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子叔聲伯拒祿救魯
- 春秋魯國十二君
- 桃木寶劍
- 4695字
- 2023-11-25 12:14:17
楚共王帶領著楚軍撤退到了隨國的瑕城暫時休整,楚王一路上思來想去,自己傷了一目,司馬子反陣前醉酒誤事,貽誤戰機,不能輕饒,于是派人對司馬子反說:“先大夫成得臣在城濮之戰中使軍隊覆滅,當時先君成王不在軍中,楚軍統帥成得臣當負失敗之責。此次鄢陵之戰,不谷親在軍中,不應由中軍統帥司馬子反負責,而應由不谷承擔罪責。”
子反跪地兩次叩首說:“君賜臣死,臣死而不朽。臣所率士卒確實在戰場奔逃,是臣之罪。”令尹子重又派人對子反說:“當年那位讓楚君覆滅者成得臣,他的下場你也知道,司馬何不考慮一下?”子重這是在逼司馬子反自殺謝罪。子反回答道:“即使沒有先大夫成得臣戰敗自殺的先例,令尹有命于臣,臣豈敢自陷于不義?臣使國家軍隊敗亡,豈敢自逃一死?”楚共王聽到令尹子重和司馬子反的對話后,馬上派人去阻止子反自殺,結果來不及了,使臣趕到時,子反已卒。
鄢陵之戰當日,齊卿國佐、高無咎率領齊國軍隊剛剛趕到鄢陵,沒來得及參戰;衛獻公率領的衛國軍隊則剛從衛國出發;魯成公率領的魯軍也是剛行進到魯國的壞隤城。換句話說,雖然晉國聯絡了各諸侯國,但由于各諸侯國接到晉國命令的時間比較晚,都沒有加入到鄢陵之戰中,晉國只憑自己的軍力就戰勝了楚軍。
魯成公率領魯軍出發前,母親穆姜夫人親自送成公出曲阜城,在車駕之上,穆姜夫人要成公在這次出兵鄭國途中,除掉季文子和孟獻子,成公忽然想起了臧孫紇在半年前與自己在燕寢飲酒時說過的話,他心里嘀咕:“難道真如傳言所說,叔孫宣伯與母親有染,要借刀殺人、取而代之?季相、孟獻子都是魯國棟梁,怎能自毀之?叔孫宣伯一人坐大,不就成了另一個季相嗎?母親定是受了叔孫宣伯的蠱惑。”他磨嘰了一會兒,盤算著怎么回答穆姜夫人,但看見母親雙目盯著自己,只好說:“孩兒此去跟隨晉國作戰,待戰后歸國再聽從母親的命令。”穆姜夫人大怒,她指著騎馬跟隨在成公車駕旁的兩個弟弟公子偃、公子鋤說;“我兒如覺不可,他們雖是國君庶弟,但也皆可為君!”嚇得成公一句話也不敢說,趕緊上路出征了。到達壞隤城后,成公命令大軍暫歇休整,隨即詔命季文子隨軍出征,命孟獻子留守宮內,防守宮室、加強戒備、提升各地防守警戒等級。安排好后,才從壞隤城繼續前行,因此大軍行進得較慢。
魯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七月,鄢陵之戰后,晉厲公命公族大夫兼新軍統帥、晉卿郤犨召集中原諸侯在宋國的沙隨城盟會,商討伐鄭事宜,魯成公、齊靈公、衛獻公、宋卿華元、邾國特使都應召前往。叔孫宣伯得知魯成公沒有聽從穆姜夫人之命除掉季文子、孟獻子二人,心懷怨恨,他偷偷地派心腹之人以重金賄賂郤犨,向郤犨誣陷魯成公說:“鄢陵之戰,魯侯率軍走到壞隤城就停止了前進,沒有前往增援晉軍,是想等待鄢陵之戰結束,以事奉勝者。”叔孫僑如如此做法已是叛逆之舉了,但郤犨拿了叔孫宣伯的好處,便向晉厲公稟報,魯成公故意在壞隤屯兵不進,態度騎墻,不忠于晉國。晉厲公一氣之下,在沙隨之會上根本不見魯成公。
