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要趕我走
- 崛起1983:錦鯉四歲半
- 梅子青青
- 2184字
- 2023-07-05 19:46:26
早年的姜奶奶一個人辛苦帶大三個兒子。
如今的三個兒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老大和老二各自生養(yǎng)了兩個兒子。
就連年紀(jì)最小的老三,也和隔壁郭家堡的女子訂了婚。
雖說小兒媳的人選不怎么稱心,可姜奶奶想得開,娶媳婦是為了和兒子過日子,又不是和自己過日子。
她喜不喜歡又有什么要緊?
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糊弄下這輩子也就算了。
只是覺得姜禧可憐,不如把她養(yǎng)到自己名下也行。
她當(dāng)初能拉扯大三個兒子,現(xiàn)在就能拉扯大姜禧!
姜奶奶從餅干盒子里摸出兩塊冰糖,塞進(jìn)姜禧嘴里,話卻是對閆麗香說的:“我又沒說給你。”
閆麗香聽了,長長的松了一口氣,屁股也終于能安穩(wěn)地坐定在凳子上。
姜奶奶輕輕幫姜禧清洗干凈小臉,心疼地問道:“奶奶知道小禧是個好孩子,能不能和奶奶說說,郭彩蓮為什么說你拿她的雞蛋?”
胎毛稍微濕潤些許的姜禧,垂下了眼瞼:“今天是我的生日,她以前說過,生日要吃煮雞蛋,我以為那是給我的。”
說到后來,姜禧的聲音越來越小。
“姜奶奶,要是我沒有拿雞蛋,她是不是就不會生氣趕我走了?”姜禧的眼睛大大的,卻沒什么神采。
一雙眸子像小鹿一般惶恐,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哪里說得不好。
姜奶奶聽得心尖發(fā)顫:“傻孩子,奶奶喜歡你,奶奶養(yǎng)你。”
她心疼地把姜禧摟在懷里,眼淚撲簌簌地往下落。
可憐的孩子,她哪有什么生日啊,四年前的今天,郭彩蓮把她撿回家,所以就把這一天定了她的生日。
如今的郭彩蓮,滿腔心思都放在自己的親生孩子身上,哪里還會記得有關(guān)姜禧的事情。
“走,奶奶給你煮雞蛋面條吃。”
瞧孩子瘦的,身上連二兩肉都沒有,抱在懷里都覺得膈人,讓人心疼極了。
雖說閆麗香不會收養(yǎng)姜禧,可她還是忍不住提醒一句:“媽,不管怎么著,這是個孩子,又不是小貓小狗小羊羔,留在家里終究是個麻煩,還是等村長決定吧。我就不信,王鳳蓮明明已經(jīng)養(yǎng)活了她四年,真和她一點感情都沒有,說不要就不要了。”
最后這句話,算是戳中了姜奶奶的心窩。
不過在等村長幫忙安置之前,姜奶奶還是要帶著姜禧捯飭捯飭。
大兒媳劉芳是個不會說話的啞巴。
針對姜奶奶把小姜禧帶回家的事情,劉芳并沒有發(fā)表任何意見,只默默幫忙燒水,找衣裳。
姜奶奶擔(dān)心家里的毛巾過于粗糙,會擦疼小姜禧的細(xì)皮嫩肉,特地翻找出一塊干凈的紗布,幫姜禧擦洗身子。
別看姜禧成天被王鳳蓮指使著干各種粗活,可是她的肌膚瑩白如雪,細(xì)密的絨毛和青紫色的血管清晰可見。
坐在水盆里的姜禧,乖巧的像個瓷娃娃般任人擺弄。
姜奶奶輕輕幫她擦著頭發(fā),忍不住問:“小禧在想什么,給奶奶說說。”
姜禧想了一下,終究小心翼翼地說了一句:“姜奶奶,不要趕我走。”
聞言,姜奶奶一愣。
緊接著姜禧又道:“我有力氣,會干很多活,也可以少吃點飯,求你不要趕我走,好不好?”
