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幾何知識的萌芽

中國古代對于圖形的認識,起源是很早的。大約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就是歷史學上所稱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部分人已經(jīng)拋棄了游牧生活,在肥沃的平源上定居下來,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由于人們對自然的斗爭已經(jīng)由被動轉(zhuǎn)向主動,對于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和空間開關(guān)的認識,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在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從生產(chǎn)勞動中認識了簡單的幾何圖形,有了幾何知識的萌芽。

近幾十年來,特別是在解放以后,我國的考古學家和基本建設工作人員等,從地下發(fā)掘到了許多殷代以前(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上面畫著各式各樣的幾何圖案。例如1953年在安徽靈璧和浙江嘉興發(fā)現(xiàn)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上,掘到了不少碎陶片,上面就有方格、米字、回字、椒眼和席紋等幾何圖案,比較遲一些的,又有在河南安陽的殷墟中發(fā)掘出來的車軸,上面刻著五邊形、六邊形以至九邊形的圖案裝飾;陜西寶雞出土的陶器上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圓等(如圖1);

殷、周兩代的青銅器上,一般也都有美觀的花紋;殷代甲骨文里的田字,還寫成了許多小方塊。更遲一些的,象西安出土的漢磚,上面有方形、回紋形等幾何圖案(如圖2),種類很多。

我們從這許多地下發(fā)掘出來的資料,可以看到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于圖形有敏銳的觀察力,表現(xiàn)出他們高度的智慧,再考察這些幾何圖案的形式,發(fā)現(xiàn)它們常常表示出相合性、相似性和對稱性,具有很好的匠心和意境,其中有不少還可以供今天的工藝美術(shù)家們借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缙云县| 山东| 双鸭山市| 花莲县| 拉萨市| 巫山县| 宁乡县| 朝阳市| 永寿县| 都昌县| 甘德县| 玉山县| 华池县| 泰和县| 祥云县| 云龙县| 通州市| 彭水| 大庆市| 福清市| 溆浦县| 达州市| 蛟河市| 定南县| 襄城县| 当涂县| 惠安县| 上虞市| 莒南县| 成武县| 泰和县| 临安市| 湾仔区| 宝应县| 天峻县| 岳阳市| 河池市| 资溪县| 西安市| 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