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士在掏出玉玦之前,鄭辰就已通過神識,探查到他身上有一件法器。
眼下見張道士掏出了玉玦,鄭辰皺眉蹙眼了起來,意識到這個老道士要對他出重手了。
張道士掏出玉玦后,一手握緊玉玦,隨著真元的灌入,玉玦閃閃發亮。
“去!”張道士喝了一聲,將玉玦擲出。
只見,玉玦化成一個旋轉的光輪旋向了鄭辰,威勢不小。
然而當這光輪旋轉到鄭辰身前,也被鄭辰的真元罩擋下。
“砰”的一聲,光輪消散,玉玦即將落地,被鄭辰迅速伸手接住。
張道士唯一的一件真法器,就這般輕易地落在了鄭辰手里。
張道士這次張皇失措了,意識到鄭辰的修為怕不止第二境,多半是個第三境的修行者啊!
饒是如此,他還是忍不住道:“你……你還了我的法器,我這便告退。”
鄭辰冷冷一笑,再次對張道士揮了揮手,又一道真元化成的氣波撲向了張道士,這第二道氣波可比剛才的第一道氣波強勁多了。
“砰”的一聲,張道士的真元罩再次被氣波撞散,這次他被強力掀出了大廳,砸落在門口的石磯下。
張道士扎掙著起身,嘴角流出了血色。
他哪里還敢再要自己的玉玦哦,忙轉身落荒而逃,心中叫喊:“了不得了,竟出現如此年輕卻已是第三境的散修了!”
心中也感到委屈,覺得自己今日不吉利。
先是有些狼狽地離開榮國府,又有些狼狽地離開寧國府,而現在更是被一個年輕的散修輕易打得落荒而逃。
鄭辰站在大廳門口,望著張道士逃跑,沒有追。
他推測,張道士應該屬于寧朝的官方修行者。
心中感嘆:“終于到了跟這個世界的本土修行者交鋒的時候了!”
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
他已經穿越到這個世界有一年多了,且這一年多一直待在國都神京,到現在才惹來這么一天,他已經感到慶幸。
現在的他,已經重修到第四境,他還會很玄妙的穿墻遁地術。
像張道士這種本土修行者,他若有意滅殺,只是小菜一碟。
此刻,鄭辰在大廳中盤膝而坐。
他拿起玉玦,仔細探查了一番,心想:“雖只是一件下品的法器,但好歹是我來到這個世界得到的第一件法器。”
這塊玉玦,他可不會輕易還給張道士了。
隨即,他修行了起來。
他要在這大廳中一面修行一面等待。
他推測,張道士此去,可能會招來其他比張道士厲害的本土修行者。
他要以最好的狀態迎戰!
……
……
張道士從鄭宅落荒而逃后,緊接著便來到了東城的道宮,找了他師尊護國真人葛儀。
再接著,張道士又急匆匆進入了皇城,來到了皇宮,求見了孝正帝。
然后,一名武官離開了皇宮,前往鄭宅。
這名武官叫季峰,是個中年,乃是皇宮侍衛處的從一品武官。
與此同時,孝正帝暫且放開了手頭的國事,在神衛紫凰的貼身護衛下,出宮前往東城的道宮。
孝正帝此次出宮從簡,沒擺出大陣仗,因此很快便抵達了道宮。
季峰則獨自一人騎著一馬,來到鄭宅。
看門的門子,見到突然有一名穿著高級官服的武官上門,恭聲問到:“請問這位官爺有何事?”
季峰道:“鄭辰道長可在?”
門子道:“我家道爺在家。”
季峰道:“告訴他,說皇宮侍衛處內統領有事找他。”
門子傻了眼,天啊,皇宮侍衛處的內統領竟然來找我家道爺了!
這門子知道,皇宮侍衛處內統領是從一品武官,級別跟提督一樣。
門子豈敢怠慢,忙進去傳話。
很快,管家范庚將季峰領進了中路大廳。
鄭辰依然盤膝坐在大廳里,見季峰走進,他才站起身,已經通過神識感應到對方身上有真元,又一個本土修行者!
先是神秘紫衣女,再是張道士,加上眼前這個侍衛處內統領,鄭辰已經發現了三個這個世界的本土修行者。
鄭辰可不會因此就認為這個世界的本土修行者不少,相反,他判斷這個世界的本土修行者很少,甚至少得可憐。
否則他穿越一年多,一直待在國都神京,也不會到現在只發現了三個。
而且,若修行者不少,關于修行之事,便會在民間傳開了。
鄭辰微微一笑:“不知內統領大人突然登門找貧道所為何事?”
季峰下死眼把鄭辰釘了兩眼,然后便道:“皇上有旨,宣道長前往道宮覲見。”
鄭辰微皺眉頭。
他此前推測,張道士落荒而逃后,可能招來比張道士厲害的本土修行者,今日會繼續跟本土修行者戰斗。
現在竟招來了季峰這個侍衛處內統領,還被當今皇帝宣召……
而且,不是去皇宮覲見,而是去道宮!
鄭辰聽說過道宮,但不算了解。
既然這個世界的皇帝要見他,他去見便是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已經第四境的他,有不小的底氣,哪怕孝正帝要謀害他,哪怕能派出相當于他前世第五境的高境修行者,也很難殺了他。
當即,鄭辰騎著自己的馬,跟同樣騎著馬的季峰,一起離開了鄭宅,繞過皇城之北,前往東城的道宮。
……
……
當鄭辰來到道宮的時候,孝正帝已經等在這里。
面積堪比一座王府的道宮之內,有一個面積很大的道場。
道場的其中一面,建有一座三層高的樓閣,雕梁畫棟,飛閣流丹,有些壯觀,名為“問道樓”,其他三面則都被很高的圍墻圍著。
此刻,已經人到中年的孝正帝,就站在問道樓的三樓欄桿邊。
他的左右兩邊站著幾個人。
一個便是神衛紫凰。
一個是護國真人葛儀。
一個是中年道士,腰間掛著一根打妖鞭,他是章道士,他的姓氏跟張道士的姓氏,發音相同,只是字不同,他雖是中年,卻是張道士的師兄。
一個是現任的道錄司正堂葉生,這是個老道士。
還有一個老僧,法號曇修,曾被太上皇定熙帝封為“護國法師”,現在依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