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工匠1
- 1830崛起非洲
- 太陽艦隊
- 4175字
- 2023-07-08 07:52:50
1830年4月5日,遠東清國,東南沿海廣州城內(nèi)。
一間名叫福來客棧的上房內(nèi),馬克隆躺在木制雕花床上,感受著床榻的舒適。
馬克隆抬手摸了摸頭枕上的繡花枕頭,不由的感嘆道:“這還真是個細(xì)致的民族啊!”
抬頭又看了看四周,古風(fēng)古色的中式建筑,和大明村的建筑很像,但比大明村的精致。
別的不說,光是房內(nèi)那個青花瓷瓶,就不是大明村能比,要知道大明村直到現(xiàn)在還在用陶器。
還有就是茶水,大明村招待他的只是普通的蜂蜜水,無非加點曬干的野果,提升口感。
但和這間廣州城內(nèi)最好最豪華的客棧一比,那就是云泥之別。
客棧內(nèi)的菜肴也十分豐富,各種嶺南菜肴,乃至江南揚州的私房菜師傅做的精致美食。
直把馬克隆吃的舌頭都要吞掉。
歐洲雖然因為工業(yè)革命,大航海,食材看似廣泛了起來,但是貧瘠的廚藝,造成歐洲,最好吃的還是法蘭西菜和意大利菜。
法蘭西最有名的是紅酒配蝸牛,意大利也不過是意面和披薩。
和清國每個省甚至每個府都有特色菜系相比,可不就是貧瘠。
當(dāng)然這是要看和誰比,要是和非洲土著,印度人相比,歐洲人還是會吃的。
歐洲人當(dāng)中最難吃的就是英國菜,別看大英帝國縱橫四海,全球稱霸,但是這個菜是真難吃,著名的炸魚薯條就是英國菜的代表。
所以歐洲有一個關(guān)于英國的笑話。
比英國歷史還要短的就是英國菜譜。
馬克隆在船上想著想著,便進入了夢鄉(xiāng)。
第二天,一大早,馬克隆便邀請張冰一起在客棧一樓隔間吃早茶。
兩人坐在一張圓桌旁,桌上擺著各式各樣的廣式茶點。
“來,馬克隆先生,這是我們廣東的蝦餃,味道不錯,你嘗一下。”
張冰用筷子夾了一塊蝦餃,放在馬克隆碗里。
馬克隆拿起還不怎么熟練的筷子,一口將蝦餃吞進口中。
邊吃邊用法語對張冰說道:“你們清國的美食世界一流。”
張冰聞言,目光黯淡一下。
隨后道:“美食是世界第一,但國家就不一定了。”
馬克隆聞言道:“我看你們的官府對我們這些外國商人還算很客氣啊!要知道在歐洲吃拿卡要其實很正常的。”
“哪個港口的官員小吏,不對我們這些貿(mào)易商人,要點保護費,我們也都習(xí)慣了。”
“你們官府除了限制我們這些外國商人的自由活動,比如不能去廣州城之外,其他的都還可以啊!”
張冰聽后,表情陰晴不定,隨后道:“那只是對你們這些外國人,官府要保留天朝上國的顏面,所以才對你們客氣。”
“對我們這些小民可就不一定了,每年的正稅加上地方上的苛捐雜稅,壓的老百姓都要喘不過氣來了。”
馬克隆緊接著道:“收稅這玩意,全世界都有,歐洲也有,歷史上因為收稅爆發(fā)動亂,那是數(shù)不勝數(shù)。”
張冰聞言道:“但你可曾聽過,一但下了南洋就不再是本國人,而且對海外百姓的死活不管不問。”
“而且嚴(yán)禁百姓出海,除了有貿(mào)易許可的海商,大部分人只能被困在陸地。”
“我廣東,本來就是地少人多,無地百姓何止百萬。”
“當(dāng)?shù)赜重澒傥劾魴M行,苛捐雜稅不斷,光我廣州就有不少貧苦孩童被賣到城內(nèi)做學(xué)徒工人,就這都算好的。”
“一些更可憐的,被人販子當(dāng)成豬仔,賣往外洋,更可憐的,被自殘手腳,以乞討為生。”
“就這,還得被乞丐頭子每月收取孝敬。”
說道這里,張冰眼角露出了淚水。
馬克隆見到后,連忙安慰道:“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那么的不公平,你們的官府又是這樣的昏聵,你們的日子實在太可憐了。”
張冰聽后,用嘲諷的語氣道:“那些達官顯貴,那些大人們,經(jīng)常說什么我大清人口四萬萬,乃是古今未有的盛世。”
“放屁,古往今來,有吃糠喝稀的盛世嗎?”
