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16章 魯國三桓變革軍制瓜分公室

魯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正月,孟獻子年事已高,叔孫豹擔任了魯國執政。魯國執政是由三桓輪流擔任的,孟獻子是孟孫氏家主,在他之前是季孫氏的季文子執政當權,因此在孟獻子之后,由叔孫氏的叔孫豹出任了魯國執政。

這時的季武子年齡尚輕,但他一心想要獨當一面,不愿意排在叔孫豹后面,等待接任執政之位。季孫氏作為三桓之一,采邑在費邑。三年之前,擔任魯國隧正官職的叔仲昭伯,是叔仲惠伯之孫,與季孫氏走得很近。隧,指都城外的遠郊;隧正,是魯國外朝地方官,掌管隧地徒役的征發與調遣。他特意去討好季孫氏費邑的家宰南遺,對南遺說:“費邑可以加固修筑城墻,我多給你們征發勞役。”費邑家宰南遺將此事稟告了季孫氏家主季武子,季武子點頭后,在叔仲昭伯的幫助下,費邑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加固。

正月里,季武子回到自己的采邑過年,與家宰南遺說起了朝中之事。家宰的權力很大,除了家主和夫人,采邑之中的私家軍隊都歸家宰掌管,采邑的大小政事都由家宰處置。南遺聽家主季武子說,叔孫豹擔任了執政之位,對季武子說道:“國君年幼,當朝執政權傾朝野,叔孫穆子(叔孫豹)豈不是踩在家主的頭上了?”季武子確實心有不甘,問南遺:“家宰有何方略與叔孫氏抗衡?”南遺作為叔孫氏家宰,掌管著采邑的軍隊,他知道擁有自己的兵馬才是家族實力的保障。魯國的軍隊有左、右兩個軍,歸屬于魯國公室,其兵員、給養來自于公室所有的國都近郊(鄉)和遠郊(隧)。現在國君年幼,魯國軍隊則實際掌控在當朝正卿、魯國執政的手里。三桓各自也有由家臣組建的私家軍隊,兵員和給養來自于各家的采邑。

南遺向季武子建議道:“家主可否提議改變魯國軍制,由原來公室掌管的左、右兩個軍,改為三桓每家執掌一個軍?將原來的兩個軍分成三部分,分別由三桓執掌;原來供養左、右軍的公室鄉、隧也劃分為三份,分屬季孫氏、孟孫氏和叔孫氏。三桓各自招募士卒、給養兵馬。”南遺的建議,等于把魯國公室的軍隊變成了三桓的私家軍隊,這不但大幅削弱了魯國公室的實力,而且也極大地限制了當朝執政的權力。

季武子聽南遺這么一說,覺得豁然開朗,他拍拍南遺的肩膀,贊許地說:“家宰此策甚妙,我會向叔孫穆子力主改革軍制。季氏之軍,以后就有賴家宰多費心操持,要廣為招募、嚴加整訓。”

季武子很快回到曲阜,找到執政叔孫豹說:“晉楚爭霸,齊、莒對魯虎視眈眈,魯國定要自強,應該將公室的左、右兩軍擴充為三個軍,分屬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三家,各自征稅養軍,現有的公室軍隊及提供賦稅的民眾分為三份,歸屬三桓,每家供養一軍。唯有如此,魯國才能抗衡諸侯以自保。”

叔孫豹被季武子這一大膽的想法驚呆了,他馬上明白了季武子的用意:削弱公室實力、限制執政權力、擴充三桓勢力。叔孫豹本身也是三桓之一叔孫氏的家主,并非完全反對這一軍制改革的舉措,但也顧慮重重。他對季武子說道:“仲孫蔑(孟獻子)老矣,老夫也已年長,魯國政權不久就將輪到你們叔孫氏執掌,此事一定辦不好。”季武子問:“為何?”

