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征服世界完全手冊
- (加)瑞安·諾思
- 5251字
- 2023-07-10 15:24:30
導言
你好,謝謝你閱讀我這本關于統治世界的書
光聰明不夠……你得勤奮、努力。聰明不是特權,它是天賦,你應該用它造福人類。
——奧托·奧克塔維斯博士,
也就是“章魚博士”,《蜘蛛俠2》,2004年
一般來說,超級大反派肯定是壞人。我知道,我自己就寫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
我在為漫威和DC漫畫這樣的公司工作時,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反派角色構思各種陰謀詭計。無論要塑造的角色是狂野任性的古代神祇、永不死亡的巫師、心懷叵測的外星人、陰險惡毒的軍閥、犯罪天賦異稟的億萬富翁、嗜血成性的殺人狂魔,還是比以上角色都要更惡劣的超級大反派(毀滅博士[1]),他們每個月都需要把自己的邪惡事業推向更為大膽的全新高度。此外,為了能讓讀者接受故事設定,這些陰謀詭計還得看上去切實可行。實際上,不只是得看上去切實可行,還得真的奏效……直到這些陰謀詭計被主角團阻止為止。
超級英雄漫畫的真相就是,無論反派們多么努力,無論他們的計劃有多么接近成功,他們總會在最后一刻失敗。這是常識了。主角們總能在一番努力后找到某些此前未知的力量、設計出絕妙的方案、獲得關鍵人物的同情或是發現一些逆天的裝備。這其實也遵循了講好故事的唯一普適法則:主角們越是接近失敗(反派們看上去越是像要獲得勝利),他們最后的反敗為勝才越是讓讀者感到過癮。這條法則不僅是虛構作品的黃金法則,放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奏效:勢均力敵的冰球比賽往往無聊透頂,但如果你支持的隊伍原本一直落后,直到最后一節才追上來,并且在點球大戰中以一記驚世駭俗的射門逆轉局面,獲得勝利,那可就精彩極了。
就像我剛才說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如果把這條普適法則同漫威的所有者迪士尼公司以及DC的所有者華納傳媒聯系起來,你就會發現一個可怕的真相。數十年間,地球上兩大頗有影響力的國際公司在眾目睽睽之下,高薪聘用一些極有創造力的人,設計出越來越多的方案來統治地球——而且這些方案之所以會失敗,僅僅是由于各種巧合,由于我們這些作家故意在各種細節上使壞。一旦認識到了這點,你馬上就會進一步發問:要是這些超級大反派沒有失敗呢?要是主角們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計劃,它們極為睿智、大膽、無畏,主角們連預測都無法預測,又何談破壞它們呢?另外,既然超級大反派可以在虛構作品中做到這些,那么如果現實世界中有人這么做了,又有誰可以扮演超級英雄的角色呢?這就是本書的起源: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在多年的工作中不僅嘗試設計了各種統治世界的方法,而且,多虧了我的科學背景[2]……
我真的得到了可行的方案。
另外,我和大多數超級大反派不同,我很樂意把這個完美計劃分享出來。
等等,把統治世界的方法告訴別人,會不會有什么倫理道德上的問題啊?這看上去就像是會被倫理學家描述成“大錯特錯”的行為。
這個問題非常合理,所以我們得先把它解決了。詳細指導讀者打破地區、國家乃至國際性法律的條文和限制,使得你們可以將地球以及所有人類的命運握在手中,這是否真的“不合倫理”(并且存在潛在危險)?
我的意思是……或許的確如此?收費高昂、訓練有素的律師和倫理學家一定會給出肯定的答案,但我已經撰寫了這本書,顯然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很遺憾,你得不出一個確定的結果。
好在,我們可以借助假設性準則規避所有這些有關“對”“錯”“作者應當承擔嚴肅法律責任”的爭論。所以,我要強調:我將要闡述的一切內容,都僅僅是一種思想上的探索,目的是探索人類在技術、歷史和發明方面的極限。我在本書中提出的任何所謂“計劃”都完全是假設性的,絕對不會付諸實踐。換句話說,我只是告訴你如何在腦海中構思統治世界的方案。(除了關于克隆恐龍的那部分內容。雖然《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拍得有些驚悚恐怖,但客觀上來說,克隆恐龍這個計劃還是相當不錯的,只要方便,你應該盡早把這件事做成。)
所以,放輕松,盡情享受這本書帶給你的快樂吧。我們都只是為了快樂地消磨時光,如果我們中的有些人最后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在腦海中)掌握了(想象中的)國家權力,那也只是意外。凡事總有意外。
所以,讓我們馬上來統治世界吧。
你沒看錯,是我們。
我們擁有的第一大優勢是:沒人覺得漫畫書中超級大反派的計劃會真的在現實世界中實施。這就意味著,不太可能會有所謂的“英雄”在最后一刻突然冒出來,破壞我們的計劃。另外,雖然在現實中,我們無法獲取像精神控制頭盔和收縮射線這樣的科幻武器,但這其實也是我們的第二大優勢:別人也不會有這樣的玩意兒。對超級大反派來說,一個沒有超級英雄的世界要比到處都是超級英雄的世界更容易控制。在電影《復仇者聯盟:無限戰爭》中,滅霸為了獲取終極勝利,必須處理掉幾個擋路的超能力傻瓜——包括但不限于一個超級士兵,一個狂暴的怪物,一個身穿鐵制飛行服、熱衷于慈善事業的花花公子億萬富翁,還有一個可以從手腕里發射出蜘蛛絲的少年。
而我們就不會被這些奇奇怪怪的人打擾。
不過,我剛才用“傻瓜”描述超能力主角團,用“終極勝利”形容反派的目標,可能是有些言之過早了。我們首先得就“超級大反派”的定義達成一致。這個詞看上去很簡單:“超級”意味著更厲害,“反派”意味著壞人。所以,超級大反派就是更厲害的壞人。結了,對吧?