一句話,把姜奶奶說得鼻子發(fā)酸。
她雖然沒有說話,卻用力點了點頭。
姜禧忽然咧嘴笑了,一下子撲進(jìn)姜奶奶的懷里。
她的嘴角是上揚的,眼淚卻吧嗒吧嗒地往下落,堪堪滴在姜奶奶的心尖上。
她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更不明白,王鳳蓮為什么非要趕走自己。
小姜禧覺得自己是沒人愿意要的累贅,只有姜奶奶愿意領(lǐng)自己回家,她就是自己最親的人!
等姜禧清洗干凈,抹了蛤蜊油,梳好小辮,再換了合體的衣裳出來時,姜家的其他人都看得傻眼了。
以前的姜禧總是穿著寬大灰黑的衣裳,渾身上下臟兮兮地?fù)觳窕稹?
竟是沒發(fā)現(xiàn),小家伙在清洗干凈之后,居然這么可人。
她的肌膚白里透紅,除了身上隱約可見的青紫痕跡,以及腫地老高的凍瘡小手之外,竟是個全縣都少見的小美人胚子。
看著和年畫洋娃娃一般可人的姜禧,姜奶奶更喜歡了。
劉芳不會說話,只笑瞇瞇地看著姜禧。
反倒是閆麗香咋咋呼呼地扔掉手里繡了一半的鞋墊,激動地圍著姜禧轉(zhuǎn)了一圈:“嘖嘖嘖,真是人靠衣裝馬靠鞍。還沒怎么打扮呢,小禧就美的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緊接著她又氣呼呼地罵了一句,“欺負(fù)這么漂亮的小孩,王鳳蓮也下得去手!心腸這么惡毒,她們一家遲早要遭報應(yīng)!”
正說話的時候,外面忽然響起的驚雷,把屋內(nèi)的幾人嚇了一跳。
姜奶奶看著忽然降臨的瓢潑大雨,忍不住感嘆:“真是奇了,往年這個季節(jié)根本不可能打雷,更不會有這么大的雨。”
閆麗香也說:“是啊,也不知道男人們的工作問得怎么樣了。”
姜家莊的后山處有一座小煤礦。
據(jù)說在二戰(zhàn)時期就已經(jīng)在開采了。
在機會不算多的福昕縣,去煤礦工作不一定是最賺錢的求財路,卻是最安穩(wěn)的。
多少人臉朝黃土背朝天,活一天,就要在地里侍弄一天莊稼的短暫生涯里,那個年代的礦工卻能享受到和機關(guān)事業(yè)單位一樣的退休工資保障。
光憑這一點,就足夠令人稱羨了。
可惜進(jìn)煤礦的門檻實在太高。
除非有錢有關(guān)系,一般人休想進(jìn)去。
姜家的三兄弟,已經(jīng)連續(xù)碰過兩次釘子了。
如果不是因為看到隔壁王鳳蓮家的男人成功入職煤礦,說不定姜家三兄弟連第三次嘗試的勇氣都不會有。
很快到了太陽落山的時間。
兒媳婦們?nèi)?zhǔn)備晚飯了,姜家的四個孫子,樂此不疲地圍在姜禧身邊爭執(zhí)不斷。
仔細(xì)聽的時候,竟發(fā)現(xiàn),他們居然在爭誰才是姜禧的親哥哥!
到頭來還是年紀(jì)最小的姜火最機靈,趁著哥哥們爭執(zhí)不休的時候,偷偷從兜里掏出一塊冰糖遞給姜禧。
姜禧小手攥著那塊糖,甜甜地喊了一聲:“謝謝四哥哥。”
其他三個小男生徹底傻眼。
得了便宜的老四姜火,則開心地像只猴子一般上躥下跳:“哈哈,我有妹妹了,我有親妹妹了!”
姜奶奶無心理會孩子們的吵鬧,她在窗口眺望多次后,終于發(fā)現(xiàn)姜家三兄弟個個縮著脖子,冒雨急匆匆跑回來。
一看到他們進(jìn)門,姜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問:“怎么樣了?報上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