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7章 伍子胥歸附公子光,雞父之戰吳軍大勝

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伍子胥帶著公子勝(楚太子建之子)歷盡艱辛,終于進入了吳國都城,他想方設法見到了吳王州于(吳王僚),勸說吳王出兵伐楚。吳王僚一聽這是征伐之事,還得聽聽堂兄公子光的意見,反正伐楚也是堂兄領軍。他看了一眼公子光,問道:“堂兄之見如何?”

公子光知道,伍子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自己的謀士被離調到了堂弟吳王的身邊,如果能夠讓伍子胥為己所用,那是再好不過了,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這位堂弟國君得到他,因此就勸吳王僚不要理會伍子胥的話,他答道:“啟稟國君,伍氏家族被楚君所滅,伍子胥是想借助我們吳國的力量幫助他們家族復仇,不能聽他的。”

聰明絕頂的伍子胥聽到公子光對吳王的諫言,立刻聽出了公子光心存異志。他非常清楚,無論是吳王,還是公子光,都視楚國為仇敵,對于伍子胥提出的伐楚請求,沒理由斷然拒絕啊。吳國早晚要與楚國一戰的,只是時間問題,公子光讓吳王不要理會自己,這是要挑撥吳王和自己的關系。伍子胥已經看出來,公子光不想讓自己為吳王所用。一個從楚國投奔過來的伍子胥,其實是對吳國非常有價值的,更何況伍子胥學識淵博、智謀過人;公子光不希望吳王重用自己,而雄才大略的公子光是一定會討伐楚國的,因為公子光與楚國有殺父之仇,其父吳王諸樊在攻打楚國巢邑時中箭而亡。公子光一定是希望自己去事奉他,效忠于他。伍子胥明白,伐楚之事沒有公子光的支持是辦不到的,于是就刻意地接近公子光。就這樣一來二去,伍子胥成了公子光惺惺相惜的知己,二人經常把盞對飲,暢談治軍治國之策。一次酒酣耳熱之際,二人心照不宣地達成了共識:你幫我上位,我幫你報仇!你幫我報仇,我幫你上位!

伍子胥經過周密的分析,覺得幫助公子光登上吳國王位的最佳方法就是刺殺吳王僚。吳王僚的貼身禁衛勇猛彪悍,個個身懷絕技,禁衛首領是吳王的兒子、有著萬夫不擋之勇的慶忌,必須尋找一位絕世刺客,在吳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實施刺殺,而且這位刺客還能視死如歸,因為吳王的禁衛會第一時間要了刺客的命。

伍子胥想起自己到吳國后,在來都城的路上經過棠邑時結識的義士專諸,于是親自跑到棠邑找到專諸,說都城里有位貴族公子正在招納義士,你現在英雄無用武之地,我可以把你引薦給他。專諸跟著伍子胥來到了都城公子光的府上,伍子胥向公子光介紹了專諸:“公子,這位就是聞命遐邇的義士專諸,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

公子光打量著專諸,他早年就在府中豢養私兵,擅于相面之術,見專諸額頭突出、雙目深陷、虎背熊腰,身上散發著江湖義士的氣息,從第一眼就可以斷定,這位義士專諸就是能幫助他完成對堂弟吳王致命一擊的人。于是公子光像親兄弟一樣厚待專諸,把他藏在府中,和他聊起自己的身世。他告訴專諸,爺爺吳王壽夢要求自己的四哥兒子按順序繼承吳王之位,三叔吳王夷末去世了,應該傳位于四叔季扎,但四叔無心王位,躲回自己的封邑去了。我公子光是爺爺壽夢長子諸樊的長子,就是嫡親的長子長孫,如果四叔不作吳王,那也該是我公子光作吳王啊,可這位堂弟、三叔夷末之子州于(吳王僚)卻自立為君;爺爺和父王、二叔、三叔作吳王之時,都是親自帶兵出征,而這位堂弟州于卻總是讓我這個堂兄替他領兵征戰,盼著我戰死沙場。

