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9章 魯國王宮火災,晉國內戰結束

魯國在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開春則走了霉運。四月初一就發生了地震,五月二十八日,魯桓公廟和魯僖公廟又發生了火災。火災先是從宮中的司鐸宮(司鐸是一種官職,掌管宮中振鈴宣令)燒起來的,大火燒過了公宮(國君起居宮殿),桓宮廟和僖宮廟都被燒毀了。救火的人們都大喊著要保護好宮中府庫。

孟懿子的弟弟、孔子學生南宮敬叔趕到現場,命令負責周朝簡冊的官吏,將進呈給國君審閱的簡冊搬了出來,讓他在宮中守護這些書簡,南宮敬叔說:“這些簡冊就交給你看管了,少了一冊,就要你的命!”

王宮火災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曲阜,眾位卿大夫們都趕來救火。魯大夫子服景伯趕到王宮后,命掌管禮書的宰人將禮書簡冊搬到殿前的空地上并妥善看護,大喊:“爾等如不能盡職,就要按規定受到處罰!”掌管馬匹的校人駕上馬車,掌管車輛的巾車在車軸上涂好油,各官吏堅守崗位,府庫加強了戒備;掌管各館舍的館人認真地執行供應之責;凡在宮中之人,大家齊心協力,用沾濕的帷幕蓋在火場附近的宮殿上,每間宮殿前都擺上了救火用的各類器材。

大夫公父文伯命校人給國君的車駕套上馬匹,季桓子趕到后,親自為魯哀公駕車,轉移到比較空曠的象魏(宮內公布法令的場所)之外,并下令:凡救火受傷者立刻停下來醫治休息,因為財物還可以再造,但人的生命不可復得;他還命將所有的文獻簡冊收藏起來,說“舊的典章不可丟掉。”大夫富父槐趕到后,馬上帶人搬開大火附近的易燃物,在國君起居的公宮四周開辟了隔火巷,阻擋住火勢的蔓延。

此時孔子帶著弟子們正在陳國,他聽說魯國王宮起火后說:“一定是桓公廟和僖公廟被燒毀了吧!”孔子認為,桓公廟和僖公廟被毀乃是天意,因為根據周禮,諸侯只保留自始封國君往下的五代國君之廟,魯桓公和魯僖公并不是魯國前五代國君,然而魯國掌權的季氏、叔孫氏、孟孫氏這“三桓”都是魯桓公的后代,“三桓”自從僖公開始執掌魯國政權,因此在三桓當政的魯國,一直保留著桓公廟和僖公廟,常年祭祀。這種違背周禮之事,必定會受到上天的懲戒。

雖然受到了上天的警告,但是三桓不為所動,一邊整修桓公廟和僖公廟,一邊繼續推行東進戰略,季桓子和叔孫州仇親自率軍在新修的莒父、霄城附近又擴建了啟陽城。當年冬天,叔孫州仇和孟懿子就率領魯軍大舉進攻邾國。

季桓子(季孫斯)在七月份病世了,自然也就無法參加進攻邾國的軍事行動了。臨逝前,季孫斯特意把名叫“正常”的寵臣叫到病榻前囑咐道:“正常啊!不要哭,我死之后,你不要隨我而去。夫人(季孫斯夫人名叫南孺子)如果生下個男孩,你就把我的話稟告國君,要立這個男孩為季氏的繼承人;如果夫人生下的是女孩,那么立姬肥(季康子)就可以了!”

季桓子去世之后,姬肥繼任為季氏家主。葬禮之后,季康子姬肥去上朝,季桓子夫人南氏生下了一個男孩,家臣正常帶著嬰兒坐車來到朝廷稟告魯哀公說:“夫子(季桓子)生前遺命圉臣(家臣謙稱)稟告國君:‘南氏生男,則稟告國君和諸位大夫,立其為季氏家主。’現在夫人生下了男孩,特此前來稟告。”正常說完,知道自己在魯國肯定是呆不下去了,出了王宮就逃奔了衛國。魯哀公和諸位卿大夫這下為難了,群臣都看著哀公,哀公則又看著季康子。季康子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只好當著國君和眾臣的面請求退位。

