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沒收
- 崛起1983:錦鯉四歲半
- 梅子青青
- 2585字
- 2023-07-05 19:46:26
姜三忠和姜禧才回到家。
就發現自家屋里擠了好多人。
除了姜家人和村長之外,還有許多瞧熱鬧的村民,以及兩位民警。
村長姜慶看到他們回來,第一個率先開口:“三忠,你可算回來了。這是咱們鎮派出所的兩位同志,過來找你問狗頭金的事。”
兩位民警,一位年長一點叫趙東,一位年輕一點叫劉飛。
劉飛年紀輕,性子急躁,一看見姜三忠便開口問道:“你就是姜三忠?聽說你撿了一塊狗頭金,能不能拿出來讓我們看看。”
姜三忠皺著眉頭沒有行動,反而問道:“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劉飛的眉毛一豎,眼瞅著就要發火,還是一旁那位年長一點的民警攔住了他。
趙東的年紀稍微大一些,見過的市面也要多一些。
這會兒和姜三忠說話的時候,他的語氣相較溫和一點:“我們接到群眾舉報,聽說你撿了一塊狗頭金,所以上門來查看情況。”
這時,村里那些看熱鬧的人急了,一個個連連催促姜三忠趕緊把東西拿出來。
別人這么說也就算了,就連姜奶奶姜亞平,也跟著問:“三忠,狗頭金賣了?”
警察上門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姜奶奶心里怵啊。
姜三忠無奈,只能把狗頭金從身上掏出來。
眾人看到這塊不規則的,通體金光閃閃的“石頭”,一個個羨慕不已。
兩名民警也愣住了,他們沒想到,姜三忠手里真的有狗頭金。
就連姜慶也激動地接連問道:“三忠,這塊狗頭金是從哪撿來的?”
“不是我,是小禧在村里撿的。”姜三忠說。
大伙立即把目光齊刷刷落在姜禧身上。
姜慶畢竟是村長,腦瓜就是轉得快,趁民警查看狗頭金的功夫,連忙把姜禧的事情繪聲繪色地說了一遍。
“我知道咱們有政策,不管撿到了什么都屬于國家財產。我們不要求別的,只希望能盡快幫孩子解決戶口的問題,耽誤了啥,也不能耽誤了小孩上學!”
說話的時候,姜慶還沖著姜三忠不斷使眼色。
狗頭金的事情既然被人知道了,姜三忠再想私藏明顯不可能,何不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撈點實實在在的好處。
趙東和劉飛在把狗頭金細細查看一番后,為難地表示道:“你們主動把寶貝上交國家,肯定要受到表彰的。不過具體給你們什么好處,我倆說了也不算。”
“這樣,我們先把東西拿去鑒定。畢竟這玩意咱們誰也不懂,是不是狗頭金還不一定呢。就算真的是狗頭金,也得領導們開會研究,才能決定給你落實什么獎勵。”
民警說的沒錯。
就這樣,兩位民警拿著狗頭金去做鑒定了。
哪怕民警已經拿著狗頭金離開了,姜家依舊熱鬧不已。
“三忠,你們家啥時候撿到的狗頭金?你小子不夠意思啊,怎么一點消息都沒透出來。”
“鑒定出來后,如果真的是狗頭金,你小子可就發了!”
“姜禧好好想想,你究竟是在哪里撿到的狗頭金,咱們也去碰碰運氣。”
一塊狗頭金的出現,就像往熱油鍋里潑了一瓢冷水,頓時把人們的情緒點燃。
和大家的肆意暢想不同,姜家人面對這件事時,顯得格外平靜。
吃晚飯的時候,姜亞平沖著大伙叮囑道:“狗頭金的事情你們別惦記了。我和村長打聽過了,不管撿到什么寶貝,都要上交國家的,和咱們老百姓沒啥關系。以后該干啥干啥,別盡想些有的沒的。”
周圍是一圈死寂,小孩子們不懂事,不明白狗頭金的價值。
大人們則各有心事,閆麗香終究沉不住氣,開口埋怨道:“這么貴重的東西,就算不能換錢,留在家里當傳家寶也是好的呀。就這么平白給了別人,怎么想都覺得憋氣。”
“你可少說兩句吧。”姜二忠不耐煩地阻止道。
他們也不想把狗頭金交出去,可是能咋辦?