公子光與專諸聊得多了,自然也就從精神上影響了他。專諸是一個仗義之人,看到公子對自己這么好,整日里養在府上陪自己喝酒吃肉,還派人去棠邑照顧好了自己的妻兒老母,總想為公子做些什么。專諸聽了公子光的講述,拍案而起道:“主公莫惱!專諸幫你殺了那奪你王位的吳王!”公子光深為感動,他和伍子胥慢慢謀劃,要等待合適的時機出現才可以行大事。伍子胥讓專諸先去太湖邊上,找名廚太和公學習燒魚,專諸學會了太和公的拿手好菜“全炙魚”。

魯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就在伍子胥投奔吳國三年之后,吳國決定攻打州來城。此時伍子胥已經是公子光的黨羽,表面上他在吳國都城郊外的鄉下種田為生,其實是在幫助公子光謀劃登上吳王之位和討伐楚國之事。太子建的母親居住在蔡國的郹陽城,后來她得知自己的兒子在鄭國被害,但是小孫子公子勝卻跟隨伍子胥跑到了吳國,便偷偷派人與身在吳國的伍子胥聯絡,請伍子胥在吳國幫助謀劃,她想到吳國與小孫子公子勝團聚。伍子胥允諾一定辦成此事,他便與公子光商量。公子光這時與伍子胥已是莫逆之交,兩人把目光盯向了州來城。

州來,原為周王室所封的諸侯小國,夾在楚國和吳國之間,吳楚之間多年征戰,州來成為必爭之地。魯昭公十三年,楚平王剛即位,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吳國趁此機會,出兵滅了州來。當時楚令尹斗成然要討伐吳國,被楚平王阻止,說了句:“州來在吳,猶在楚也。”意思是說,州來歸屬吳國,跟歸屬楚國沒什么區別。

六年之后,魯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冬天,楚國出兵又把州來搶了回去,還增修加固了州來的城墻,以防止吳國再來進犯。楚國沈尹(掌管祭祀占卜與行軍征伐的大夫)羋戌是楚莊王的曾孫,曾在吳國作過公子光的屬臣,他聽說楚王從吳國手中奪回了州來城并修筑城墻,對侍者說:“楚國一定會失敗的。六年前吳國滅了州來,令尹斗成然要討伐吳國,楚王說‘寡人還未安撫好百姓’。現在楚國的狀況和當時一樣,楚國卻在州來修筑城墻以挑釁吳國,能不失敗嗎?”

侍者說:“國君施舍不倦,讓百姓休養生息了五年,可說是已經安撫好百姓了吧?”

沈尹戌說:“我聽說安撫百姓,在國內要節約開支,在國外要樹立德行;百姓樂于生活,而沒有仇敵。現在宮室擴建,規模沒有限度,百姓一天天擔驚受怕、辛勞疲乏,死了還沒有人收尸,都忘記了睡覺吃飯,這怎么能算是安撫百姓呢!”

伍子胥了解州來的民情,他認為吳國曾占領州來城六年,對城池的守備情況了如指掌,吳軍攻城有的放矢,會更容易些;而且州來距離蔡國的郹陽城不算太遠,吳軍派出軍隊前去迎接公子勝的祖母也會更加安全和便利。公子光在吳國與沈尹戌一直有書信往來,對楚國朝局民情和州來的守備情況有所了解,也認為攻打州來比較有把握。于是公子光說動了吳王僚,吳王僚在謀士被離的建議下,親自領兵出征州來。楚平王命楚令尹子瑕、司馬薳越率領楚、胡、沈、頓、許、陳、蔡等國聯軍馳援州來城,在淮水南岸的鐘離與由東向西奔襲州來的吳國大軍相遇,擋住了吳軍的去路。此時楚令尹子瑕在軍中病逝,楚軍士氣不振。

久經戰陣的公子光覺得應該抓住這個機會,他對吳王僚說:“別看楚國率領的是多國聯軍,但跟著出兵的都是小國,他們是害怕得罪楚國才派兵前來。我吳國軍隊雖然在人數上比他們少,但是戰力強、有威嚴,應該抓住楚軍主士氣低迷的機會,一戰而克之!”