馬克隆聽后,也是有些憤怒道:“如果是我們法蘭西,我們早把皇帝送上斷頭臺了。”
張冰聽后連忙詢問:“什么是斷頭臺?”
馬克隆聽后,將路易十六的故事說給他聽。
當(dāng)聽到法蘭西人民,將皇帝送上斷頭臺后,張冰一下子激動了起來。
“我們也應(yīng)該這樣!”
張冰激動道。
馬克隆聽后,連忙按住他,在張冰耳邊說:“你不要命了,這話要說出去,以你們官府的德行,肯定會弄死你的,不光弄死你,還要弄死你全家。”
張冰聽后,身體一激靈,隨后忐忑的道:“應(yīng)該沒有人會聽到吧。”
說完看了看隔間的房門。
馬克隆緊接著道:“不管怎么著,這種話以后不要說了,我比你年紀(jì)大,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我比你清楚。”
張冰點了點頭,表示以后不會再說了。
馬克隆看了看張冰道:“你不是昨天問,我為什么要找那么工匠嗎?”
“我告訴你,這不是我自己要找的,而是跟你一樣的人找的。”
“一樣的人找的?”
張冰疑惑道。
馬克隆看了看緊閉的大門,隨后對張冰道:“就是和你一樣的人,我這次來就是受他們委托來采購物資的。”
“順便幫他們引進工匠。”
“他們是誰啊!難不成是南洋的那幫移民。”
張冰問道。
馬克隆搖了搖頭,繼續(xù)道:“是在非洲一個大島上,和你們面貌語言差不多的人,他們自稱是明州人,我看他們和你們一樣,所以覺得他們應(yīng)該是從你們這移民到了非洲。”
張冰摸了摸腦袋,想道:“去非洲,我看過傳教士給我的世界地圖,非洲離我們這可遠了,有幾萬里,他們怎么來到那的。”
馬克隆回答道:“這個我也不知道,我只管完成他們的清單,賺錢就是了。”
張冰想了想,突然道:“我能和你一起去非洲嗎?”
馬克隆聞言,驚訝道:“你去非洲干嘛,據(jù)我所說,你在這靠著翻譯的工作,薪水還不錯嘛!”
“我聽你說這個疑似我們這的非洲移民,對人才和物資非常稀缺,滿世界購買物資。”
“那他們那的官府,一定非常重視發(fā)展和百姓的生活,要不然不可能花那么多錢,引進那么多生活所需的物資和生產(chǎn)的工匠。”
“要知道我們這的官府,是不會花那么多錢,購買藥材,牲畜,乃至引進人才去提升國家的實力和百姓的生活水平的。”
“他們不盤剝百姓,就是謝天謝地了。”
說道這,張冰露出了嘲諷的笑容。
馬克隆認(rèn)可的點了點頭。
張冰隨后又道:“你不是要找工匠嗎?我?guī)闳フ遥屗麄兒臀乙黄鹑シ侵蕖!?
馬克隆看了看眼前,面露堅定的少年。
隨后道:“你可以一起非洲,但是你怎么找到工匠和我們一起去呢,要知道有手藝的工匠可不會和咱們?nèi)シ侵蕖!?
張冰神秘的笑了笑,對著馬克隆道:“真正有籍貫的工匠當(dāng)然不可能和我們走,但是隱戶以及被賣到工坊的學(xué)徒工呢!”
馬克隆聽后,猛然抬起頭,看著張冰的眼睛道:“你是說。”
張冰微笑的點了點頭。
………………………………………
1830年4月6日下午,廣州城內(nèi)一處巷子內(nèi)。
張冰和一名身材瘦小的少年站在了一起。
“張哥,你叫我來干嘛?”
少年站在對面詢問道。
張冰打量了一下眼前身著補丁衣服,腳上穿的布鞋已經(jīng)好幾年沒換的少年。
隨后道:“最近在煙花工坊過的怎么樣?”
“嗨!還不是老樣子,每天從早干到晚,也只有三錢銀子,就這還是我們上次罷工換來的,要不然那個胡扒皮,還得讓我們一個月拿二錢銀子。”
“每天吃的飯菜,說難聽點,和豬食沒兩樣。”
少年憤恨道。
張冰輕笑了一聲,隨后道:“小五,你想不想過好日子?”