魯成公十三年冬天,公子負芻殺太子而自立為君(史稱曹成公)后,晉國在成公十五年正月舉辦的戚城盟會上扣留了曹成公并把他關押在京師洛邑。在這次沙隨盟會上,曹國派人來到沙隨,向郤犨送上厚禮,請他向晉侯轉達,曹國請求釋放國君歸國。晉厲公回復說考慮考慮,待伐鄭之后再定。
魯成公從沙隨盟會回國后,命與晉卿郤犨關系交好的堂兄弟公孫嬰齊(子叔聲伯)私下找郤犨了解,為何晉侯在沙隨不見自己?郤犨在魯成公十一年訪問魯國時,子叔聲伯將自己同母異父的妹妹嫁給了郤犨,郤犨對自己的這位姐夫很有好感,因此告知他是魯卿叔孫宣伯(叔孫僑如)對他說魯侯在壞隤屯兵觀望,故而晉侯不見魯侯。子叔聲伯立刻稟報給了魯成公。成公知此緣由后,又派人攜厚禮前往晉國和周王室說明情況,自己當時率領魯國軍隊在壞隤城短暫停駐是因為國內機要事宜需要處理,且等待國相季文子與大軍會合后再出發,絕非騎墻觀望以待勝者,并表示此次討伐鄭國,魯國愿出全力協助,這才獲得了晉厲公的諒解。晉厲公馬上在七月份召集魯成公、齊卿國佐、邾國軍隊與周朝卿士尹武公一起組成聯軍攻打鄭國。
魯成公隨即在一月之內,再次親率魯軍出征,穆姜夫人在魯侯出發之前,又一次召成公進見,命令成公驅逐季文子、孟獻子,成公推脫伐鄭戰事緊急,且魯國已向周王室和晉國承諾作為伐鄭主力,此時不應自生內亂,沒有答應。成公回燕寢后,連夜布置,再命季文子隨軍出征,命孟獻子堅守宮中、加強戒備。魯成公出發后,穆姜夫人召叔孫僑如入宮連夜密謀,穆姜夫人說:“黑肱兩次不遵哀家之命,如何是好!如能除去季氏、孟孫氏,魯國朝政則皆能歸于叔孫氏矣。”叔孫僑如安慰道:“夫人勿慮,僑如可派人贈重金于負責中原諸侯事務的晉卿郤犨,他是新軍統帥,僑如不久前曾厚贈于他,此次可勸晉人于聯軍之中扣押季氏并殺之;然后我帶兵擒拿仲孫蔑(孟獻子)于宮中。”穆姜夫人點頭道:“可照此策行事,哀家命偃兒(魯成公庶弟)于宮中接應,黑肱如不許則廢之而立偃兒。”
魯成公率軍出發了,此時的魯國政局暗流洶涌,成公心中惴惴不安。母親受叔孫宣伯蠱惑,已經不是暗生私情那么簡單了,他們要除掉季孫氏、孟孫氏,而由叔孫氏獨掌魯國朝政,那自己的國君之位就如案板上的魚肉,將任由叔孫氏宰割;自己稍有反抗,則會有被廢甚至失去性命的危險。成公讓堂兄弟子叔聲伯也跟隨自己一同出征,命鐵桿兄弟臧孫紇在曲阜協助孟獻子固守公宮。他知道,自己作為國君統帥魯國大軍,又有季相和子叔聲伯輔佐,應該能夠掌握自己和魯國的命運。
討伐鄭國的諸侯聯軍會合后駐扎在鄭國的西部,魯軍行進到鄭國東部的督揚城后,季文子建議魯軍先原地駐扎,不要孤軍穿越鄭國,以免中了鄭軍的埋伏。子叔聲伯派叔孫宣伯的弟弟叔孫豹前往聯軍大營,請求晉軍前往督揚城接應魯軍。子叔聲伯在鄭國都城以外的郊區為晉軍準備膳食。前來接應的晉軍到達時,子叔聲伯已經四天沒有吃東西了,等晉軍使者吃完飯后方才進食。
