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在方阿姨家第一次感受到了壓力山大,方阿姨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對姍姍的功課也很認真檢查,暑假的書面作業不用說,口頭背誦和預習也是一絲不茍地監督姍姍完成。姍姍剛開始很不習慣,覺得方阿姨好嚴厲,但因為剛剛到方阿姨家住,不敢提意見,之后卻在方阿姨的引導下,作業流程慢慢順利起來,即使背誦也能按計劃很好地完成,姍姍第一感覺到了學習的樂趣。
九月開學后,老師夸了好幾次姍姍的學習進步了,姍姍也覺得自己能跟得上老師的思路,明白老師的講解,學習變得快樂輕松。方阿姨看到姍姍的期中成績很高興,說總算不負所托。
在方阿姨家的生活是另一種忙碌,姍姍把更多的時間和注意力放在了學習上。方伯是退伍軍人,家里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所以方阿姨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經歷專注自己的工作,兼顧兒子的學業,現在兒子上大學了,方阿姨也在單位退居二線,再過兩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紀,現在來了姍姍,讓她覺得生活又增添了樂趣,體驗了一把養女兒的快樂。
姍姍媽媽每個周日都會打電話回來,和姍姍聊聊天,問問生活和學習,姍姍慢慢恢復了往日的健談和開朗。方阿姨和媽媽都很高興姍姍的改變,孩子畢竟年紀還小,生活環境多番變故,大人也很擔心姍姍會變得沉默,幸好現在的結果是好的。
姍姍自己的感覺卻不一樣,是沒有了再婆婆家的那種壓抑和苦,但在方阿姨家感受到的是拘謹和自我約束,不敢真正意義上的身心放松。印象最深刻的是用餐規矩,因為方伯軍人退伍,在餐桌上有一套沿用部隊里的規矩,從筷子、勺子、碗碟到如何夾菜、吃肉、吃魚、剝蝦蟹都有要求,剛開始姍姍很不適應,方叔在規矩上是要求嚴肅高標準的,但方叔很會教,大概兩周姍姍就慢慢習慣了,這套規矩一直受用,無論其他人如何,姍姍即使長大后依舊習慣于方叔教導的規矩。每天都是客氣講禮貌,方阿姨要求的額外學習也自律地做完,這半年姍姍的成績明顯提高了。相對于學習的進步,姍姍的田徑隊訓練卻來到了尾聲。
11月初,姍姍正式結束了學校田徑隊的訓練,回歸成普通同學中的一員,姍姍沒有不甘心,她自己知道成績不行遲早淘汰,眼見著更優秀的新隊員加入進來,姍姍更加沒有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的機會,與其尷尬地坐在替補席上,還不如爽快地退出。
這年的雪下得往年都小,姍姍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年冬天下著鵝毛大雪,一夜過去積雪沒過她的膝蓋,費了好大勁兒才從家門口走到鎮上的幼兒園。這兩年雪越下越小,馬上要過年了,卻只下了薄薄一層,還沒到下午基本化完了。媽媽打電話來說年二十八就能到家了,姍姍很開心,在方阿姨家過的很舒服,吃穿住行都很如意,不再感覺如去年那般急切地等待父母回家。
和去年一樣的是,父母回來后第一天是大掃除,看過姍姍,給方阿姨帶了禮物,在年二十九才把姍姍接回家,終于一家團圓。
媽媽在除夕夜和姍姍聊了很多,雖然平時也有電話聯系,但畢竟時間太短,想說的很多無法在電話中詳細講述。媽媽問了很多問題,但奇怪的是姍姍對于媽媽的提問并不能詳細回答,有時候甚至根本不記得發生過。如果沒有后來外婆家的變故,姍姍爸媽打算年后把姍姍帶去南方上學,和他們一起生活,雖然條件簡陋,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疼,養在身邊總好過再出一次無處安身的事要好。但人算不如天算,事情就是這么多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