散朝之后,魯哀公命大夫共劉去季府察看,卻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已經夭折了。季康子正在府中大哭,誓言要抓住兇手報仇。共劉嚇得趕緊離開季府,回到宮中向哀公復命,把季康子賊喊捉賊的戲碼講述了一番。魯哀公嘆了口氣,命人去衛國召正常回國,但是正常聽說新生嬰兒“夭折”了,大罵季康子姬肥歹毒心狠,誓言絕不返回魯國。

季康子坐穩了季氏家主之位后,想起了父親生前坐著車輦走在曲阜的大街上,感慨地說過:“以前這個國家幾乎是可以強盛起來的,但是因為我得罪了孔夫子,沒有好好的任用他,所以魯國才沒有興盛啊!”父親臨終之前一再囑托:“我死后,你必然接掌魯國政權,你一定要請孔夫子回來。”季康子準備實現父親的遺愿,召孔子回魯國。季氏家臣公之魚勸說道:“過去我們的先君(季桓子)沒有一直任用孔子,惹得別國笑話;現在您再任用他,如果又是半途而廢,別國豈不又要笑話您?”季康子也有此擔心,孔夫子是維護公室權威的,他要是回來主政,必然要扶持國君和公室、貶抑三桓,到那時三桓與孔夫子的矛盾會再次爆發的。可是父親的遺愿也不能不辦,那就召回一位孔夫子的學生吧。他問公之魚:“孔夫子的學生之中,可以召誰回魯國呢?”公之魚答道:“應該召冉求。”

冉求,字子有,也叫冉有,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之一。他多才多藝,長于政事,尤擅理財,他的才能治理千乘之國不在話下。孔子在評價他的學生們時說過:“擅長治理政事的是冉有和子路。”曾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路、曾皙、冉求、公西華陪侍在側,孔子引導他們談談每個人將來的志向,子路暢言自己能夠治理千乘之國,即使這個國家夾處在強大的鄰國之間,外有入侵的強敵、內有遍地饑荒,如果讓他去治理,等到三年后,可以使這個國家人人勇敢,個個懂禮義。冉求答道:“一個方圓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百姓富足。至于施行禮樂教化,那只有等待更高明的君子了。”

季康子派出使者前往陳國,召冉求回魯國,協助季氏執政。冉求啟程回國前,向老師孔子辭行。孔子聽到季氏召自己的學生冉求回國時就預言:“魯國執政來召子有(冉求),一定會重用他的。”見到冉求來辭行,對他說:“回去吧!回去吧!在我們家鄉的那批孩子們,志氣都大,只是行事疏略些;他們的質地文采都很好,我真不知道要怎樣調教他們才好。”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貢明白了老師孔子也想返回魯國,他就去送冉求,并囑咐他:“你就職后,要設法讓他們請老師回去!”

魯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六月,穩固了政權的晉國正卿趙鞅為了徹底解決范氏和中行氏,親率大軍直奔成周,周王室上下一片恐慌。周敬王連忙向卿士劉文公詢問,晉國兵鋒為何直指成周呢?劉文公被迫道出實情:周王室歷來與晉國范氏親近,還曾賜予范氏土田;劉氏和范氏世代聯姻,因此趙鞅在擔任了晉國正卿后,率軍前來問罪。周敬王自己的王位都是靠晉國扶持得來的,眼看晉國大軍興師問罪,慌忙問劉文公有何良策能讓晉國退兵?劉文公無奈,只好向周敬王建議把責任都推到掌管周王室政事的萇弘(孔子的老師之一)身上。六月十一日,周王室誅殺了萇弘,作為對晉國和趙鞅的交待。其實趙鞅真正應該問罪的,應該是劉文公,只不過心狠手辣的劉文公把一向事奉自己的萇弘當了替罪羊。

剪除了范氏、中行氏在周王室的后臺之后,同年十月,趙鞅率領大軍又一次猛攻朝歌,晉軍駐扎在朝歌城的南面。困守城中的士吉射(范昭子)和荀寅(中行文子)率軍攻打南門外城的晉軍,吸引晉軍的注意力;同時命前來救援的兵馬從北門入城接應,然后他們率軍掉頭從北門突圍而出。十月二十三日,士吉射和荀寅逃奔了邯鄲,朝歌被趙鞅大軍攻陷。十一月,趙鞅下令誅殺了范皋夷,這范皋夷也是在五年前驅逐士吉射的主謀之一,按說是站在趙氏一邊的;但是趙鞅對范氏恨之入骨,范皋夷丟了性命,只是因為他是范氏族人!