諸侯聯軍會合之后,大軍轉移到鄭邑制田城。下軍副帥知武子(荀罃)則突然出其不意地率領一部分諸侯聯軍攻向了陳國,打到了陳國的鳴鹿城;然后轉而進攻蔡國,這其實是討伐楚國的另外兩個附屬國。晉軍的目的,是待荀罃討伐陳、蔡獲勝之后,再與聯軍主力部隊匯集一處,集中兵力攻打鄭國,于是移師穎水岸邊等待荀罃的部隊。鄭國的公子喜看出了諸侯聯軍的計謀,趁荀罃所部還沒有返回與聯軍主力會合的空隙,于七月二十四日夜間,率領鄭軍主力包圍了聯軍并展開猛烈的進攻,打得宋國、齊國、衛國的兵馬潰不成軍,魯國的軍隊由于一直擔心國內朝局有變,始終處于戒備狀態,方得自我保全。
曹國則派出公子欣時再次來到聯軍之中,拜請晉厲公釋放曹成公自京師洛邑回國。一年多前戚城之盟晉國扣留了曹成公并把他押到了京師洛邑,諸侯當時曾向周簡王舉薦公子欣時為曹國國君,子臧(公子欣時)堅辭不受,后來逃奔了宋國。現在曹國重臣們又把子臧請回了曹國,重臣們知道諸侯和周王室對公子欣時印象很好,就把他的采邑還給了他,拜托他去向晉厲公請求釋放曹成公回國。晉厲公此時正被聯軍敗于公子喜率領的鄭國軍隊而煩惱,見到公子欣時又來請求釋放曹國國君,就不耐煩地說:“子臧趕快回去吧,寡人派人護送你們國君回國。”就這樣,公子欣時不辱使命,曹成公也回國復位了,他想重賞子臧,但子臧辭謝并再次辭去卿職、交還了封邑,從此退隱江湖,不再出仕。
魯成公率領的魯國大軍沒有遭受重大損失,但叔孫僑如并沒有停止顛覆的步伐。九月份,叔孫宣伯派心腹前往晉軍大營給郤犨送上厚禮,對他說:“魯國有季文子、孟獻子,就像晉國有欒武子、范文子,國家政令都是由他們制訂的。他們二人陰謀叛晉事楚。晉國如欲魯國聽命,請扣留季孫行父(季文子)并殺之,我在魯國殺掉仲孫蔑(孟獻子),魯國對晉國就不會有二心了,其他小國必會更加擁戴晉國。否則季孫行父回國后必將背叛晉國。”郤犨立刻稟報了晉厲公,在晉侯的授意下,晉國扣押了季文子,但晉國并沒有殺害季文子,而是把他軟禁在了晉國的苕丘城。
魯成公率軍返回了魯國,他命大軍在魯國西部的鄆城駐扎,自己也不再前行,同時命堂兄公孫嬰齊(子叔聲伯)前往晉國,拜請晉國放歸季文子。成公此時已經三十多歲了,心里非常明白,現在不能盲目地回到曲阜宮中,否則自己也有危險,必須率領大軍在外,方可保社稷平安、宗廟無虞。成公派人偷偷返回曲阜,聯絡孟獻子和臧孫紇,命他們率軍嚴加戒備,防止發生宮變。
公孫嬰齊(子叔聲伯)到晉國拜見了妹夫晉卿郤犨,代表魯侯送上重禮,問道:“敝國國君謹命臣叩拜晉侯和眾卿,季氏乃魯國之相,與敝國國君一起率軍討伐鄭國,不知何故被大國扣留?”郤犨回答:“季氏意欲歸國后叛晉投楚,故而留之于晉。貴國仲孫蔑與其同謀,如果剪除仲孫蔑并把季氏留在晉國,由聲伯執掌魯國國政,你我本是姻親,我們的關系不是比魯國公室還親近嗎?”
