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陳垚杠上了
- 大明萬戶侯
- 墨香閣大哥
- 2019字
- 2023-07-17 09:15:51
朱厚照一看兩人爭論上了,不禁頭疼,可他看向陳垚時卻發(fā)現(xiàn)這家伙津津有味的看著他兩爭論,好像這說的是別人的事一般。
朱厚照樂了,差點笑出聲來,還好及時忍住,不然非被群臣勸諫不可。
眼珠子一轉(zhuǎn),他開口叫道:“平江侯!”
陳垚正看的津津有味呢,耳畔傳來叫聲,想也不想的抬手示意叫他的人別搗亂。
站在他后面的武清伯趙承慶輕聲提醒他,他才驚覺的看向朱厚照:“皇上叫我呀!臣聽著呢。”
這假模假樣的樣子讓朱厚照差點笑出豬叫聲,這小子太好玩了,之前睡著了還以為自己不知道,現(xiàn)在又看戲,忘了人家是在議論怎么處罰他呢。
當然、也只有朱厚照這樣愛玩的皇帝才會這樣,要是換個皇帝,陳垚這樣子不被治罪才怪。
“你自己說說,該如何處罰你呢?”
朱厚照把問題扔給他,饒有趣味的看著他如何回答自己。
陳垚很認真的模樣想了想才開口道:“剛剛毛閣老說錯了一件事,說臣的戰(zhàn)功已經(jīng)封侯賞過了,這是不對的,臣記的封侯是因為臣尋找并培育出高產(chǎn)的紅薯才對吧?這跟戰(zhàn)功應該沒關(guān)系吧?”
朱厚照一聽“對呀!自己差點被毛紀給混淆了。”
看向毛紀問道:“毛閣老,朕覺的平江侯這話是對的,你怎么看?”
毛紀只好拱手回答道:“皇上圣明,平江伯升為侯爵的確是因為紅薯一事。”
話鋒一轉(zhuǎn),他繼續(xù)說道:“但江西剿匪之戰(zhàn)功,朝廷也賞賜過了,因此臣認為他的過錯也必須罰并沒有錯。”
“行,有這句話就行了,那這事無論賞罰已經(jīng)跟侯爵之事無關(guān)了是吧?”
陳垚臉上露出笑容,開口問毛紀道。
毛紀對此問題并不回復,只是看著他等待后文。
他也不在意,自顧自的點頭,像是對方承認了一樣繼續(xù)說道:“既然之前的戰(zhàn)功賞賜并不是很豐厚,那同樣因為這一戰(zhàn)要受罰,自然不能太重了,臣認為罰臣一個月俸祿……”
說完看到大家一副要吃了自己的模樣,趕緊弱弱的改口道:“要不兩個月?最多三個月了!”
說著叫起撞天屈來道:“皇上!臣很窮的,當初先父被劉瑾那沒卵子抄家,多少浮財都沒記錄抄家清單中,臣家里現(xiàn)在老鼠進去都會哭著跑出來的。”
朱厚照臉上一僵,這事自己當然知道,只是睜一眼閉一眼沒去理會罷了,可當事人自己說出來,自己如何敷衍呢。
就在這時,都察院御史陳琳像是發(fā)現(xiàn)什么寶貝一樣,跳出來質(zhì)問道:“我記得當年平江伯抄家時良田萬頃,商鋪數(shù)十間,黃金白銀,珍珠寶石都是車載斗量,這樣還有沒記錄的,平江侯還敢叫屈,這么多財物臣有理由懷疑平江伯一脈貪污,臣要彈劾平江伯三代。”
“臣附議!”
汪金馬上站出來,給陳琳一個你是好哥們的眼神,再惡狠狠的瞪一眼陳垚。
陳垚看向他兩嘆了口氣,露出一副悲憫的神情道:“本侯很可憐你兩,真的,就你們這樣的家里,一輩子吃不上三碗菜,哪里知道什么是貴族呢,草民出身理解不了貴族這不怪你們,你們祖上太窩囊了,不敢跟著太祖、太宗去拼命,難怪只能是泥腿子。”
“你……”
兩人氣的臉都紫了,雙雙指著陳垚,可話剛出口就被陳垚打斷:“你什么你,我陳家五代伯爵,不說當初封爵時的賞賜,就歷代先祖戰(zhàn)功赫赫,哪一次沒有賞賜,五代積累豈是爾等泥腿子可以算得清的,爾等自己祖宗不爭氣,還敢來污蔑我等勛貴,你們這是紅眼病,喪心病狂的見不得他人好,你們圣賢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啊!圣人教你嫉妒別人了嗎?還是圣人教你污蔑、誹謗他人能得到利益!”
滿殿頓時嘩然,文官們紛紛叱罵陳垚狂悖無禮,可這回武勛們也沒閑看著了,全部力挺陳垚,雙方對罵起來。
大明的武臣被壓制幾十年了,土木堡之后武勛就漸漸被壓制,但還沒到武勛不敢說話的地步。
四年前英國公張懋去世,才標志著武勛沒了領(lǐng)頭人,這老頭九歲襲爵,經(jīng)歷了景泰、英宗、憲宗、孝宗、正德五位皇帝。
正德十年張懋去世,被朱厚照追封寧陽王,他在世時候武勛雖然權(quán)利削弱了,但他依然可以參與中樞合議。
“咦!你們文臣不是最講殿前禮儀了嗎?怎么吵架時也不管皇上坐在那了呀?難道是對你們有利的你們就講,凡是不利的就裝作不知道了?”
突然,陳垚大聲驚訝了起來,滿殿頓時為之一靜,這是誅心之言呀,直接把文官們的遮羞布給揭開了。
梁儲苦笑著看著毛紀,眼神中有責備的意味,本來自己那建議后可以快刀斬亂麻的,可這家伙偏偏橫生枝節(jié)。
毛紀也無奈,這下事情大條了,已經(jīng)上升到文武之爭,乃至禮儀之爭上面去了,可自己并沒有故意打壓陳垚的意思呀。
梁儲輕嘆一聲,低聲道:“維之不知平江侯性情跳脫、不受拘束,是個順毛驢,這種人只能安撫,除非大過錯,否則別理他才是最好的。”
次輔蔣冕皺眉喝道:“平江侯此言何意?汝是要引起文武之爭嗎?”
陳垚馬上回懟道:“是誰在引導文武之爭的你心里清楚,自土木堡之后,不是文臣趁著武勛先輩死絕,插手武官行政,讓五軍都督府成為擺設,小小一個兵備道就能凌駕一衛(wèi)指揮使,頤指氣使像訓兒子一樣嗎?你們口口聲聲拿祖宗之法說事,但卻置太祖律于何地,文武分制,互相制衡才是長治久安之道,你們飽肚圣賢書不知道嗎?”
陳垚索性引發(fā)這大炸彈,頓時再次引起口誅筆伐,但武臣們也不相讓,因為眼見著皇帝一直不語,明白這是個機會。
“我呸!說我亂國,亂我大明者正是你們這些嘴上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文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