警察都上門了!
姜亞平同樣皺眉:“咋地,啥好事都是你家的,你比法律都大,天王老子都得聽你的唄!”
閆麗香不說話了。
“要是能因為這件事,把姜禧的戶口安頓好,倒也行吧。”姜三忠說。
這是他的底線。
要是那幫人想空手套白狼,姜三忠就算拼了這條命,也要幫姜禧把狗頭金要回來。
姜禧不懂大人心里的小九九。
她只是單純覺察到大家的心情不好,拉著姜亞平的袖子,討好地問道:“奶奶,要不我再去撿一塊吧。”
嚯,好大的口氣。
聽姜禧的意思,撿狗頭金,就像在路邊撿小石子一樣簡單。
大家看在她只是一個四歲半小孩的份上,這樣的承諾只當笑話聽聽看,并沒有太放在心上。
姜亞平知道姜禧是個一根筋的性子,但凡是她認準的事情,一定會削尖了腦袋去做。
于是特地找姜禧叮囑了好幾遍:“傻孩子,像狗頭金那樣的寶貝,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撿到的。你能撿到一塊,已經很了不得了,不可能再找到第二塊。乖孩子好好上學,其他的事情就別操心了。”
姜禧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不過看家里的氣氛不是很好,她還是默默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姜三忠把姜禧送去學校讀書。
似乎早就猜到他們會來,老師姜小芹早早站在學校門口候著。
今天的姜小芹依舊穿著昨天那身衣裳,讓人奇怪的是,她腳上的那雙襪子依舊雪白嶄新,仿佛從未浸染過腳汗一般。
姜禧總忍不住盯著姜小芹的襪子看。
姜小芹樂呵呵地和姜三忠打招呼,說了一些讓他安心之類的話,便拉著姜禧的小手往學校走。
為討好姜三忠的歡心是一方面,實際上,姜小芹確實蠻喜歡姜禧的。
尤其牽著姜禧站在同學們中間的時候,更能清晰地把姜禧襯托成年畫娃娃一般可愛。
和那些上躥下跳、滿地亂爬、吱哇亂叫、又哭又鬧的孩子不一樣。
在姜奶奶身邊養了一陣,姜禧手上的凍瘡和身上的傷勢,已經愈合的就剩下淺淺的印。
她身上穿著干凈得體的小衣裳,一張抹了香香的小臉,白凈地像瓷娃娃似的。
兩條細細的麻花辮扎在腦袋兩側,隨著她走路的動作,麻花辮一甩一甩的,簡直靈動極了。
更重要的是,姜禧說話的時候柔聲細語,別看人不大,可是說出來的話要多可心有多可心。
這會兒看到老師帶著她走上講臺,臺下瘋玩的孩子們忽然像得到號令一般,全都乖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坐好。
他們中的很多人,就算之前沒有和姜禧接觸過,也多多少少從自家大人的嘴里,聽說過一些有關姜禧的事跡。
這會兒看到姜禧也來上學,一個個都瞪著好奇的大眼睛,上下打量著眼前這位村里的話題人物。
“同學們,這位是我們的新同學姜禧,以后她就是你們的同學了,大家要友愛相處,共同進步哦。”說完,姜小芹帶頭鼓掌歡迎。
乖乖坐在座位上的孩子們,也跟著老師熱情地鼓動巴掌,其中拍巴掌最熱烈的,就要數姜凱了。
姜禧能來一起上學,他比任何人都要開心。
“大家好,我是姜禧。”姜禧的聲音甜甜的,環顧教室一圈,在那幫孩子中間,發現了不少熟面孔。
其中一個身材消瘦的男生,率先舉手起立:“老師,讓姜禧和我坐同桌吧!”
說話的是村長姜慶的大孫子姜川。
姜川身材精瘦,個頭拔高,一雙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
看向姜禧的時候,小姜川的笑容里盡是靦腆的笑,見姜禧也在沖著自己笑,他不自覺地挺高了小胸脯。
根本不會把其他同學的懊惱和不屑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