子叔聲伯一聽,說季文子和孟獻子叛晉投楚?真是無稽之談!他對郤犨說:“叔孫僑如的情況,您一定是知道的,他與寡君之母穆姜夫人有染,欲去除季文子和孟獻子而吞沒其家產、獨掌魯國朝政。如果除掉孟獻子和季文子,這就是拋棄魯國而懲罰寡君啊!如蒙上國不棄魯國,而承魯國始祖周公旦賜福,讓寡君能夠事奉晉國國君,則季文子、孟獻子二人乃魯國的社稷之臣。朝亡之,魯必夕亡。魯國靠近晉國的仇敵,滅亡之后就會變成仇敵,那還來得及補救嗎?”
郤犨說:“我可為聲伯請求封邑。”
子叔聲伯回答:“嬰齊(子叔聲伯自稱)是魯國的小臣,豈敢依仗大國以求取豐厚的官祿?嬰齊奉寡君之命前來請求,如果能得到您的準許,所得的恩賜就已經很多了,夫復何求?”
晉國朝中,晉卿范文子對正卿欒書說:“季氏在魯國,輔佐過兩位國君,妾不穿絲綢,馬不吃糧食,是絕頂忠臣。相信奸邪而拋棄忠良,如何面對諸侯?子叔聲伯受國君之命而無私念,為國家殫精竭慮,不為自己打算且不忘國君。如果拒絕他的請求,這是棄善從惡,還請正卿慎思!”
欒書和郤犨向晉厲公稟報后,晉國君臣決定釋放季文子回魯。曲阜城內,由于孟獻子和臧孫紇加強了戒備,而且魯成公率領大軍駐扎在西部的鄆城枕戈待旦,穆姜夫人和叔孫僑如的計謀失敗了。魯成公聽了子叔聲伯從晉國返回后的稟報,下令大軍返回曲阜。十月初,回到宮中的魯成公詔命放逐叔孫僑如于齊國,并在魯國大殿向群臣列數了叔孫僑如的數條罪狀,其中有“欲廢國常,蕩覆公室”的大罪。意思是說,叔孫僑如想要廢除國家的綱常,顛覆國君政權,這其實已是死罪了,放逐他到齊國,已是看在叔孫氏乃魯國“三桓”之一,這是給了先祖魯桓公顏面。同樣保留體面的,還有穆姜夫人,大殿之上宣讀的叔孫僑如的諸多罪狀之中,并沒有提到他私通先君夫人之事。
兩個月后,晉國護送季文子返回魯國,在鄭國的扈城盟誓而別。魯成公也派出軍隊到達扈城接應季文子回到了曲阜。成公親自出城迎接并在燕寢賜宴為季文子壓驚。席間季文子向成公奏請,成公的庶弟公子偃參與了此次叔孫僑如的叛亂陰謀,不能留在魯國。成公想起母親曾指著公子偃說:“此人可以取代你成為國君。”心中痛恨,對季文子說:“此人與叔孫僑如陰謀蕩覆公室、取代寡人,既然母親仍在宮中、叔孫僑如仍在齊國,則此禍患不可留,季相可即處置。”季文子又說:“叔孫僑如已放逐齊國,其弟叔孫豹曾隨國君出征,目前也隨叔孫僑如住在臨淄,叔孫氏在曲阜已無人。請國君裁斷,魯國從此再無叔孫氏,還是召回叔孫豹繼任叔孫氏宗主?”
成公說:“叔孫氏乃先君桓公之后,在魯國豈能無后?當命叔孫豹繼任叔孫氏宗主。”季文子領命出宮回到府中,全家為季孫氏宗主松了一口氣,季文子對家人囑咐,此次得以平安返回曲阜,一是有賴于國君護佑,二是子叔聲伯不為權利所惑,忠君為國,季孫氏后人當永世忠于魯君,與子叔氏世代交好,必與子叔氏同為魯卿,以感懷此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