“張哥這話說的,誰不想過好日子。”
小五沒好氣的說道。
“既然想過好日子,就和我走,我?guī)氵^好日子。”
張冰隨后說道。
“去哪,難不成去南洋,那我可不去,聽說那里的紅毛洋人,凈知道欺負(fù)我們?nèi)A人,挑撥土著打我們。”
小五拒絕道。
張冰聽后,笑了一下,繼續(xù)道:“誰說去南洋的,咱們這次去非洲。”
“什么,非洲,非洲是什么地方。”
小五疑問道。
張冰解釋道:“非洲那里有咱們的移民,他們在那占了好大一塊島嶼,正缺人手,咱們現(xiàn)在去也能得到重用。”
“再說了,他們這次采購了不少物資運回非洲,這些東西,我打聽了,都是些生活上要用的,這些不可能是給當(dāng)?shù)剡_官顯貴用的,只能是給大部分老百姓用的。”
“你想,能花這么大代價,給百姓引進物資和工匠,能是壞官府,我看啊,怎么著,都比這大清國強啊!”
小五聽后,想了想,隨后對著張冰道:“張哥你說的有道理,能為百姓花費這么大力氣和銀子的,一定是好官府。”
“我愿意和你去。”
張冰聽后,欣慰的笑著道:“光你一個人去可不行,你得把你那些孤兒朋友都叫上,他們在這做學(xué)徒工,不管學(xué)到什么程度,只要老板不放你離開,你就很難自己一個人獨立門戶。”
“咱大清國的法律,你又不是不知道,說是嚴(yán)刑峻法都不為過。”
小五聽后,點了點頭道:“張哥你放心,我會把我那些弟兄都帶過來,反正大家都是被賣到廣州城的孤兒,也沒有家,走了就走了。”
“這大清國,老子還不想呆了。”
夜里,一間小屋內(nèi),點著兩盞微亮的油燈,才使昏暗的小屋,有了幾絲光明。
二十個年齡差不多的少年坐在一起,面前一個比他們年長的少年正在臺上說著什么。
“各位,咱們都是從小被賣入這廣州城的孤兒,從小孤苦伶仃,大家相依為命,好不容易長大了,還得受老板的壓榨。”
“從早干到晚,一個月?lián)撇坏脦滋煨菹ⅲゅX也是只能糊口,想吃個肉,還得精打細(xì)算,這個月能吃一回兩回。”
“這樣的日子,你們說還能過下去嗎?”
小五在臺上喊道。
“不能過!”“不能過了!”
底下憤恨聲,此起彼伏!
“我這次召集大家,是因為從張冰大哥得到一個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呢!就是出海,只有出海咱們才能改變命運。”
小五對著眾人說道。
“出海,去南洋嗎?可是聽說去南洋也得受土著威脅和紅毛洋人盤剝啊!”
一名少年起身道。
“對啊!”“他說的對,我們?nèi)ツ涎蟛灰惨粯右姑梗 ?
底下贊同聲疊起。
小五正了正身板,繼續(xù)道:“不是去南洋,是去非洲,張冰哥說,他最近服務(wù)一個洋人,從洋人那得知在非洲有一個和咱們膚色語音一樣的一群移民。”
“委托這個洋人幫忙采購,采購的都是些藥材牲畜機械之類,關(guān)乎百姓生存的東西,你們想,能花費這么大代價為百姓謀福利的官府,能是壞官府。”
“他們那的工匠非常稀缺,咱們?nèi)ツ且材苁艿街赜茫蠹艺f,對不對!”
底下人交頭接耳,忙活了好一陣,才一個起身。
站起身后道:“五哥的為人我們是信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個地方,對百姓還不錯的官府,我們愿意去。”
“總比在這大清朝受鳥氣不是。”
少年起身道。
“沒錯,在這里天天從早干到晚,工錢還低,我早就不想干了。”
“沒錯,早就不想干了!”
底下眾人一片附和。
“好,既然如此,等我把其他兄弟們都叫好,大家一起離開,從此再也不受貪官污吏的盤剝。
小五對著眾人保證道。
而在客棧的張冰和馬克隆也在挑選招募去明州島的工匠種類以及人選。
馬克隆之所以這么積極,是因為姜云曾私下里和他說過,每招募一個大明村所需的工匠。
一個人一百兩,運費再給二百兩,這就是三百兩白銀。
當(dāng)然這么高的價錢也只是按工匠算的,普通移民,幾十兩其實都很高了。
按照馬克隆兩艘商船,以及再租一個移民船,一共三條船去明州島,可以攜帶至少一百名工匠,這還不算所攜帶的物資。
光工匠費用就能有三萬兩白銀,要知道這其中兩條船都是他自己的,只有一條是租的,這里面的利潤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