叔孫豹說:“天子建立六軍,由王室公卿統帥,對內用來征討不守臣德的諸侯、對外抵御夷狄的侵犯;諸侯霸主建立三軍,由卿統帥,用來奉行天子的命令。一般諸侯國的國君有卿而沒有三軍,由卿統帥經過訓練的軍隊來輔助霸主。小國有大夫而沒有卿,只是負責出一些兵車甲士跟隨諸侯作戰。這樣上能征伐下,下面才沒有奸惡。我們魯國是一般諸侯,處在齊、楚等大國之間,即使整治好貢賦來供應大國,還恐怕被大國討伐。魯國倘若建立諸侯霸主才有權擁有的三軍,勢必會激怒大國而招來討伐的。”

季武子哪里聽得進去叔孫豹的大道理?他堅持要建立三桓自己的私家軍隊。叔孫豹看到季武子如此固執,就提出了一個條件,三桓要在國君的見證下進行盟誓:禮尊國君公室、共保魯國社稷。季武子同意了,于是孟獻子、叔孫豹、季武子代表三桓,在魯襄公的見證下,在魯僖公廟的大門前舉行了盟誓。然后,眾君臣又去了曲阜城東南門外的五父之衢祭祀神靈,祈請神靈降禍于不守盟誓之人。

魯國的這項軍制改革,史稱“作三軍”。公室原有的左、右二軍,在三分之后,三桓每家分得三分之二軍。各家為了擴充自己的軍隊,把分得的軍隊與自己原有的私家軍進行了整編,三家治軍的辦法各有不同。

季氏執掌的軍隊稱為“左軍”,規定如果原公室軍人帶著他家的勞力、田地加入季氏成為私家臣隸,就不用再向季氏繳納養軍賦稅;如果選擇繼續保持公室自由民身份,不作季氏私家臣隸,就要向季氏加倍繳納賦稅以養軍。此項政策與其他兩家做法不同,執行起來困難很大,后來逐漸廢止,不再要求原公室軍人加入季氏為臣隸,而是改為向其管轄的鄉、隧全部民眾按統一比率征收賦稅以養季氏左軍。多年之后,季氏的做法取得了成功,實現了季武子“各征其軍”的構想,成為了三桓之中最為強大的力量。

孟氏掌管的軍隊稱為“右軍”,規定原公室軍人中年紀較大的保持自由民身份,而青壯年則要成為孟氏的私家臣隸,后來又改為在青壯年中挑選一半作為孟氏臣隸。孟氏右軍兵員來自于分得的原公室軍人和原孟氏私家軍人,給養主要來自孟氏自家財政,也包括歸化為孟氏私家臣隸的原公室軍人的貢賦。以私家財政養軍,公室倒是不用出錢了,但供養原左、右公室鄉、隧的田地也被三桓分去了,對于孟氏而言,負擔其實是比較大的,后來孟氏不堪重負,最終還是仿效季氏的做法,向孟氏管轄的鄉、隧全部民眾按照統一的比率征收賦稅以養孟氏右軍。

叔孫氏掌管的軍隊稱為“中軍”,規定原公室軍人全部轉為叔孫氏的私家臣隸。叔孫氏中軍的兵員也是來自分得的原公室軍人和叔孫氏私家軍人,而給養也是主要來自于叔孫氏的私家財政,叔孫氏私家賦稅收入供養一個軍也是難以負擔,最后同樣采取了季氏模式,向叔孫氏管轄的鄉、隧全部民眾按照統一的比率征收稅賦以養叔孫氏中軍。

這一年,魯襄公十四歲,他眼看著公室的田土、賦稅、軍隊被三桓瓜分了,卻無能為力。此時他的父君、大媽媽、生母、祖母都已經去世,公室衰微,國事只能依靠三桓。他畢竟從小在魯國宮中長大,都是季文子、孟獻子、叔孫豹等人帶著他治理國家,魯國一切大小政事都聽他們的。與他不同的是,晉侯(悼公)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已經到京師,跟隨周朝卿士單襄公做事了,十四歲就已回國即位親自治理晉國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娄烦县| 博乐市| 巴彦县| 黄陵县| 邓州市| 上虞市| 大丰市| 泽普县| 岱山县| 资阳市| 平度市| 思南县| 柘荣县| 花莲市| 苍溪县| 镇江市| 贵州省| 商水县| 昔阳县| 荥经县| 准格尔旗| 井陉县| 菏泽市| 蛟河市| 厦门市| 新野县| 楚雄市| 虹口区| 丁青县| 佛学| 鹤峰县| 民勤县| 双鸭山市| 察雅县| 彰武县| 洛浦县| 孝感市| 肥东县| 彭泽县| 克什克腾旗| 富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