那讓我們再看看超人。
超人可以飛,而且縱身一躍就能躍過無數高樓(這個能力比飛行遜色一些,但他自己似乎總是提到它)。他行進的功率超過火車頭(如果這里指的是全球功率最強的火車頭的話,那就意味著超人的功率能達到約12 000馬力),速度快過飛行中的子彈(這意味著超人的速度至少可以達到120米/秒,如果這里說的是高速彈匣發出的子彈的話,那這個數字得躍升到1 700米/秒)。再加上他的眼睛可以發射激光,呼吸可以冷凍物體,就能力來說,我們普通人與超人之間的差距,恐怕比螞蟻和我們之間的差距更大。因此,“超級”顯然并不只是代表“更厲害”,更是代表了“超越”。超人不只是人類的一個加強版本:他能做到普通人根本沒法做到的事。因此,超級大反派與反派之間的關系也應該不同于我們和邪惡螞蟻[3]之間的關系。超級大反派不只是反派的重大升級版本,前者還能做到后者做不到的事。
比如,讓世界變得更好。
沒錯,雖然聽上去有些反直覺,但最大的反派早就不會為了作惡而作惡了,他們不會像你想的那樣壞笑著把無辜的人綁到鐵軌上。相反,現代反派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共情。他們的任何行為背后都有大家都能理解的動機。他們希望統治世界的理由也都是那些你在品茶、看新聞時能想到的——歸根結底無非就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好。只要那些傻瓜能聽進意見,世界肯定能變得更好。我愿把這樣的反派稱為“啟蒙的超級大反派”,一些有雄心、有能力、有智慧、生存在現有權力架構之外的人想推動一項僅憑現有權力體系做不到的事業。這聽上去危險嗎?聽上去邪惡嗎?這樣的描述同樣適用于任何超級英雄,包括像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蜘蛛俠、驚奇隊長、松鼠女俠這樣的史詩級超級英雄。
誰不喜歡這種人呢!
我們要怎么做
寫寫雞鳴狗盜的方案,讓你確信我對這些計劃有信心,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最后的結果八成是讓你覺得我是一個自高自大、生活在自我欺騙中的可憐蟲,讓你懷疑我的靈魂已經迷失在自我想象中。這很正常。所以,我選擇了一種難度大得多,但效果也會好得多的方式。我不會說服你相信我能完成這些雞鳴狗盜的方案。
我要讓你相信你能做到。
因此,這本書就是教導你成為超級大反派的教科書,課程馬上開始。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還是科普圖書的讀者,但你即將學到的知識涵蓋物理、生物、歷史、技術、計算機和太空(涉及人類狀況、宇宙以及我們在其中的位置)等多個領域,遠遠超出你之前所了解的范疇。我將致力于幫你變成早該有的樣子:一個英勇無畏的人,一個前所未見的人。
一個超級大反派。
大多數犯罪都很“小兒科”,缺乏創意、自私自利、平庸無比,我當然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些事情上。相反,我想讓你關注9個最為重大、最為大膽、最有挑戰性的超級大反派計劃。雖然它們的靈感來自漫畫和通俗小說,但它們的理論基礎完全是真實存在的科學與技術,無須借助任何像反引力發生器和不穩定原分子這樣的漫畫橋段。我——一位訓練有素的科學家、專業的反派計劃設計大師——親自策劃、研究、設計了這9個偉大的計劃,確保它們在科學上準確并且可以實現。當然,完成這些計劃并不容易,否則也配不上我們的雄心壯志。要想實現我們的宏圖大志,你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而且不能只看到世界的現狀,更要知道它可以朝著怎樣的理想方向發展,然后再拿出決心和智慧讓這個理想國成為現實。換句話說,要想實現這些計劃需要超級大反派一般的野心、動力——當然還有資金支持。
最后一點正是問題的關鍵所在:要想完成我們的計劃,肯定需要錢。但別怕!即便你怎么也沒辦法搞到完成本書所有計劃所需的資金(其實也不過55 485 551 900美元……搞不好還用不了這么多),其中還是有不少成本低得多的項目,比如向1 000年后發送一條消息,成本才不到19 000美元![4]不過,為了以防萬一,本書中還介紹了如何將初始投資轉化為幾乎無限的流動資本(參見第5章“鉆到地心,把它作為‘人質’,解決你的所有問題”)。
