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驅動設計
- 馮毅雄
- 1453字
- 2024-03-22 20:16:44
2.3.2 物元理論及其形式化方法
物元理論是描述事物的一種方法,它將事物、特征及相應的量值構成一個三元組。人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通常需要將事物、特征及相應的量值一起進行考慮,才能構思出解決矛盾問題的方法,同時可以更貼切地描述客觀事物的變化過程,把解決問題的過程形式化。
1.物元的定義
給定事物的名稱為N,它關于特征c的量值為v,以有序三元組作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簡稱物元。把事物的名稱、特性和量值稱為物元三元素。一個事物有多個特征,如果事物N以n個特征
和相應的量值
來描述,則可表示為:

(2-1)
此時稱為n維物元,記為。
物元將事物、特征和量值放在一個統一體中考慮,使人們處理問題時既要考慮量,又要考慮質。同時,物元中的事物有內部結構,物元三個要素的變化和事物內部結構的變化會使物元產生變化,因此物元也是描述事物可變性的基本工具。
2.物元三要素
1)事物
物元概念中事物N指事物的名稱,簡稱為事物。按照事物的屬性,事物可以分為個事物和類事物。例如,電梯、傳動系統、零件等都是類事物;而電梯A、電梯A的傳動系統、電梯A傳動系統中零件C則是個事物。
2)特征
凡是表示事物的性質、功能、行為狀態及事物與事物之間關系等征象的都是事物的特征。一個事物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特征來體現。例如,汽車有尺寸、車身顏色、玻璃材質、加速性能等特征。特征的全集記為。
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可以將特征分為三類:
(1)功能特征:描述事物的作用和用途,如運輸能力、發光程度、工作效率等。
(2)性質特征:描述事物的性質,如導電率、酸堿度、加速度等。
(3)實義特征:描述事物的實體,如長、寬、高、質量等。
3)量值
事物關于某一特征的數量、程度或范圍等稱為該事物關于這一特征的量值。量值可分為數量化量值和非數量化量值。用實體及某一量綱來表示的量值稱為數量化量值,如30mm,80kg等。不是用實數來表示的量值稱為非數量化量值,如紅色、甲級、適用等。非數量化量值可以通過數量化變為數量化量值,以便于進行定量計算。
3.量域、量值域、同域特征
1)量域
給定特征c,它的量值的取值范圍被稱為c的量域,記為V(c),如

(2-2)

(2-3)

(2-4)
2)量值域
特征c的量域V(c)的一部分被稱為量值域,記為V0,顯然

例如,卡車是一個類事物,它們關于長度的取值范圍是V0=(0m,4m),V0就是量值域,而長度的量域則是。
3)同域特征
若特征c1和c2的量域相同,即V(c1)=V(c2),則稱特征c1和c2是同域特征,如V(長)=V(寬)。
4.事元
用物元來描述物非常方便、準確,但描述行為時卻顯得較為煩鎖。為此,本書引入以動詞(如表示動作、行為、發展、變化的詞)為中心詞,由動詞、動詞的特征及相應的量值構成的有序三元組作為描述事情的基本元,稱為事元。
把行為、行為的特征及相應的量值構成的有序三元組作為描述事情的基本元,稱為事元。如果行為
以
個特征
和相應的量值
描述,則表示為:

(2-5)
稱為n維物元,簡記為
。
5.物元及事元模型的特點
物元(包括在其基礎上的事元)形式化方法被提出以后,在越來越多的領域得到了應用,它具有其他模型所不具備的優勢與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物元模型作為描述問題最基本的概念,可以成為描述知識的邏輯細胞,在它身上也孕育著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的可能性,它可以更貼切地描述客觀事物的變換過程。
(2)物元模型是將事物的質與量聯系起來共同研究的,現實中任何存在的量,都是在一定質的基礎上,或者是與一定的事物的屬性和特征相結合的具體的量。
(3)物元模型具有內部結構及內部結構的可變性,因此,通過物元的變換可以描述人們為解決問題而進行的平行性、整體性和變通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