范昭子士吉射和中行文子荀寅逃到邯鄲后,不斷地向齊國求援。他們明白,趙鞅不會善罷甘休,必將再次圍攻邯鄲。魯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七月,齊景公派出上大夫陳乞(陳僖子,齊卿陳無宇次子)、大夫弦施率軍,聯合衛卿寧跪(寧文子)率領的衛軍出兵救援邯鄲,齊、衛聯軍首先圍攻位于黃河邊上的晉國五鹿城。九月,趙鞅統帥的晉國大軍直撲邯鄲城,意圖從根本上搗毀范氏、中行氏和趙稷的老巢。在晉國大軍的猛烈攻勢下,邯鄲城只堅持了兩個月,便在十一月投降,士吉射和荀寅逃奔了中山國,趙稷逃到了邯鄲以北的臨城。十二月,齊大夫弦施率軍趕到了臨城,接出了趙稷后,便拆毀了臨城的城墻,讓臨城無法設防。

齊景公再次加強了對晉國的攻勢,在陳乞、弦施北上救援邯鄲的同時,他又派出齊卿國夏(國惠子)率領齊軍主力猛攻晉國腹地,打了晉軍一個措手不及。齊軍連克刑、任、欒、鄗、逆畤(zhǐ)、陰人、盂、壺口等八座城池,并到達中山國與鮮虞人會師,接應上了逃至中山國避難的士吉射和荀寅,然后把他們二人安置在了距離臨城不遠的柏人城。范昭子士吉射的家臣里,王生特別討厭張柳朔,然而他向士吉射舉薦了張柳朔作柏人城的守城大夫,士吉射疑惑地問王生:“他不是你的仇人嗎?怎么推薦他?”王生答道:“私仇和公事不相干。喜愛不廢棄過錯,討厭不排除善良。此乃道義常規,臣豈敢違背?”

趙鞅面對齊軍肆無忌憚地橫行晉國東部大地,已經忍無可忍,但由于此時已經入冬,天寒地凍,他命晉軍在冬季休整,并于魯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春天,率領晉軍大舉進攻士吉射和荀寅退守的柏人城,小小一座柏人城,如何抵得住晉國大軍的碾壓?士吉射和荀寅只好棄城突圍,逃奔了齊國。范氏的守城大夫張柳朔對自己的兒子說:“你跟隨家主走吧,我要留下來與柏人城同在。王生把死難的大節交給了我,不可辜負!”張柳朔最后戰死在柏人城墻之上。

長達八年之久的晉國內戰,終于在魯哀公五年的春天徹底平定。

趙鞅并沒有就此止步,他在夏天率軍討伐衛國,因為衛國一直與齊國一起,多次出兵晉國、救援范氏和中行氏;另外,趙鞅率軍在三年前將衛國前太子蒯聵送至戚城,蒯聵還與自己并肩作戰,取得了鐵之戰的勝利,但由于自己返回都城接任正卿,蒯聵被齊、衛聯軍趕出了戚城。這次伐衛,趙鞅還是要繼續扶持蒯聵,如果蒯聵能夠當上衛國的國君,那么衛國就會成為晉國的盟友,齊國將失去一只臂膀。衛國趁這幾年晉國內戰,還占了不少晉國的土地,最大的就是中牟城,這次伐衛,晉軍首先圍攻中牟,然后再大舉進犯衛國。

這是晉國內戰結束以來,趙鞅率領晉國大軍第一次主動出擊,對外發起戰爭,標志著晉國已經走出了內戰的陰影,開始為恢復霸主地位展開征伐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绥阳县| 荔浦县| 辽阳市| 新巴尔虎左旗| 肃宁县| 宿迁市| 朝阳市| 建瓯市| 巴楚县| 饶平县| 大竹县| 温泉县| 天津市| 桐庐县| 河西区| 赤壁市| 莆田市| 辉南县| 扎鲁特旗| 榕江县| 涪陵区| 余干县| 昭通市| 东平县| 竹北市| 神农架林区| 常山县| 广平县| 顺昌县| 琼结县| 长泰县| 凤山县| 镇原县| 和林格尔县| 法库县| 郴州市| 红河县| 新和县| 五台县| 河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