實是因為我們每次出門前都太忙亂了。除了自己的妝容,我們還需要考慮:孩子搭配什么衣服;老公的皮帶放哪兒了;要不要帶點零食,以防孩子出門后肚子餓;家里哪幾個垃圾桶滿了要扔掉;哪些給親戚的禮物今天要送出去;門窗有沒有關好;貓糧、狗狼有沒有換好……我們的腦海里有一百零八件需要妥善安排的事情,做家務不只是體力上的買菜、做飯、洗衣服,這種精神上的籌劃,其實也是家務的一種。
可是對于男人來說,他們出門前需要做的就只是洗臉、穿衣服,然后站在門口抱怨你太慢了。他們以為家里的地板永遠是干凈的,飯菜永遠都是香的,衣服永遠都會自己洗干凈并碼放整齊。要是找不到什么東西了,只需大喊一聲“老婆”。
2
為什么在一個家庭里最焦慮的往往是女性?因為我們總是承擔著家庭生活的“精神負荷”。法國漫畫家愛瑪(Emma)有一組名叫“家務中的性別戰爭”的漫畫,曾一度在網上火爆,單在微博上就被轉發了超過23萬次。漫畫中有這樣一幕場景:我有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妻子一邊忙著做飯,一邊忙著喂孩子,還不忘招呼我先坐一會兒聊聊天。但在照顧孩子的時候,鍋里煮的東西溢出來流到了地上。她一陣手忙腳亂,而她那位拿著啤酒還在跟我們聊天的老公卻抱怨道:“看這一團糟,你都干了什么?”妻子筋疲力盡,于是反駁道:“我干了什么?我干了所有的活兒!”但老公反而說道:“那你早說啊!我本來會幫忙的。”
事實上,這是很多家庭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很多女性朋友都對這組漫畫深有感觸,甚至還有看哭的,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能把她們的家庭生活這么細致地描繪出來。在此之前,她們還以為家庭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全都是自己的錯。
同時,她們還被動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去超市的時候要買棉簽;孩子長高了要買新衣服;要按時給保姆結工資;記得孩子打第二針疫苗的時間;全家人的保險要按時續費……
而男人們呢?他們或者會開洗衣機卻不會晾衣服,或者等他想到要換床單時,床單早就硬得能立起來了,或者從來不知道怎么給寶寶弄輔食,或者從來不記得自己的衣服放在哪兒……
漫畫中,愛瑪提出了“精神負荷”的概念。這一概念是說,家庭里的女性成員往往還扮演著“家事經理”的角色,她們不僅要干體力活兒,還要操心所有人的日程安排。而光是“育兒”這一項,就足以花掉女性平時下班后乃至整個周末的時間——輔導孩子功課、陪孩子上補習班、接待老師家訪、參加學校的運動會以及家長會……甚至還要“哄睡”。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女性在家務上的付出并沒有得到社會應有的肯定。
3
想必很多女性都有過這樣的困惑:在家政市場上,一個小時工的月薪從3000元到5000元不等,育嬰師的月薪從6000元到8000元不等,而月嫂的工資更是12000元起步,但為什么一個兼顧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乃至于生養孩子的全職主婦,卻不如一個月薪幾千元的男人?
一開始我也不理解。張歆藝在節目里問過袁弘,因為生孩子自己事業沒了,假如以后都不工作,“你會不會不尊重我”?她用了“尊重”。如果說做家務是一項工作,那么家庭主婦面對的最大挑戰,其實是“沒有薪水”。沒有薪水就意味著要在經濟上依賴老公——這必然會影響女性在家庭里的地位,甚至要面對一些難堪的處境,比如向老公“要錢”。
韓劇《天空之城》里的女主角韓瑞真是高學歷,后來辭了職當全職太太。別人都以為她是光鮮靚麗的少奶奶,但因為沒有實際收入,她甚至給孩子開個派對也要被老公質問花了多少錢。
可事實上,這根本就應該是主婦家庭勞動所得的一部分啊!難道就因為老公是主婦的唯一“雇主”,主婦的人生便只能依靠他來評價嗎?更不用說家庭主婦唯一的回報就是他的愛。“愛”啊,多么主觀的東西!如果今天丈夫的愛淡了,或者變心了,那么主婦難免要面臨更絕望的境地:一旦不得不離婚,因為處在經濟劣勢,家庭主婦可能連請律師的錢都沒有!
一旦成為家庭主婦,除了主婦本身的生活沒有保障,夸張一點說,就連你“小孩的未來”都難以保障。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叫作“你們身邊的全職太太朋友,現在過得怎么樣?”其中有條回復可謂揭示了全職太太的真實處境: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另外一個人的“良心”上——這就是“全職太太”。
她們的家庭勞動不被家庭和社會保障,當然沒辦法安心。
4
有人可能會說,妻子無償做家務,丈夫把工資交給妻子保管,這就是愛。而《做家務的男人》里提到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做家務不計較得失,是表現愛的一種方式”。愛當然可以是女人做家務的美好初衷,但不該成為一個已婚女性被無情榨取的理由。
有一部一度很火的日劇《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新垣結衣飾演的女主角試圖和男主角建立一種“契約婚姻”,以雇員的身份為丈夫做家務、拿薪酬。但當男主最終向她求婚,并以此為由,想取消付給她的工資時,她表示出了強烈的抗議:“這是愛的榨取!”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只是在口頭上贊美你有多么“偉大、辛苦”,實際上卻將你置于劣勢地位,不僅讓你失去經濟和社會保障,甚至連對你最基本的認可也要剝奪——這不是愛,是剝削。
我們很多時候需要的只是自己的丈夫也能像袁弘一樣,在日常生活中替我們分擔家務罷了。我們希望他們能肩負起更多的家庭責任,哪怕只是有空時幫妻子洗一只碗。也或者有可能的話,堅定行使自己的產假權利,在孩子出生后的一個月里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而所有的女性也應該意識到,我們不過也是有血有肉需要吃喝拉撒的普通人,不需要滿足別人“偉大”的期待。我們現在承擔的那些“精神負荷”,其實大可不必。
就像愛瑪所說,我們需要適時地“為自己松松綁”。即便這可能意味著對滿地雜物多一點容忍;出門前輕松點,就算沒有準備齊全,也不用懊惱內疚;用“沒你不行”,代替“要你何用”……
當然,這么做還有助于讓我們的孩子遠離刻板的女性形象,為他們創造一個更公平的未來。畢竟,我們已經受夠了無私奉獻。
(作者: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