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務互聯網運行原理與實踐
- 王菁等
- 1948字
- 2024-01-25 18:36:55
總序
服務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人類的社會大分工、個人欲望往往大于個人能力的現實,決定了人類“服務”消費的必然性。不同學科對服務有不同的認知,經濟學認為服務是一種非物質性價值交換的經濟活動;管理學認為服務是一次可消費、易消失的價值集合;計算機學科認為服務是一種軟件功能或軟件功能的集合,這些功能可以被不同的客戶重用,滿足不同的功能需求,并能根據策略控制功能行為。綜合多個學科,我們認為,服務是為了滿足消費主體精神、信息或物質需求,服務提供主體依托服務載體提供的無形的、有價值的交互行為及過程。
服務消費的必然性決定了服務業的長期存在。從古代的驛站到近代的郵差,從現代教育、傳統金融再到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服務業,均屬于服務業的范疇。現代服務業是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包括因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而產生的新興服務業、傳統服務業通過技術改造升級和經營模式更新而產生的升級服務業,以及服務業與傳統產業融合而孵化的融合服務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以數字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更成為服務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選擇。
服務科學與工程是現代服務業的基礎學科。早在2004年,IBM就率先在中國提出服務科學與管理工程(SSME)的概念,包括服務經濟、服務管理、服務計算等多個方面。服務計算是服務科學與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從計算機的視角研究業務服務與軟件服務演化規律、定量分析、構造管理等計算方法的新興交叉學科,也是IEEE計算機科學15個基礎學科方向之一(代碼M),得到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歐洲眾多學者的關注。服務計算源于軟件工程與分布式計算,從軟件工程視角看,服務計算是面向開放、動態、多變的互聯網環境而提出的一套以服務為核心的軟件方法體系;從分布式計算視角看,服務計算是從面向對象和面向構件的計算演化而來的,是以服務間實現分布式協作為目標的計算模式。
過去20年,是服務計算學科高速發展和迅速成型的20年,也是服務計算廣泛應用的20年。服務計算知識體系基本形成,主要包括:①服務學,研究服務科學理論、新型服務模型、服務認知機理、服務本質科學規律等;②服務計算理論與方法,研究服務模式計算、服務需求、服務生態體系、服務業務分析、服務流程構造與演化、服務編排與協同、服務選擇、服務發現、服務推薦、服務組合方法、服務質量管理、服務業務管理與集成等;③服務系統與工程,研究服務基礎設施、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服務網絡、微服務與容器、服務監控與優化、復雜服務系統構造與演化、軟硬件協同的服務系統等;④服務管理與服務經濟,研究服務價值理論、服務管理方法、服務經濟學規律等;⑤新技術催生的新興服務,包括跨界服務、大服務、云服務、物聯網服務、5G服務、認知服務、移動服務、邊緣服務等;⑥服務+,即服務技術與領域應用技術融合衍生的各類應用服務,包括治理體系現代化服務、互聯網服務、現代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服務、現代教育服務、養老服務、服務型制造等。
知識體系的成熟、應用的發展與推動,也使得我國在服務計算領域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及科學研究取得長足進步。早在2006年,浙江大學就設立了我國第一個“電子服務”博士點,北京大學也在同期開展了服務科學與工程人才的培養。2020年,“服務科學與工程”專業首次獲教育部批準,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率先在國內設立“軟件服務工程”本科專業。2020年,教育部也組織專家開展了“服務科學”的戰略研究;2011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軟件工程一級學科下設立了“軟件服務工程”二級學科。
我國服務計算的研究已成為國際上引領推動服務計算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北京郵電大學陳俊亮院士的倡議下,中國計算機學會服務計算專委(CCF Technical Committee on Service Computing,CCF TCSC)于2010年1月在北京成立,并快速成為我國從事服務計算研究的學者的高層次學術交流平臺,是一個特色鮮明的研究社區。我國學者先后提出了跨界服務、大服務、服務模式計算等原創性服務計算基礎理論,并在服務推薦、服務組合、服務演化等服務計算的經典領域取得了多項世界一流的創新成果,中國學者已經成為ICSOC/IEEE ICWS/IEEE SCC/IEEE SERVICES幾個頂尖國際會議及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 Computing期刊的重要研究力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16年也在杭州舉辦了“服務科學跨學科研討”第166期雙清論壇,從計算機、經濟、管理等多學科交叉角度對服務科學開展了研討。
“服務計算系列教材叢書”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匯聚全國服務計算研究的優勢單位和優秀學者編撰而成的。本叢書規劃涵蓋服務計算基礎理論、模型、方法、技術、平臺和應用等各方面,將陸續出版《服務計算導論》《服務計算十講》《跨界服務融合》《大服務》《服務互聯網》《移動邊緣服務》《健康養老服務》《智慧金融服務》等特色教材與專著,旨在為我國服務計算學科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提供基礎的教學參考書、研究指導書。
尹建偉
CCF服務計算專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