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US刀樂到賬
- 美利堅樂壇教父
- 辣椒殺手
- 2424字
- 2023-12-20 08:00:00
談判結束,紙面合同簽訂的過程相比起來就十分枯燥且沒有挑戰性了,不過科恩樂得如此。
談判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具體合同還要起草,已經過了午餐點,于是他請客卡洛到公司旁的必勝客吃了個下午茶,卡洛知道他最終談下來一份不錯的分成合同后一直嘖嘖稱奇。
“真有你的西蒙,那老女人可不好對付。”他對科恩說。
“潘恩女士?確實是不好對付,不過她看著年齡沒有那么大吧。”
最終那位女士還是將自己的姓名告訴了科恩,特里·潘恩,哥倫比亞唱片的管理層之一,也是公司旗下很多小廠牌的合伙人,主要負責市場營銷和公關,天知道這人怎么有空和自己來扯皮,難道是佩里先生授意的?
這也讓他有了些安慰,雖然談判最后被小小地拿捏了,但前面他還是占了些上風的,總體上達到了目的,甚至比預想中的要好,能在這種人精手上討到甜頭吃可不容易。
“年齡的話應該在30歲出頭,但西蒙你沒覺得嗎?她的面孔間好像一點活人的氣息沒有,看不出一點表情……”
卡洛像是忽然見到了鬼一般驚恐,“如果說羅恩佩里是整天耷拉著一副臭臉,那她就真的是撲克臉、木偶臉!就像是小時候童話里的恐怖奶奶,老年版的安娜貝爾!”
安娜貝爾是個洛杉磯都市傳說中的邪靈玩偶……
科恩聳聳肩,在他的刻板印象里商人和政客基本都是這個形象,原因既有要維護自己的威壓,又可能是不愿讓其他人輕易參透自己想法。
吃完飯回來,哥倫比亞那邊就把合同起草好了。
“如果是其他人,到了這一步我一定會希望他叫個律師過來,不過如果是你我想就不用了。”
特里·潘恩對科恩說道。
“說的沒錯,潘恩女士,這個東西如果后續再起爭議就會相當麻煩,雖然不會有什么經濟上的損失,但誰也不愿意浪費時間去扯皮不是么。”
科恩靠在沙發上邊翻看著合同,邊隨意地回復她。
“好奇我最后為什么沒有再卡你的條件嗎?”一會兒后,特里潘恩忽然問道。
“哦?”科恩以為她不會再提談判的事了,呃……或許是因為他不想再提了,畢竟兩人都清楚最后是誰在上面。
“我想……是因為潘恩女士你被我自信的風采折服了?畢竟這么有才華,又這么有拼勁的年輕人現在已經不多見了。”科恩試著嘴上耍花招。
“十分之一。”
“什么?”
“十分之一的原因。”
“是么?”科恩來了興趣,移開擋在眼前的合同,“那剩下的十分之九呢?”
潘恩笑意斂了斂:“這十分之九是因為我百分百確認這份簽約不會讓公司吃虧。”
“你和佩里先生預測的200萬份銷量如果達到,那就最好不過了,單單《Ho Hey》這一首歌,就能讓我們獲得一般的人氣歌手一整張專輯的收益,而且這過程中公司的隱性成本會低得多,毛利率會高得驚人。”
說到這里,她看向科恩,眼神中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而相反如果沒有達到,甚至低于100萬銷量……不得不說,你給出的賠償條件同樣十分誘人,作為保底條例綽綽有余。”
“至于會不會壞賬,或者有人想玩小花招……相信我,我的團隊以及哥倫比亞上面的索尼集團都不是素食主義者,只要某人的身上還有哪怕一點價值,我們就有信心讓這些價值變成美元……”
這話說得科恩心頭一陣發毛,感情你就是覺得和我做生意穩賺,就算不賺市場的錢也能壓榨我的血肉是么……
他咽了口唾沫:“咳,親愛的潘恩女士,你沒必要這么嚇我吧,這么玩我都不敢簽這合同了……”
潘恩又忽然轉而一笑:
“別擔心,這只是個笑話而已,我只是想說明,雖然我不懂音樂,但從你談判中的表現來看,我相信你這個人,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希望我們彼此都不要讓對方失望,你說對么?”
“對,對……”
科恩渾身不自在,心里直呼你說的都對行了吧,快別盯著我了,我麻溜簽完這合同就要趕緊拿錢潤走了……
卡洛說得沒錯,這女人就是那恐怖奶奶……邪靈附體的中年版安娜貝爾!
……
歌手的合同有很強的私人性,尤其是科恩這種在整個行業看來貪婪,卻居然被哥倫比亞唱片接受的案例,如果傳出去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因此書面簽約全程只有潘恩女士一人負責,科恩也簽下保密協議,不得向其他人透露合同分成比例具體細節。
接下來就到了激動人心的發工資時間,還是公司沒賺錢就提前發的那種。
預付款是唱片行業從其他實體行業中嫁接而來的一則偉大條例,本意是唱片公司為歌手創作提供資金支持。
很多產業鏈條不完整的小唱片公司,他們沒有好的簽約詞曲作者、制作人,沒有水準之上的錄音室、混音室,就需要歌手自行去找工作室合作,合作自然要花美刀,歌手沒錢怎么辦?難不成還要自己先貼錢上班?
解決方法就是唱片公司為受信任的歌手做背書,先預支從歌曲創意產生到最后母帶制作完成的所有花費,讓音樂人沒有后顧之憂去專心創作。
比例一般也是依據歌手的咖位而定,10%到30%不等,但如果是邁克爾·杰克遜這種天王巨星,他的預付款甚至會超脫出合同比例的限制范圍,直接用數百萬元的美刀去計算,那時可是20世紀80年代啊!
按合同的計算方式,200萬的單曲銷量,按CD、黑膠唱片、數字音樂商店的廠商價計算,大概是平均每份5美刀,200萬份就是1000萬刀,16%的分成即160萬刀。
這是科恩所預估的收入總和,至于哥倫比亞要和CD廠商、iTunes這些數字平臺怎么分成,就和他沒有一美分的關系了,同時稅款公司在后續也會代為扣除。
預付款占總收入30%,就是48萬刀,這筆錢的性質科恩自己和潘恩女士心里都清楚,就是相當于一筆簽約費,畢竟要說是寫歌加制作的費用,實則這些步驟科恩在家里一個晚上就搞定了,就差最后再修些細節然后把母帶做出來。
正好科恩的花旗銀行卡就是因為一年前要在公司領工資而辦理的,所以沒有任何額外程序,公司賬戶即轉即到。
叮咚——
手機短信提示音輕響一聲,科恩望著上面彈出的480,000這串迷人的數字,饒是以他兩世為人的性子心里也有種難以按捺的悸動。
終于是,有錢了啊……
咦,為什么我會說終于?明明我才來了一天都不到,果然是前世窮得太久了么?
科恩曾聽過這么一句話,財富是一個人的知識和技能再結合經驗的外在表現,何況科恩還有著超前十幾年的知識,盡管只是很小一部分,但令他成為一頭風口上的豬也綽綽有余了。
不,不對。
科恩很快糾正了自己這具有方向性錯誤的想法。
在這個時代的樂壇,我就是掀起波瀾的颶風風眼,其余人才是那千方百計想要飛上來的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