在你開始探索本書隨后即將介紹的各種計劃之前,你首先會碰到一段很適合放在這里的邪惡猜想,然后才會進入所有計劃的背景介紹。我的意見是,別把這段邪惡猜想看成“必讀材料”,把它當成“僅供參考”即可。接著,在討論各種方案的細節之前,我們會先研究一下前人那些不怎么優秀的嘗試——他們可不像你這位超級大反派這么出色,但他們的目標同我們一樣。然后,我會總結你在執行計劃時應當注意的各種不利因素,以及可能面臨的各種不利后果(主要是為了表明,我可是盡職盡責的),以防萬一你被拘捕——當然,我相信后者的可能性還是微乎其微的。接著就是介紹計劃本身了。我會列出每個計劃的執行要點,詳細介紹所需的投資和潛在回報,并且給出完成計劃的預估時間。書中的插圖都是由我的助理卡爾利·莫納爾多繪制的。你會發現,全書到處都是這些插圖,原因有兩個。第一,這些插圖非常棒。第二,書里不放圖片的作者都是懦夫,他們害怕圖片這種更直觀、更能引起共鳴而且確實更有吸引力的視覺媒介會令他們筆下的文字黯然失色。
你可以按照順序依次閱讀這些計劃。我們會先講述超級大反派應該具備的基本盤(比如建立秘密基地和私人王國),再介紹更為大膽的計劃,比如克隆恐龍、控制天氣,直到最后獲得永生。不過,如果你等不及要跳著讀,那我也不反對:所有章節都可以互相參照、檢索,所以你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相關信息。
好了,現在我們就出發,怎么樣?這個世界可不會自己統治自己。

小托馬斯·米基利
真的有人可以完成書中的所有計劃,并且對世界產生那么大影響嗎?乍一看似乎不太可能,但這只是因為你沒聽過小托馬斯·米基利(Thomas Midgley Jr.)的事跡。
米基利出生于1889年5月18日,他在短暫的一生中為含鉛汽油(這玩意兒毒害了數不清的人——其中也包括米基利自己,他為了證明含鉛汽油是安全的,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把這種物質倒在手上,并且吸入了揮發出來的氣體)和氯氟烴(這種物質快速地消耗了地球大氣中的臭氧層,所以,為了保護地球家園,大多數國家在氯氟烴問世幾十年后就不得不聯合起來,一致同意禁止生產它)的發明做出了巨大貢獻。1944年,米基利最終被自己的一項發明殺死了。他精心設計了一套幫助自己起床的繩索與滑輪系統,結果卻不幸被勒死。從沒有人找到充分證據表明米基利是故意用這些發明傷害別人,這意味著他在世期間造成的死亡與苦難都只是意外。這反過來又引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要是米基利真的想要用這些發明做不利于世界的事,他能做到什么程度?
[1] 他是一位穿越者,一位科學家,也是一位魔術師,也譯作末日博士。即便是像雷克斯·路瑟(DC漫畫中的超級大反派)這樣強大的角色,也無法對他施放魔法。
[2] 在我開始超級英雄漫畫創作職業生涯之前,多倫多大學授予了我理學碩士學位,那可是貨真價實的。(我在大學里學的是計算機語言學,但經過這些課程的訓練,我也同樣很擅長閱讀科研論文。)
[3] 我們都知道,螞蟻以集體社會的形式生活——我們有時稱其為“超有機體”(看這里又出現“超”這個前綴了)。在這樣的組織形式中,各成員緊密合作,分工明確,任何個體離開了集體都不可能存活太久。因此,螞蟻中的超級大反派很可能具有強烈的個人主義傾向,它會試圖殺死蟻后,從而統治這個蟻穴。實際上,在包含多個蟻后的蟻群中,一些蟻后正是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主導權。不過,目前還沒有出現工蟻(也都是雌性螞蟻,但沒有生育能力)試圖掌管蟻群的記錄。順便一提,領地毗連的蟻群有時會團結合作,形成擁有百萬只螞蟻的“超大蟻群”,而非相互爭斗。2009年,我們發現幾個被人為引入日本、美國和歐洲的阿根廷螞蟻超大蟻群其實是某個全球性極大蟻群的一部分。當把這些來自各大洲的蟻群放在一起時,它們并沒有相互爭斗。這就使得螞蟻成了全球社群成員數量最多的物種——連人類也比不過——我們就以此結束這條有關螞蟻的腳注吧。
[4] 滿足你的好奇心:就2021年的情況來說,全球大概只有20個人能夠負擔得起實現本書所有計劃所需的全部資金(接近560億美元),但能夠付得起19 000美元的人,至少有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