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標銷售:基于過程管控的大客戶營銷
- 黃平
- 1411字
- 2024-03-22 19:41:07
三、把握商機,先謀后動
接受一項任務后,如果習慣性地從自己的經驗出發,不加思考就匆忙行動,很可能事倍功半。正確的做法是先設定目標,在執行過程中列出相應的監測節點,追求行動的結果。
(一)做什么與怎么做
案例(1-4):做什么與怎么做
A員工比B員工早一年入職,B入職兩年后得到升遷,A還在原地踏步。A找老板理論:“老板,我是否有過遲到、早退或違反公司規定的行為?”老板干脆地回答:“沒有啊,你一向很遵守規矩。”“那我就不明白了,為什么入職晚的員工都得到了重用,我卻沒有機會呢?”老板思考了一下,笑笑說:“這件事咱們等會兒再說,有個急事你先幫我處理一下?”原來是一家客戶準備到公司來考察,老板吩咐A與對方聯系一下,問問他們什么時候過來。
20分鐘后,A回到老板辦公室匯報:“聯系好了,他們說下星期二、三才能過來。”老板問:“具體是哪天?”“這個我倒沒有細問。”“他們一共有多少人來啊?”“啊!我不太清楚。”“那他們打算怎么來,乘坐火車還是飛機?”“抱歉,我沒打聽!”
老板什么也沒說,請A繼續留在辦公室里,打電話把B叫了過來,交給B相同的任務。10分鐘后B回來了。
B匯報說:“他們一行5人乘坐下星期三下午5點的飛機,大約晚上8點到,帶隊的是采購招標部袁經理。我跟他們說了,會安排接機。另外,他們打算考察三天,具體行程已經開始對接。為工作方便,我建議把他們安排在公司附近的迎賓酒店,既方便又有檔次,您看行嗎?如果您同意,明天我就預訂房間。再有,下周三天氣預報有雷陣雨,如果他們行程有變,我會隨時向您匯報。”
B出去后,老板拍了拍A的肩膀說:“現在我們繼續談談你提出的問題。”A說:“不用了,我已經明白了,謝謝老板,打擾您了。”
以上案例表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就事論事地做與用心地做,結果一定是不一樣的。
(二)做事情要注重結果
銷售的終極任務是簽單,這是做什么的問題;怎么才能簽下單,這是怎么做的問題。例如,團隊領導問銷售:“你為這次項目做好準備了嗎?”答:“準備好了。了解了客戶的背景和基本需求,制作了演示PPT,還模擬試講了兩次。”領導接著問:“如果演講效果不好,你將怎樣應對?”如果銷售回答得含糊不清,說明他沒有真正用心,或者對此次行動的結果缺少思考。不少銷售心里都知道該做什么,卻忽略了做事要關注結果,在怎么做上下功夫。
所以說,做什么與怎么做的差異在于是否以結果為導向。
下面從兩個方面來談。
1.怎么才算做完一件事
有些銷售對做完一件事沒有概念,其實做完一件事就是由四個要素組成一個閉環。第一是目的,明確做事的目標;第二是責任人,誰對這件事全權負責;第三是所需資源,完成這件事需要什么資源,銷售能調動什么資源;第四是完成時間,即完成任務的截止日期。
此四要素不僅在銷售項目推進中缺一不可,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同理。
2.怎么才算做好一件事
首先,要考慮完成這件事所帶來的收益;其次,要考慮誰是驗收者。如果驗收者是客戶,那么要根據客戶的想法,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項目按期推進;如果驗收者是上司,那么要思考上司希望看到什么結果。
一些銷售非常注意維系客戶關系,客戶提出的問題都能及時回應,卻疏忽了下一步的動作,即探究客戶對你的回應認可的程度。缺少這個環節,可能會讓競爭對手捷足先登。把握商機必須琢磨客戶怎么想、怎么看,經過理解和判斷,適時地驗證和調整行動,讓項目朝著對你有利的方向發展。
綜上,銷售技巧是要掌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技能,把握每次商機,做好當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