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絕不能讓朱棣當皇帝
- 逆賊之大明戰神
- 瘋人院的橘貓
- 2050字
- 2023-06-22 09:30:00
同時,朱允炆下旨,令錦衣衛將曹國公李景隆打入昭獄。
李景隆被抓的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南京城,很多勛貴都慌了,紛紛上書朱允炆,請求朱允炆放人,其中以遼王朱植、谷王朱橞、吳王朱允熥的態度最為堅決!
沒辦法,李景隆可是大家伙的搖錢樹,帶著大家伙從富裕走向更加富裕的領路人。沒有了李景隆,南京城勛貴的生活質量,至少得下降幾個檔次。
李景隆下獄之后,曹國公之子李佑跟沒事人一般,呆在右軍都督府都督徐增壽家中,幫著好兄弟徐景昌料理徐增壽的后事。
“徐家滿門忠烈,徐都督有功于社稷,陛下無罪而誅,豈不是傷了天下人之心?”徐增壽的靈位前,李佑左手掐著小蠻腰,一副忿世嫉俗的表情,右手指天畫地說道,“試問錦衣衛的三木之下,哪個人能扛得住?什么口供搞不出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驟遭橫禍的徐景昌,跪在徐增壽的棺材前,早已泣不成聲,聽了李佑的話后,更是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起來,“爹呀,你死的冤枉啊……”
“景昌,節哀順變吧!相信總有一天,你爹會沉冤得雪!”李佑走到徐景昌面前,拍了拍徐景昌的肩膀,說道。
“李佑,多謝你仗義執言,相信我爹是清白的……”徐景昌啜泣著說道。
“做兄弟,在心中!”李佑右手握拳,在胸前拍了拍。
徐景昌繼續在靈前守孝,李佑出了大堂外,找了個有樹蔭的地方,坐了下來,看著門外稀稀拉拉,前來吊唁徐增壽的客人,唏噓了一番“人情似紙張張薄”。
徐家是南京城中唯二的頂級勛貴,另一家就是曹國公府的李家,若是擱在平常徐家死了人,前來吊唁的人肯定是門庭若市、絡繹不絕。
但當宮中傳出徐增壽勾結燕王朱棣的消息后,再加上李景隆被下獄,現在來吊唁的人幾乎是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了。
這就是特喵的人性,趨吉避兇為君子!
身為魂穿者的李佑,自然知道徐增壽不是被冤枉的,但這話他不能說,他必須義正言辭地表明態度,徐增壽是被冤枉的,錦衣衛所謂的確鑿證據,只不過是屈打成招的產物,只有這樣,才能洗脫李景隆勾結燕王的嫌疑。
哪怕不能洗脫嫌疑,也能拖延一些時日,以拖待變,是李佑現在唯一能想到的辦法!
因為李佑知道,如果時間線沒有錯的話,過幾天朱棣就會攻下南京城,朱允炆就會自焚而亡……
當然,李佑還有其他打算。
靖難之役中,因為自己這個穿越者的介入,成功的改變了李景隆草包戰神的命運,抓了朱棣全家老小,雖然沒有讓他們吃苦受罪,曹國公府也算是把朱棣得罪死了!
以李佑魂穿者的身份,深刻的明白一個道理,朱棣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物,在戰場上得罪過他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李景隆,全家圈禁;徐輝祖,被勒令自裁;耿炳文,全家死光;郭英病死了,爵位直到仁宗時才傳承;盛庸被陳瑛彈劾圖謀不軌,自殺身亡;平安,自殺而死……
試問一下,曹國公李景隆曾經抓了朱棣全家,這種奇恥大辱,登上帝位朱棣怎么可能咽下去?朱棣怎么可能會放過李家?
所以,朱棣絕對不能登上帝位,必須想法否則,曹國公府輕則削爵圈禁,重則身死族滅。
深吸了一口氣,李佑朝站在不遠處的親兵頭子李桑招了招手。
李桑看到李佑招手后,立即跑了過來,“少爺,什么事?”
“去城外的農莊,吩咐下去,讓農莊的莊戶們分批入城,隱蔽下來,等待命令!”李佑壓低了聲音,說道,“另外,派人去鳳陽三老爺那里,運一批火器到京城來,越快越好,五日內必須到南京城……”
三老爺是李佑的三叔,名叫李芳英,在中都鳳陽的留守司,擔任留守一職,下轄八衛一所。
李桑聽了之后,點了點頭,小聲說道,“少爺,火藥到了后,放在城外還是城內?”
“運進城內!”李佑想了想,說道。
李桑轉身出了院子,帶上四個侍衛,急匆匆地往城外趕了去。
鎮江城的軍營中,朱棣正與一眾將領討論進軍方略,就聽到衛士來報,慶城郡主駕到。
朱棣放下一切,急匆匆走出軍營,見到慶城郡主之后,“悲”從中來,嚎啕大哭起來,涕淚如雨,猶如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忽然情緒宣泄一般。
慶城郡主也沒想到朱棣來這一手,愣在了當場,俄而,開口說道,“四弟,你都多大了?還喜歡哭哭啼啼?”
“許久未見阿姐,甚是思念,一時失態,讓姐姐見笑了!”朱棣聞聲,停止了哭泣,又抽搐了兩下之后,用衣袖擦了擦眼淚,說道,“阿姐從南京而來?有什么緊要的事嗎?”
“四弟,阿姐這次前來皇帝求和……”慶城郡主看了看朱棣,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們叔侄二人,都是太祖的子孫,一家人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來談?非得拔刀相向、大動干戈?”
朱棣沒有說話,一側身,用左手扶著慶城郡主的胳膊,右手擺了個請的姿勢。
慶城郡主見狀,輕抬金蓮,向軍營中走去。
“阿姐,父皇尸骨未寒、陵寢未干,新帝便受奸臣蠱惑,大肆戕害宗室!”朱棣跟在慶城郡主身旁,哭喪著臉,語氣哽咽的說動,“五弟朱橚素來恭謹,行事進退有據;七弟朱榑與十三弟朱桂雖然頑劣成性,但有忠肝義膽;十八弟朱緶允文允武、誠實公正,待人謙和。皇帝聽信奸臣之言,也不查實,便將他們拿到京城,廢為庶人;至于我那與世無爭、整日與老莊為伴的十二弟朱柏,父皇在時都稱他風度儒雅、恬淡端正,卻被奸臣的讒言,活生生逼得焚火自盡……”
說到這里,朱棣又是捶胸頓足,失聲慟哭起來。
新書起航,求收藏,求推薦票支持!求追讀!