吳王僚知道堂兄公子光這幾年多次率軍征戰,已經磨礪出了經驗,于是問道:“何以見得?”

公子光也不客氣,他接著說道:“胡、沈兩國的國君年輕浮躁;陳國的大夫夏嚙(夏征舒曾孫)雖然年富力強,但是頑鈍;頓、許、蔡三國憎恨楚國的政事。楚令尹一死,他們軍心渙散;繼任統帥、司馬薳越雖受楚王寵信卻資歷淺、地位低,軍令不統一。七國同役但不同心,統帥地位低、無威信而不能整齊號令,楚國是可以打敗的。如果我們分兵先攻擊胡、沈和陳國的軍隊,這三國之軍必會潰散;這三國敗退,其余的軍隊也就軍心動搖了,楚軍定會受到影響,跟著奔逃。我們先出擊的兵馬可以放松戒備、減低軍威,以引誘敵人,后續部隊整頓軍陣蓄勢待發,必會取勝!”

吳王僚采納了公子光的策略,七月二十九日(魯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兩軍在雞父開戰。吳王僚先從陣中派出了三千名罪犯拿著兵器沖入胡、沈和陳國的軍陣,他們沒有經過訓練,快慢不一,沒有什么戰力,胡、沈、陳三國的軍兵一邊嘲笑、一邊爭著去俘虜這些吳軍,吳國的三千名罪犯四散奔逃,有的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胡、沈、陳三國的軍隊就亂了陣腳。此時吳軍主力三路大軍從后面壓上,吳王僚坐鎮中軍,公子光統帥右軍,吳王弟弟掩余率領左軍,迅猛沖殺,胡、沈、陳三國軍隊大敗,吳軍俘虜了胡子髡(胡君)、沈子逞(沈君)和陳大夫夏嚙。隨后,吳軍釋放了三國的俘虜,讓他們跑到許、蔡、頓三國的軍陣里大喊“我們的國君戰死了!”吳軍主力在后面擂鼓吶喊猛沖上去,許、蔡、頓三國的軍隊被吳軍一擊而潰。楚軍還沒來得及列陣,其余六國的兵馬已然潰逃,沖亂了楚軍,楚軍士卒也跟著拼命奔逃。

吳國取得了雞父之戰的勝利。公子光請吳王僚先行班師返回吳國,他親率大軍北上討伐陳、蔡兩國,兵鋒所指,如入無人之境。十月十六日,公子光率軍抵達蔡國郹陽城,迎接楚平王夫人、太子建之母,也就是公子勝的祖母,帶上了各種寶器,然后班師返回吳國。

楚王夫人被劫走,非同小可。楚司馬薳越立刻率領楚軍追擊吳軍,但是已經來不及了,吳軍早已不見了蹤影。司馬薳越知道自己罪責難逃,準備自殺謝罪,他的部下們勸說道:“司馬與其一死,不如追至吳國,與其一戰,也許能僥幸獲勝!”

薳越搖搖頭道:“為救州來,已敗于雞父;追至吳國,軍隊疲憊、容易中敵埋伏,如果再次失敗,將是死有余辜!丟了國君夫人,怎能不以死謝罪?”楚司馬薳越在漢江東岸的楚地薳澨自縊而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台县| 常德市| 东乡族自治县| 临高县| 通城县| 正宁县| 柏乡县| 漾濞| 营口市| 搜索| 株洲县| 巫溪县| 遵义市| 日土县| 垫江县| 昆明市| 北流市| 西充县| 信阳市| 洛浦县| 宜城市| 龙口市| 章丘市| 汾阳市| 芦溪县| 如皋市| 油尖旺区| 吕梁市| 清徐县| 吉首市| 桦甸市| 铜川市| 阆中市| 南康市| 花莲县| 肥城市| 紫云| 台北县| 东兰县| 通河县|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